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突发离校 危机处理 思想教育
一、案例分析与处理
某日晚上,辅导员得知班上同学小华下午从自习室回来就把电脑键盘砸了,被子也扔到了楼下,只带着重要物品出门后就不知所踪。当辅导员电话联系上小华后得知,他已经在去火车站买票的路上,并提出退学的要求。
当得知小华的事件后,辅导员第一时间与小华取得联系,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联系小华父母,采取学校、家庭两方联动、互相配合的应急机制。为查明原因,辅导员打电话从小华父亲那里了解到,小华的妈妈骑电动车摔伤了半边脸,并且缝了很多针,他思母心切想立刻回家。同时从舍友那得知,因为一些琐事小华已经和寝室同学冷战了几天,寝室矛盾已经产生。
在与小华保持联系的过程中,辅导员在取得他信任的基础上以过来人身份利用QQ、短信对他进行开导,叮嘱他注意人身安全,告知小华父母他的具体车次和到达时间。同时,找到他的室友了解矛盾发生的经过,分析原因并从中进行调解,嘱咐他们之后应多关心小华的思想状况。在与小华沟通的过程中,辅导员采取以情动人、以情辅教的劝说方式向他说明退学的利害关系,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给出相关的建议,帮助他重拾对未来的信心。在家长的支持下共同做好小华的思想工作,使他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于开学后准时来学校报到。
二、对策思考与工作建议
通过小华的案例,面对学生突发离校问题,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一)迅速回应,确保安全
离校出走学生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校外社会,面对的复杂因素更多,情况也更复杂。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如果无法马上赶到也要与学生先取得联系,保证其人身安全。在接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核实信息真假,及时向上级领导及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如果事态危急或学生情绪不稳,必须正确判断危急程度和性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阻止事态继续恶化。本案例中为避免和学生失去联系,辅导员采用聊天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稳定他的情绪,叮嘱他手机充电,再和家长确认他的行踪,确保其安全到家。
(二)寻求支持,多方合作
学生出走往往是长时间负面情绪累积的结果,受家庭、朋友、学校影响很大,所以处理此类事件必须依靠团体协作。紧接着,辅导员在汇报上级领导后与小华室友、班干部以及分管领导成立了事故处理小组,领导负责指挥调控,辅导员与小华室友分别从学校角度、朋友角度进行劝说,形成环环相扣的配合关系,发挥集体合力,努力将此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随机应变,对症下药
学生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处理的非常规性等特点,对辅导员来说,必须随机应变、对症下药,对不同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尽量将事件的发展态势控制在能掌控的范围内。当小华明确拒绝回校并已经坐上火车的时候,辅导员只能改变策略,由一味说教变为朋友间的相互关心,叮嘱其注意安全,手机保持充电;在小华向辅导员叙述与室友的矛盾时一度情绪失控,辅导员采取同情、倾听的心理战术,结合自身经历帮助他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和理解。
(四)有理有节,与家长达成共识
对重大事件家长具有绝对的知情权和配合的义务。当发现小华不见时,辅导员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得知促使他下决心离开的直接原因是妈妈受伤,所以在和他进行交谈之时先充分肯定他的孝心,使其产生一定的愉悦感。同时,随时保持与家长的信息共享,确保小华安全到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与家长在教育方面达成共识非常重要。后面小华改变心意回校,家长的劝说也起了很大作用。
通過处理此次事件,应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会对学生教育、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危害,“安全第一”是围绕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总之,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是对辅导员工作综合素质的一次考查和检验,只有平时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方法,才能在危机中以不变应万变、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杨晓慧.培训培养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
[2]高伟.辅导员工作的几点体会[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01).
(作者简介:欧阳莹,女,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学批评)(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