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闻 采访 记者 任务
采访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迅速了解到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这里面包含着5个要素:(1)迅速地了解到;(2)典型的(或足以说明问题的);(3)有新闻价值的;(4)真实的;(5)事实。5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试想,缺少了哪一个要素可以构成“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呢?当然,5个要素也不是并列的,之所以按照上面的次序列出,是因為越到下面的要素,越要“基础”一些。
一、事实
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自然是事实。如果说哲学家靠论理说服人,文学家靠形象感染人,那么,新闻记者主要是靠事实作用于人。记者采访最主要的就是同事实打交道,虽然他也会“遇”到论理、“碰”到形象,但是,他总是把它们归到事实中去,一般不单纯“接待”它们。如果说,科学家研究的出发点是事实,归宿点是客观规律的话,那么,新闻记者的出发点是事实,归宿点也是事实。事实对于记者显得双倍重要。
二、真实
另一个要素是“真实”。把“真实的”这个定语放在“事实”前面,似乎是不妥当的。因为事实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这里所以提出“真实”要作为一个要素,是因为:(1)在采访当中,真实性成为一个经常性的重要问题。有时记者以为拿到了事实,但拿到的是虚假的情况,“口中的楼阁”。如果不把真实的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记者很容易把“假材料”当成了真事实而不自知。(2)一个完整的事实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提出真实,也可以避免把确实存在的假象和“不合理宣传性现象”当成事实。
三、新闻价值
当然,并不是任何事实都是记者需要的。记者在采访中所要获得的是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这个要素使记者的采访同其他工作的调查研究区别开来了。因为任何一种调查研究都要求首先得到真实的材料,但只有记者采访才使用新闻价值这个标尺。
四、典型
“典型的”(或足以说明问题的)这个要素是考虑到新闻传播的需要。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应该说也是很多的,不是所有这样的事实都能够获得传播。因此,要从中选取更典型的事实,更能说明问题的事实,这样才能以一当十,传播得更广,收到更显著的效果。“足以说明问题的”,还必须考虑到表达的意思。记者在选取事实时,不能不考虑吸引人、容易被人们理解这些因素。这里不要误解,我们这里说的“选取”,不是按记者主观意愿的取舍,而是鉴于对广泛事实了解的一种更能全面反映客观的“选择”。
五、迅速
“迅速地”是指记者了解事实的过程必须尽量简短。这同样是新闻采访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有的采访时间性不那么强烈,但就大多数采访来说,恐怕没有任何一种工作的调查研究像新闻采访这样要求严格的时间性了。其他工作的调査研究,当然也不能无期限地拖下去,但是,它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速度。而记者采访,时间性本身就是调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贻误时机,不仅会降低采访的质量,甚至可能使记者的全部劳动报废。
上述5个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记者采访的基本任务。之所以把它称为基本任务,是因为它是从新闻学的角度对记者采访任务的最基本的概括,是普遍的规律。之所以把它称为基本任务,还因为只有这个任务完成了,才能完成其他任务。具体任务,包括记者的政治任务,是不断变化的,而基本任务是稳定不变的。例如人民的记者要担负宣传政策、检验政策、做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任务,但是,基本任务不完成,能完成这些任务吗?每个记者必须牢牢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只有完成采访的基本任务,才能完成其他任务;如果没有完成基本任务,甚至破坏了这个基本任务,而去完成其他任务,那就必然走入歧途。
请读一下胡乔木同志在上世纪40年代所作的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记者出去采访,上级规定任务是应该的……但是,有些同志把这个“任务”解释错了。他为了证明什么东西是对的或者错的,叫记者去收集材料。记者找来找去,材料总归是找到了,不管怎么找到的吧。这就是说,有些同志给记者提出了一些不适当的任务,限制了记者的活动,使他难于坚持真理。有些同志不管记者碰到什么东西,而只向他要什么东西。
现在应该把记者的手足耳目解放开,让他们按照实际事物去报道,按照实际去追求真理,所谓唯物论,就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我们要求记者,也应该是这样子的。40多年过去了,回顾这一段新闻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一种与此相反的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的、短视的“原则”,几乎始终在干扰这个正确原则的执行。“欺负”事实的结果,是受到历史的惩罚。惨痛的教训足以使我们认识到正确理解记者采访基本任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哲.《新闻调查》故事性说理艺术探析[D].保定:河北大学,2009.
(作者简介:杨海英,女,本科,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广播电视站,研究方向:电视新闻)(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