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侗族娃崽背带装饰纹样在民艺设计中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8967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较多,因其地域特征和地域文化,使得娃崽背带上的造型神秘而有趣,纹样多是对称形式,表达人们的精神信仰和图腾崇拜等,再以彩线绣制各式图案,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纹样。本文以娃崽背带图形元素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包含的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与民艺设计相结合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娃崽背带 装饰纹样 民艺设计

  一、侗族娃崽背带装饰纹样

  娃崽背带也叫背扇,古代称“襁”,是用来把婴儿背在后边的一种布兜,历经时间的洗礼后,其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也增添了装饰功能。广西侗族多居住在三江、融水、龙胜一带,由于生活习惯相似,侗族和苗族的背带纹样几乎难以区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侗族的太阳纹,其图案寓意深刻,在色彩上也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背带纹样多以植物、动物等自然界中的事物来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期许、吉祥安康等。背带主要分为八菜一汤、螃蟹花、牡丹花(或混沌花、日月花)纹八卦盘型刺绣、盘龙纹八卦盘型刺绣布堆绣、鸣凤纹八卦盘型刺绣等样式。

  所谓“八菜一汤”是侗族普遍使用的一种背带样式,中心是一个大圆,旁边围绕着八个或者十个小圆形。圆的周边绣有光芒状纹。最中间的圆形有一个被侗族人称为“螃蟹”的图形。然而,这个纹样并不是螃蟹,是蜘蛛形象朝着花朵状变异的结果。实际上,这就是图形化、艺术化的初步形成。人们通过背带刺绣不同的纹样描述着侗族的历史,以背带的形式赋予强大的装饰视觉效果,给子孙以永远的想念,并表达对先祖的缅怀。

  二、侗族娃崽背带装饰纹样的色彩

  早期的侗族背带大多以深蓝色布料为底,但侗民会在背带的周围刺绣或者缝上一些颜色艳丽的小装饰,以便提亮整块布的色彩。侗族娃崽背带一向色彩华美,他们喜用艳丽、饱和的颜色来缝制背带。背带以深蓝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的丰富。有的背带几乎同时出现红绿青藍紫等几种颜色,极其醒目。

  侗族人民在制作背带时,喜用不同的纹样搭配不同的颜色。如“盘龙纹八卦型刺绣布堆背带盖片”,整片背带以深蓝色为主,配以米黄、玫红、草绿、钴蓝、紫色等多种色彩的植物纹样进行点缀,中间的龙纹则集合所有的颜色而成,整体颜色相互衬托呼应。

  三、娃崽背带的装饰纹样在民艺设计中的运用

  (一)纹样的再设计

  本文对侗族娃崽背带装饰纹样做了一个简单的课题研究计划,并予以实施。

  1.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提出侗族娃崽背带的纹样在民艺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案。将纹样与民艺设计相融合,设计出具有东方韵味的品牌、旅游纪念品以及文创用品的完整方案,或运用于实际设计案例。

  前期目标:对广西侗族娃崽背带纹样进行综合考察,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完善背带的资料收集。对以往民族元素设计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背带具有代表性的纹样、刺绣以及色彩等,并结合民间工艺进行再设计,为后期设计方案做前期准备。

  后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前期设计内容,对当地侗民、手工艺者进行深入的采访,跟随其体验创作过程等。对色彩和图形的寓意进行细节化考究,最终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品牌的旅游纪念品以及文创用品。

  2.研究内容

  以广西侗族娃崽背带在民艺设计中的运用和研究为专项课题,对侗族织锦纹样、背带纹样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考察广西侗族娃崽背带纹样的特征、色彩搭配、构图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考察娃崽背带纹样现存的不足和优势。提取纹样中的图形,进行再设计。对方案进行研究,更好地提高当地的形象。进行制作或与实际设计案例结合。

  3.解决的关键问题

  将娃崽背带纹样与民艺设计合理结合,既可以保留民族地域特色,又能提升当地知名度。选择制作材料以当地材料为主,既有当地特色又环保。

  (二)在民艺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将纹样提炼再设计,使新的图形既具有民族情怀又具有创新性,并与民间工艺相融合,创作出现代化的民艺设计。改变人们对民艺设计的观念和思维,不是对纹样的复制粘贴,而是对民俗文化的重新解读。如何在民艺设计中运用、创新,使其具有现代化的设计更值得人们思考。如前期对娃崽背带纹样进行了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对纹样进行提取,简化设计出新的图形符号,并将创新图形与传统漆艺结合。传统漆工艺又包含着莳绘、犀皮漆以及雕漆等多种技法,赋予民艺设计新的韵味,更具新意。

  其次,可将提炼的纹样与文创用品结合,也可以运用在旅游纪念品中,进而提升当地的品牌形象。这些创新都是对民艺设计的重新解读和分析,创作出个性化的设计,符合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独特性,以及对民俗文化的现代市场需求。因此,这些设计不仅追求设计的创新性,还要对“历史”进行解读,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本文更多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希望引导更多关注民间工艺的创作者来保护民艺设计,尽可能地挖掘地域文化,对地域元素进行再设计创作,展现民间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刘怡希,女,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