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名言新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8061
在未来15年内彻底消除极端贫困,将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的人数降至零,是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发展中国家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系列峰会上,我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措……“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中国人民历来重友谊、负责任、讲信义,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此,我愿重申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

  ——习近平同志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2015年10月16日)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一句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大意是: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知厌倦,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目的在于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

  孟子所说的“天爵”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品格,也指中华民族仁义善良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时刻都不能丢弃的。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也与此息息相关。

  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名言,意在指出中国人民不会丢弃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对于全球减贫事业,中国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