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民间传统艺术,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展现了东北地域文化与人文风貌,通俗幽默、热烈粗犷,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二人转借助新传媒技术的力量突破了民间艺术地域原生性所构造的文化封锁圈,走出原产地,观众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繁荣现象的背后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诸多问题,“不文明的因素”严重阻碍了二人转的传播发展,曲目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不足,因此,二人转的革新与发展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课题。
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集说唱、歌舞和戏曲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独特曲艺艺术,起源且活跃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东部等区域。[1,2]二人转历经了300多年的发展,兼容并包,广泛汲取其他艺术的精髓,不断完善本体,以贴近现实百姓生活为前提,深耕东北民间乡土文化,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曲牌和剧目,并逐渐形成了幽默戏谑、热烈粗犷的演出风格,以及丰富多彩、自由灵活的表演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俗话常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传媒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二人转艺术表演开始打破地域限制,跨出东北,面向全国,从田间街头到舞台剧场,从综艺节目到影视作品,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代表东北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一枚显著标签,并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地大多数老百姓的喜爱和追捧。但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低俗、创新性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传统二人转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二人转的艺术特色
二人转素有“大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之说,即通常认为二人转是以东北的大秧歌为基础,汲取了河北莲花落的精华,再加以唱腔、说口和舞蹈等形式,从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二人转是集说唱、歌舞和戏曲三性于一体的东北民间歌舞小戏,早期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蹦蹦”,往往是农民在田间地头自娱自乐、走街串巷卖艺时所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凭借着简明通俗的唱法、风趣幽默的说口、俏浪夸张的扮相,甚至是暴露粗俗的台词、动作等迅速在东北一带流行。[3]
传统二人转艺术形态的基本样式可以概括为“一树三枝”,二人转为一树,“单、双、戏”为三枝。其通常是根据台上演出人员的数量来划分的,一人表演的叫“单出头”,二人表演的叫“双玩艺”,三人以上的则为“拉场戏”。这三种基本形式,各自具备相对独立的演绎特点,比如“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以及“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等,但本质上的艺术核心特征是一致的,都遵循着“又唱又说又扮又舞,分包赶角,‘演人物又不人物扮,跳进跳出地表演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的基本原则。[4]
二人转演出的基本构型多表现为一旦一丑的上下装组合,往往通过载歌载舞、有说有唱的形式来表演和叙述故事情节。还借助一些小道具,比如手绢、扇子、手玉子等,不需要更换装扮,往往只是一“转”身就进入另外一个角色,一个动作就代表戏中某一特定意思,转变起来机动灵活、虚实相生,“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值得一提的是,手绢和扇子等道具的精彩舞动也成为如今二人转演员用来上台炫技的绝活。此外,二人转伴奏的传统乐器主要有唢呐、板胡、三弦、锣鼓和东北大鼓等。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变化多样,不仅演员人数不受限制,表演现场也可配上其他乐器来伴奏,甚至连舞台和配乐这些东西也不是必需的,有则更好,没有也不会影响观感。
二人转的唱腔极其丰富,约有300多支,号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二人转音乐唱腔的结构为曲牌联缀体,常见的有三类:主要曲调、辅助曲调和专腔专调(如表1所示)。此外,二人转的表演还讲究“四功一绝”,四功指的是“说、唱、扮、舞”,绝则为绝活,所谓“逗得风趣,唱得好听,扮得逼真,舞得优美,绝技精湛”,多种表演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展现出地地道道二人转的魅力。[2]
二人转也被人们戏称为“猫冬”猫出来的民间艺术。早些年的观众大多是黑土地上的农民百姓,由于受时空、地域和学识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审美层次必然是原始和粗鄙的,闲暇娱乐活动甚少,大家伙拢一块闹腾起来消遣解闷儿。显然,二人转是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和传闻等加工改编成剧本,或田间炕头或搬上舞台,机动灵活地演绎。由此可见,与其说二人转是“低俗”产物,不如称其为一种以自娱自乐为主,并不精致的“平民文化”。
三、二人转艺术中的不文明元素
东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域环境孕育了东北人的性格和审美趣味,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王肯先生所著的《土野的美学》对二人转有这样的描述:“由犷悍而又坦直的东北人培育的民间艺术,它既有那种自发的、未凿的、冲破正统文化大网的无拘无束的野性的美,也有那粗糙、粗俗、粗鄙的丑态和一些受封建文化污染的东西。”[5]不难看出,二人轉不仅具有土香土色的野性美,但二人转表演过程中确实掺杂着一些过于直白,甚至于露骨的内容。因而需要划定清楚界限,把握好尺度,一些荒诞低俗的东西应该予以坚决抵制。
实际上,关于二人转的雅俗之争近年来一直不曾停歇。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歌舞小戏,注定了其就算不是阳春白雪似的大雅艺术,但要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阉割了乡土味道的二人转只能算是“伪”二人转。值得注意的是,二人转的俗可以是“粗俗”和通俗,却并未包括媚俗乃至于低俗。而市场经济冲击下,面对利益的诱惑,大量私营性质的小剧场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监管审查制度不健全以及从艺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一些从业人员始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和猎奇心理,于是充斥着脏口、粉词和黄段子等的表演粉墨登场。还有一些作品是专门炮制出来博眼球的,像“手撕铁脸盆”“鼻孔吹气球”等,哗众取宠甚至自残式的“绝活”也在二人转舞台上纷纷上演,这已经不再是大众所熟知和追捧的二人转了。其实,对于大部分真正热爱二人转的观众而言,他们的审美趣味是毋庸置疑的,作品的好坏一目了然,低俗混乱的表演纵使“风靡”一时,结局也必是惹人反感,只有绿色健康、自然纯美的二人转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人转迄今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曲目,大多是由神怪、爱情和历史故事改编而来,经过时间和观众的双重考验成为经典的剧目不在少数,诸如《大西厢》《回杯记》《马前泼水》《包公断后》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贴近时代新生活且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却鲜少出现,观众经常欣赏到的依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正戏。比如抒情小帽《回娘家》《小拜年》以及正式曲目《西厢》《蓝桥》等,这种视觉听觉的重复,即使再经典的曲目也会由初始的甘之如饴而变得寡淡无味。[1]尽管也有一部分是“老戏新编,老剧新唱”的剧目,但是创新作品极度缺乏的事实必然会导致二人转艺术逐渐丧失传统文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二人转想要争取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紧贴百姓生活,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创作出好剧目,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二人转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台前幕后的从业人员。二人转演员作为一线的参与者,代表的是二人转艺术的“门面”,肩负着直接传播二人转文化的重任,所以演员台上的言行举止以及与台下的观演互动等环节都必须时刻谨慎对待。总而言之,二人转艺术的发展深受演员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人在经过短暂的学习和培训后,很快就成为一名“所谓的二人转演员”,开始登台献“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相比,那些速成演员往往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夯实基本功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表演中擅于投机钻营,抓住部分观众放纵娱乐的心理,把一些本不该出现在舞台之上的表演呈现在了舞台之上。这种极端的“搞笑”方式极大地折辱了这门民间艺术,严重阻碍了二人转艺术的蓬勃发展,需要坚决抵制。另一方面,二人转艺术行业中优秀演员断层的现象比较严重,青年演员中极度缺少有潜力的领头羊,老一辈艺术家肩负着振兴传统二人转的神圣使命继续负重前行,二人转艺术的发展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所以发掘和培养高素质从业人才是一项重要任务。
四、二人转艺术的革新与发展
二人转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东北民间艺术样式,将民间文化融入了大众文化之中,以俗见美,因此,它并不是粗鄙不堪的。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二人转应该拒绝被标签化,突破民间艺术天然的地域原生性所构造的文化封锁圈,在保留自身浓郁地方特色的同时,兼具鲜明的时代感,由地方的民间歌舞小戏成长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经典艺术,这才是当代二人转应该追求的方向。[3]
当然,二人转的革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不文明的因素也阻碍着二人转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每當有新的问题暴露出来,都要积极面对,认真探索解决方法。
二人转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开始打破地域限制,跨出东北,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东北民间文化艺术。从乡村到城市,从舞台到屏幕,处处可见二人转的身影,并且在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二人转没有鲜明的时代感,表演手段比较固化,于是逐渐式微,而以 “小品化二人转”以及小剧场舞台演出的二人转为代表的新型二人转开始成为主流。[6]新型二人转往往丑角当家,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追求滑稽搞笑,娱乐性是重点。新型二人转和传统二人转两者表面上看已经大不相同,但其实质还是一样的,都遵循着灵活机动、变化多样的表演形式以及幽默诙谐、热烈粗犷的艺术风格,而且两者正好一正一奇,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二人转的广泛传播。
二人转的发展在保持其自身浓郁地方特色的同时兼具鲜明的时代感,一方面可以多借鉴一些别的艺术形式,如小品、相声等,去粗取精,兼容并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新传媒技术,摆脱传播环境的限制,扩大观众群体,培养消费市场。除此之外,二人转的传播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推陈出新,即在保持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脱离了传统基础来创新就是空中楼阁,而没有了创新来谈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显然,这需要与时俱进,革新求变,迎合观众的需求变化,如此,二人转艺术才会有生存发展的土壤。
五、结语
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曲艺艺术,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历来都是东北地区向外界展示其独特地域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二人转渐渐开始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就此消亡的境地,而新型二人转表面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低俗荒诞争议也给二人转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正视不文明因素,坚决打击无底限的低俗乱象,正向引导观众审美趣味,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从而营造一个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二人转文化生态环境。另外,二人转的传承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符合百姓需求,创新求变,如此,二人转的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被进一步做大做强,真正成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经典艺术。
参考文献:
[1]朱丹.二人转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外企业家,2016(09):239-240.
[2]吕佳,吴晓明.论东北二人转艺术的独特性[J].戏剧文学,2018(10):148-151.
[3]刘帅.新媒体传播视野下民间艺术的突围——二人转艺术元素网络直播认知[J].戏剧文学,2021(01):125-132.
[4]吕钦文.二人转文化产业研究[J].戏剧文学,2014(06):132-140.
[5]何青志.王肯与“土野的美学”[J].戏剧文学,2014(02):148-150.
[6]王兴隆.走多元并存互补的二人转传承发展之路[J].戏剧文学,2013(05):141-144.
(作者简介:平家畅,女,硕士研究生,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二人转、音乐艺术)
(责任编辑 肖亮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