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物态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9883
◎柏云

  国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极具中国艺术特色,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主要是通过笔墨的合理运用,从技法、色彩搭配、图案形状等方面予以表现,营造出不同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画艺术也在不断融入实物中,为实物增添了意境美。本文对国画艺术的创作手法、特征以及国画艺术的意境美进行分析,并以壁画为例,分析物态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

一、国画艺术的创作手法及特征

国画艺术作为我国比较悠久的艺术形式,其创作题材比较丰富,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国画艺术的题材主要包括人物画、山水画以及花鸟画,主要通过写实与写意两种技法进行创作。意境美是国画艺术中比较显著的一个艺术特征,通过写意的创作技法更容易突出国画艺术的意境美。比如在人物画这一题材的国画艺术创作中,创作者通常会采用环境描写的方式来衬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人物的内心,营造一种心理意境,引发观赏者对画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无限遐想,让国画艺术作品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画面中的人、事、物,也能够通过意境的营造予以呈现。在国画艺术创作中,最关键的就是笔法与墨法的运用,通过笔墨的运用不仅能够让写实画中的线条更加清晰明朗,也能够让写意画中的意境营造更加深邃。运用笔法与墨法来营造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也被称为笔墨意境美。

  在国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笔法与墨法也在不断精进,这一点从我国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无论是写实画还是写意画,其笔法的运用都十分精细,墨法的运用更是十分讲究,即使一种墨,可以通过浓淡的不同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比如虚实相生的意境、朦胧的意境。国画艺术创作中笔与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笔法与墨法的珠联璧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营造出更好的意境。

  国画艺术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属于一种独立的艺术体系,有其自身的艺术特性。在国画艺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其色彩相对单一,只是通过墨进行绘画,因此,只有墨色这一种颜色。在国画的创作中,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来表达和传递绘画者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强调的是意境的营造。创作者追求的是画作的神形兼备,不同于其他绘画艺术过度追求物象上的相似度而缺少神韵。国画创作相对随性一些,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不拘泥于艺术创作的条条框框,而是能够跟随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大胆创作,挥毫泼墨,让每一幅国画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创作者独有的创作风格,表现出创作者个人的审美特点,尤其是在艺术内涵上,能够给人们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带给人们视觉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让观赏者能够受到心灵上的熏陶与感染。国画创作的整体性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特征,创作者在进行构思的过程中,会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计,不会只局限于某一个局部的创作,而是让画作呈现出一个整体。比如我国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就是从整体上给人们呈现出宋朝时期的繁盛。

二、国画意境美的特点

在国画创作过程中,意境美主要是指作品中的“气韵”,也被称为“神韵”。在一幅国画艺术作品中,“气”主要是指作品中的精神,而“韵”主要是指作品中的神韵,可以看出“气韵”是国画艺术作品中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元素,但却是国画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国画艺术中意境美的具体体现。想要感受到国画艺术作品的意境美,一方面需要画家运用自身扎实的创作功底、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情感来营造绝美的意境;另一方面需要欣赏者能够走进创作者所创作的画作中,用心体验与感受,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更好地感受国画艺术作品的意境美。一名优秀的国画艺术创作者往往可以达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境界,其创作的国画艺术作品也往往具备与其自身风格相符的意境美。国画作品的意境主要是创作者在自然环境和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最终所营造出的艺术情境,使人在欣赏国画艺术作品时能够感知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产生情感共鸣。从我国大量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意境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诗意性特点

诗意性是国画作品意境美的主要特点之一。国画艺术创作讲究诗画融合,古诗词是传递与表达诗人情感的有效方法,而且诗歌也具有韵律美。很多优秀的创作者都会将诗融入国画作品中,将传统文字表达的形式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赏者在欣赏国画艺术作品时,从画面以及画的意境中读出诗句来,从而感受到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诗画结合也是国画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法,通过这种创作手法能够为国画作品营造出具有诗意的意境美,让画作整体上散发出协调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二)临界性特点

临界性也是国画艺术作品中意境美的一个特点。国画艺术作品中意境的临界性特点不是指清晰明了的界限,而是一种朦胧的界限,是一种模糊不清的临界性。从国画艺术的创作技法上可以看到,虚实相生是比较显著的创作技法之一,通过虚实相生能够让国画艺术呈现出更好的层次感,也能够使国画艺术作品呈现出动静结合的意境美。我国的道家思想讲究大象无形,而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与物象完全一致的,而是一种似是而非、不似之似的意境美。这种临界性的意境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让人陶醉在这种想要看清却无法看清的神秘感中。

(三)真实性特点

国画艺术中意境美还具备真实性特点。这里提到的真实性特点并不是与客观事物完全一致的真实性,不是针对国画创作中事物描绘而言的,而是针对国画艺术中意境的营造而言的。国画艺术创作者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并不是凭空想象、胡乱绘制的,而是根据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最终才在国画艺术作品中呈现出丰富的意境美。每一位国画艺术创作者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摸索、经验积累、无数的国画艺术创作,才逐渐在作品中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意境美。国画艺术创作中意境美的营造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将虚与实结合、动与静结合,营造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美感。

三、物态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

物态的国画艺术主要就是指将国画艺术与实物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国画艺术在不同领域中得到渗透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高,并通过艺术文化在生活中的渗透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传统的国画艺术主要是通过画作的形式呈现,而现阶段人们更渴望在常见的事物中欣赏到国画艺术,让国画艺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生活中,满足自身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壁画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品,将国画艺术与壁画创作相融合,既是物态的国画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壁画创作创新发展的需要。通过国画艺术的融入,壁画作品能够呈现出国画艺术的意境美,提升壁画作品的整体艺术审美价值。以下具体分析基于壁画创作的物态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

(一)布局结构中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

国画艺术中意境的营造比较随意,不拘泥于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形式,不会受到过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多的是跟随国画艺术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与真实感受来进行创作,通过线条的勾勒以及墨法的运用营造出不同的意境美。在物态的国画艺术中,这种意境特点给壁画的布局结构设计提供了灵感,受到这种国画艺术意境美的感染,壁画的布局结构也不再局限于一种或者几种布局结构,而是结合设计者个人的审美以及不同人体形的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壁画布局结构,比如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国画艺术的意境美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在基于国画艺术意境美的壁画布局结构设计中,也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能够以人的自然舒适感受为核心,运用艺术性的处理手法,让壁画布局结构的设计既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也能够带给人舒适的视觉审美感受。在国画艺术的意境营造中,往往通过笔墨的转折与笔法、墨法的合理运用营造虚实相间的意境美,既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又能营造出超脱于自然的意境美。在物态的国画艺术作品中也能够体现这种既符合客观规律,又能超脱于自然的意境美,比如在壁画布局结构的设计上,设计者通过留白手法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的壁画布局特点,让壁画的整体布局既呈现出简洁大方的视觉感受,又给人以遐想与想象的空间,营造出画面的意境美。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讲究“神韵”,在“神韵”中墨韵的不拘一格让国画艺术作品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意境美,壁画布局结构的设计也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实现整体上的对立统一的意境美。

(二)材料肌理中的国画艺术意境美

国画艺术创作中影响意境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纸张的材质对意境的营造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纸张肌理不同,呈现出的国画创作效果也会不同。多数国画艺术创作者对纸张的肌理十分重视,会对纸张进行精心挑选。在物态的国画艺术中,国画艺术载体,也就是实物的选择也要有所讲究,比如在壁画创作中,材料肌理会对国画艺术意境美的呈现产生影响,壁画创作者要基于国画艺术的意境需要,合理地选择壁画的创作材料,基于壁画创作设计需要的物态的国画艺术,通常会采用纱质以及棉麻等材质作为壁画创作的材料,因为这两种材料的肌理更加符合国画艺术的和谐、含蓄、气韵之美,可以更好地衬托出国画艺术的意境美。在我国现阶段的壁画创作中,很多设计师都会采用这两种材料来表达和传递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这也是现阶段大多数壁画创作者对物态的国画艺术的理解。事实上,这种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还过于表面,在运用这两种材料进行国画艺术意境呈现的过程中,仅停留在表面印花、扎染、吊染等表现手法上,虽然运用独特的布局结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但是并未达到理想的呈现效果。因此,在物态的国画艺术意境美呈现上,作为壁画创作者要基于国画艺术的意境美,对壁画材料肌理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在平整的纱质以及棉麻等材料上进行压褶处理,这样能够体现出国画艺术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也会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图案,或者表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意境美,这与国画艺术的朦胧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使物态的国画艺术作品意境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是对国画艺术的一种创新。

(三)色调搭配中的国画艺术意境美

国画艺术的用色之道主要是“运墨而五色具”,简单的墨色通过国画艺术家合理的运用能够达到“五色具”的视觉审美效果。不同于其他绘画艺术,国画艺术创作中用色的主导思想就是“水墨至上”,既不会有五色的眩目感,也能够达到五色的审美效果,既有层有次,也能营造出国画艺术独有的清雅、恬淡的意境美。国画艺术的意境营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水墨的合理调配而形成的,不同比例的水墨调配,能够让墨色发生丰富的变化,让国画艺术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邃。在物态的国画艺术创作中,这种色彩所呈现出的意境美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在壁画作品的色彩设计上,相关创作者也采用了简洁的色彩搭配,运用黑白灰的色彩搭配来营造国画艺术中的笔墨意境,通过浓淡不同的色彩搭配,让原本单一的色彩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效果,而且色彩简洁大方,符合东方特有的淡雅美。特别是在一些具有古风意韵的壁画作品创作中,通过布局结构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再加上这种淡雅、质朴的色彩设计,能够呈现出国画艺术中古朴自然的意境美。

  物态的国画艺术是现阶段我国艺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国画艺术与实物结合,拓展了国画艺术的传播途径,实现了国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也让奢华当道的设计界能够融入一股淡雅的清流,使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以其独有的韵味、淡雅的气质呈现出来,也为我国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画艺术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与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融合与碰撞,产生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国画艺术在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的过程中,其所蕴含的意境美能够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壁画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艺术形式,将国画艺术融入壁画创作中,实现了国画艺术的物态化发展,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也为壁画创作带来了更多的灵感,任何一种物态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均是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中孕育出来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