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8874
摘要:戏剧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呈现的视觉冲击与音效语境不仅能表达一个民族的历史性格与审美取向,还蕴含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及认同。中国戏剧对外传播有利于发扬及传承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还可以通过打造中国戏剧,使之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跨文化 对外传播 中国戏剧

  我国于13世纪开始向世界传播戏剧文化,东南亚与欧洲是最早接受戏剧文化的地区。在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戏剧逐渐拓宽了对外传播的途径,[1]也丰富了对外传播的内容,但目前我国戏剧对外传播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在中国戏剧传播过程中,如何坚持自身的文化态度,防止其落入文化本质主义以及如何在彰显我国文化特色的同时,寻找深层共鸣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中国戏剧对外传播的意义

  (一)保护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早在13世纪中国戏剧便逐渐流传到国外,各大剧团也被改编成舞台剧不断演出,因此收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一情况的出现意味着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我国戏剧的地位逐渐显现,其中较为经典的事件便是1930年梅兰芳先生访问美国。梅兰芳先生访美时,通过精彩的戏剧表演使得我国戏剧在国际戏剧界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东方优秀戏剧文化形式,我国诸多戏剧先后录入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中,且愈发受到重视。

  (二)传承及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延续民族文化发展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西方外来文化逐渐影响了中国的年轻群体,使得部分年轻人的行为价值与思想意识正逐渐出现偏差,对西方文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对于中国本土文化不甚了解,甚至在理解方面出现偏差。意识形态是判定文化的關键标准,意识形态的良好维持有利于构建与展现民族特色文化。我们应逐渐提高青少年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通过精彩纷呈的戏剧文化去吸引大众的眼球,避免使我国戏剧受到西方文化的侵扰,继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戏剧对外传播的困境

  (一)原生性差异

  原生性特质指的是在戏剧文化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以及受到诸多文人志士的影响进而形成的形式。观众是戏剧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戏剧中,观众将身心投入其中,还要在现场表现自身的情绪与情感,而表演者需要通过自身的表演去迎合观众。一些戏剧表演具备诗情画意,但对于演员而言,若想将其完整且充分地展现出来,并非易事。

  (二)外部矛盾

  外部矛盾主要指的是受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当下传播主要场所为大众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而以往公共空间转变为私人空间,观众在此类电子形式的场景中能够从事诸多活动,以得到消费快感。戏剧表演存在精英性倾向,有别于其他的表演形式,需要一定的费用、时间及空间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受众向往在不同的情境中寻求消费共同体,如此一来,戏剧便成为对受众而言存在负担性的消费模式。

  三、中国戏剧在全球化视域下的对外传播途径分析

  (一)遵照文化发展规律

  世界文化差异性是当下我国戏剧对外传播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会阻碍世界人民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为促进国外观众赏析及理解我国戏剧,戏剧对外传播时,不可仅停留于形式上,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受众的感知情绪,按照西方戏剧的语言表达习惯,适当修改中国戏剧,并对文本语言、动作及表情进行合理调整,以帮助西方受众更直观地理解我国戏剧文化价值。

  (二)坚持自我的文化态度

  若想将我国戏剧推向世界,最重要的便是缩小文化差异。例如我国话剧《青蛇》在迈向世界的道路上便尝试了诸多表演方式,期望寻找到创作团队,并积极探索传说中的魅力。由于我国与外国受众之间极难在故事逻辑与艺术美感方面寻找到共同点。因此导演遵照西方人的思维改编了爱情故事,并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对古老的传说加以改造,试图借助世界语言阐释中国文化。

  (三)吸收国外运作经验

  全球化视域下,为促进我国戏剧对外传播,需要积极借鉴及吸收国外戏剧运作经验,例如资本运作、人才培养及产业管理模式;其后结合我国特色文化推动中国戏剧发展,并尽快完善我国戏剧产业运营模式。中国戏剧的传承需要创建适宜的运作团队与培养合适的继承人,并着力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应对戏剧大众化传播加强重视,转变以往的“精英文化”,不断增加戏剧传播的受众数量,使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结语

  中国戏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能推动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对于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为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使其世界地位得到提高,在戏剧对外传播中须构建具有特色的语言表现体系与叙事结构,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善于吸收他国戏剧运作经验,使我国戏剧文化魅力得到充分体现,对外传播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翠玲.中国现代戏剧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01).

  (作者简介:毕雅娴,女,本科,江西省女子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茶艺表演、茶艺教育教学、合唱与指挥、乐理及视唱练耳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