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内蒙古中西部方言的特点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9342
燕娜 宋秀萍

  摘要:内蒙古中西部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又区别于北方方言。准确地说,它使用的方言是“内蒙古晋语”。所谓内蒙古晋语是指,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当地人使用的以山西、陕西方言为主的晋语,学术上把它称为“内蒙古晋语”。

  关键词:内蒙古中西部方言 内蒙古晋语 特点

  一、内蒙古中西部方言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1.声母

  (1)声母的分类:内蒙古中西部的声母大致有19个,按成阻发音部位可以分为:

  (2)韵母的特点:内蒙古方言中常常犯前后鼻音不分的错误,这就要求要正确地区分前后鼻音,前后鼻音的区分是使用汉字和学习汉字的重要途径。

  (二)词汇方面

  1.词汇特点:

  (1)多重叠词:内蒙古中西部方言中有大量的重叠词,而且这些重叠词往往伴随着他们的读音变调。如:AAB式。

  (3)词汇特点产生的原因:受陕西、山西、蒙古语的影响,方言中常出现叠词和借用蒙古语的现象,这就使得在内蒙古中西部方言交流中常出现如“和和面”“黑澄澄 ”“浩特”等词语。这种情况一方面扩大了内蒙古中西部方言词语的范围,增加了语词的多样性,但是也为与其他方言交流增加了难度,抑制了方言的传播与传承。

  二、内蒙古中西部方言形成的原因

  (一)地理原因

  内蒙古中西部,地处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偏西地区,东起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与太行山相连,西至乌海市,再加之阴山山脉横贯东西,而且与山西、陕西省相接壤,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封闭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内蒙古晋语的传播与保留。

  (二)历史原因

  从明代起,就有大量山西、陕西的汉族人迁入内蒙古。到了清代,内蒙古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第一次是康熙年间,康熙帝颁布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内蒙古作为最大的输入地,接纳了大量的山西、陕西的汉族移民人口。第二次是在20世纪,由于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黄河流域的人民为躲避灾害而大批量迁入内蒙古,之后长期定居。历史上把这次迁移称为“走西口”或者是“走外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内蒙古中西部方言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剑冲,郭丽君.论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汇的几个特点[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74).

  [2]乔全生.晋方言研究史之我见[J].晋中学院学报,2015(32).

  (作者简介:燕娜,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級,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宋秀萍,女,硕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责任编辑 刘冬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