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舞蹈编创 舞蹈道具 身体语言 情感表达
身体语言能够帮助舞者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进行表达,但是舞蹈编排形式与类型众多,仅仅依靠身体语言是无法完全展现的。因此,在多数舞蹈中,相关工作人员都会将道具融入其中,使二者能够更加完美地融合,并以此为主要的发展形式,将舞蹈的内容、情感以及具体的形式等突出表现,全面促进舞蹈形式的整体发展。二者的融合也能够为观众以及其他欣赏者带来更为优良的视觉体验,提升舞蹈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一、舞蹈编创中道具与身体语言的关系简析
在舞蹈的造型编创工作中,道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属于较为抽象的存在力量。在舞蹈中,与身体语言具备极为密切的关联,能够直接且强烈地完成其与身体语言的对话。在人类的行为活动中,肢体动作能够以舞蹈动作表达自身情感与想法,而舞蹈艺术能够表达出个人情感与想法内容。在进行舞蹈艺术的创作、编排工作时,道具的合理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强化舞者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态美感,进一步强化其整体的艺术效果。在应用道具的过程中,不同道具所具备的功能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其不同形式的功能在融入舞蹈编创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能够紧密地与身体语言相结合。故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用者要建立道具与身体之间相对紧密的联系,使其能够产生通用型语言,以此来提升舞者的艺术美感。
二、舞蹈编创中道具应用与选择的原则分析
(一)将道具的功能合理地发挥与应用
对于舞蹈的编创而言,道具能够全面地表现出身体语言所要传递的时代特征及背景、艺术的风格与特征,并且对于艺术感染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对于编舞作者而言,其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若想塑造更加完善、系统的舞蹈形象,并以此为基础,突出个人的情感,则需要选择合适的舞蹈道具,并将适当的形式、恰达的手段运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将音乐、背景、艺术以及舞蹈形式等综合考量,最终完善道具的应用效果。
(二)突出舞者的个性化特点
在舞蹈的过程中,道具不仅能够突出舞者表演的情感与艺术特征,还能够强化其角色身份的特点,达到渲染艺术大环境的目的。在舞蹈中,适当地应用道具能够全方位地突出舞者的个人特点,使其技艺能够在该种背景状态下与艺术形成高度融合,将艺术的张力与感染力深度表现,提升其整体发展的境界高度。但是,在该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编者还是舞蹈工作者,都不应将道具视为舞蹈运行的辅助工作,而应将其看作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道具在舞蹈编创工作中的具体作用
(一)烘托舞蹈所需表达的主题
舞蹈在实际表现的过程中,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在实际展现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服装、灯光以及背景音效等。在这个过程中再适当增加部分道具,更有利于欣赏者捕捉角色的身份与事件背景,如绸缎、扇子、雨伞等都能够全方位地突出舞者在艺术表达中所处的大背景与特殊情境。不仅如此,在当今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任何辅助形式,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烘托舞蹈的艺术内容与主题。将道具与身体语言的强烈关系逐步突出,并使道具服务于舞蹈内容,真正做到情物合一,才能使整个舞蹈的成熟性更加优化,提升整体审美情趣。
(二)烘托背景并塑造人物形象
与音乐相似,舞蹈是以肢体表现为主要形式的艺术。但是,众所周知,同一表情与动作在不同欣赏者的眼中所蕴含的意义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艺术的世界中,单纯地应用肢体语言完成背景的揭示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所具备的难度较大。与戏剧艺术不同,戏剧艺术能够综合利用台词、旁白等将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等进行描述,使得欣赏者能够全面了解整个艺术的环境与内容。显然,舞蹈若想达成该种表现力就必然需要借助道具的力量,进而全面地描绘整个艺术氛围与人物特征。如戴爱莲曾演绎过《飞天》,在该舞蹈中,大幅度地利用了长绸,将敦煌壁画中具有飞天特征的人物特征、形象等尽数表现,试想,若将此道具抽离,那么演出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三)应用道具开发出更多形式的身体语言
在对道具与身体语言的关系进行审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将道具视为舞者的身外之物,而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将其看作身体语言的拓展和延伸。在我国著名的舞蹈曲目中都曾出现各种形式的道具,其可以是一把椅子、一盏灯、一把扇子、一本书。各种形态的道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舞者极大程度地提升个人的舞台表现与情感张力,使身体语言的表达达到极致,进而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如此,道具的应用能够促进身体语言的表达,例如在构建封建社会背景时,简单的身体语言无法充分表现背景,但是若在其中增设道具则能将整体的氛围与环境形势突出,并使人物整体的情感变化更加突出。
四、舞蹈编创工作中利用道具协助表达身体语言的措施
(一)强化身体语言与道具配合的默契度
道具在舞蹈编创工作的过程中,其所能创造的价值和作用与舞者自身所具备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的配合是不可分离的。故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编创者应重点考量舞者所具备的能力,并结合实际道具进行考量。比如在《袖舞》中,可以借助长袖来全面表达人们的情感,通过收袖子、砸袖子等方式将自身的不满、不快等情绪全面表现。因此,在创建道具与身体语言之间的关联性时,需要极大地完善二者的配合,保障其接触形式的优化发展。
(二)强化道具情感表达的能力
在进行舞蹈编创的过程中,恰当地应用道具可以大幅度提升观众的感官感受。道具在舞蹈编创中的良好应用能够以信息传递者的形式为编创者带来更多的灵感,也能更加直接地提升观看者的感受,且在实际表现的過程中,能够带给观众身体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情感效果。而二者的完美结合,能够迸发出更为适合的语言形式,全面展现舞蹈编者的内心想法与情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舞蹈编创工作中道具与身体语言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二者的作用与形式。道具对于舞蹈而言,具有烘托舞蹈所需表达的主题、烘托背景并塑造人物形象、应用道具开发出更多形式的身体语言等功能,能够全面促进其整体的发展,使人物特征、背景形式等更为突出地显示。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全面促进我国舞蹈艺术行业中,道具与身体语言的协调发展,使舞蹈艺术事业不断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灿,刘德欢.舞蹈编创中道具与身体语言的关系[J].艺术研究, 2017(02).
[2]王亚炬.探究舞蹈道具在舞蹈编创中的作用与选择[J].北方音乐,2017(21).
[3]谢长慧.浅析舞蹈道具与情感的融合[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4.
[4]龙敏.浅析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8(03).
(作者简介:朱雅茹,女,硕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身体语言解读)(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