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探析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9908
摘要:中华文化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对日本、韩国等亚文化有着塑造性的影响,但在艺术设计上国人却没有将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本文力图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将其融于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实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提升艺术设计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元素 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创新

  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和理解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就不会有伟大的创新,艺术更是如此。现代艺术设计建立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现代科学的创新之上。我国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应用中国元素时以传统艺术形态出现,作品形式老套、主体单一、缺乏创新,站在老祖宗的成果上停滞不前,不思进取,这造成了我国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缺乏,无法将中华文化的情境、意象、大道至简等艺术思想融入艺术设计当中。

  一、当前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应用中的困境

  (一)中华元素博大精深导致选择困难

  中华文化从礼仪规范、典章制度到服饰器物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文化流派众多,元素纷杂,单就生活器物来说,青铜、彩陶、瓷器、筷子、鸟笼、斗笠、棋子、灯笼、花轿、烟袋、漆器、算盘不胜枚举,而建筑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宫殿、园林、窑洞、宗教建筑等种类繁多,单就书法来说,从甲骨文到简体字,各种图案和图腾也各显特色。丰富的中华元素让取舍存在困难,如何推陈出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学习与再创造,就是一个难题,比如很多艺术设计中将风水当作文化瑰宝,从而降低了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甚至牺牲了美感,这就是应该剔除的。

  (二)中华文化陷入故步自封的误区

  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续了几千年,就在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但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陷入单一性的误区,有唯我独尊的趋势。艺术设计上开放性不足,门派意识严重,跳不出自身文化的圈圈。以山水画为例,传统艺术设计思维严重,坚持“写意”,而不把写实元素融入进来,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还停留在传统山水思维之中,而对现代世界缺乏观察。

  (三)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艺术缺乏创新能力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传统艺术不思进取,停留在山水、图案、景观的简单复制,现代艺术照搬西方的壁画、雕塑等,比如校园雕塑过度体现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个艺术设计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中国元素的应用过程中注重图案、图像和文字的移植,而缺乏思想元素、文化元素、价值观念的运用。比如日本艺术设计中结合了极简、禅宗、自然崇拜等思想,能够将“侘寂”这个简单的美学观念融入设计当中。与之相比,中国的艺术设计更多的是直接复制传统图案,比如在校园中使用中国结,在平面设计中大面积使用中国红,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和现代文化结合的能力严重缺乏。

  二、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应用中的创新

  (一)中国元素的提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干,融入禅修和道家的思想,在艺术设计中要提炼最优秀的文化,坚持大道至简、意象打造、象征性的原则,体现出设计中文化、理念、仁礼、道义的思想,将传统文化中精华的设计理念、手法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对先贤的崇拜,对正义的坚持,对孤独的坚守,在现实层面做到精益求精,在精神层面做到超越自我。在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尊严意识和道义精神,在细节方面追求严谨,实现简洁性和功能性并举,比如家具设计体现传统和禅意。

  (二)结合西方文化和设计思想

  第一,中国元素强调大道至简,但是在设计中也要结合西方科学的方法,提升设计的能力,比如在平面设计中将透视学融入意象设计,将写实主义和意象结合,设计出科幻作品和灾难作品,这可能是一幅《最后的晚餐》风格的壁画,也可能是一个代表自由的雕塑。第二,可以在设计中融入西方思想,比如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在设计中可以参照日本、印度文化中的残缺思想,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不均整的特点。第三,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色,比如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回归自然、清新脱俗等。

  (三)不断创新思想

  第一,关注现实性问题,在实际观察中进行创新,而非沿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比如根据社会变迁进行创作,用意象手法创作漫画。第二,多开发创意性产品,比如伸缩性创意家具、再生纸笔记本、传统折扇式电子产品、自然山水景观等。第三,要学会在伟大的作品中学习,利用光影变化、線条图案、神形结合,提高中国元素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天羽,刘杰成.传承与创新——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9).

  (作者简介:吴姝妍,女,硕士,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讲,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