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与“临时抱佛脚”的意思相似,说的是等到饥渴难耐时才开始挖井,当然已经晚了。这个词语也是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这个典故起源很早,《晏子春秋·内篇》中记载:春秋时期鲁昭公被逐出国,逃亡至齐。齐景公对他的出逃原因感到好奇,鲁昭公便详加解释,将不得已出逃归咎于自己疏远贤臣以致无人支持。他把自己流离失所的境况比作秋日的飞蓬,根茎枯萎而随风飞转。齐国大夫晏婴听说后,感慨说:“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意思是,临到战乱已经爆发时才急着铸造兵器,遇到吃东西干噎得想喝水时才急着去挖井,虽然快,可也已经晚了。
这句话后来被提炼为“临难铸兵,临渴掘井”,常常被引用。如我国古代医书《素问》中就说:“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掘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生病后才吃药治疗,祸乱已经酿成才打算治理,就如同饥渴后才打井取水,准备打仗才铸造兵器,已经晚了。明代思想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里也有句名言:“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更提高了“临渴掘井”的知名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