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加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9499
董翔 曾莉佳

  摘要: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和参与,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中国核心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是中国共产党艺术实践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应该是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但是关于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研究不仅数量少,而且较零散,难以满足时代需要。我们应该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基础理论、外部环境、国际经验、战略策略、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和深层次的研究,努力增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 红色经典艺术 国际传播

  “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是中国共产党艺术实践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一批革命历史小说,并取名为“红色经典”。此后,这个特定称谓外延到美术、影视、音乐等领域。“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同志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表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多受‘红色基因教育。 [1]”可见,新时代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在我国的重要性已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应该是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这一点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加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意义重大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秉持文化上相互包容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沿途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随着经济往来而进入中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我们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也唤起了国人文化上的忧患意识,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倡导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们也应该对外推广我们的核心文化。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深入研究“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国际传播,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华文化在向西方传播的過程中往往会遭遇很大阻力,但红色经典艺术是很好的载体,因为艺术无国界的理念是被各国人民普遍接受的。

  二、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讨论和研究逐渐升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扩展。20世纪末,学者们提出“红色经典”概念。近十年来,关于红色经典艺术世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下面主要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一)关于中国红色经典艺术走出去意义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推动中国红色经典艺术走向世界意义重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有利于国外民众探寻中国崛起的秘密,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2]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感情,传承人类共同精神文化遗产;[3]能够促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的了解和认识;红色经典艺术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具生命力。

  (二)关于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国际传播策略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更广阔的范畴——“红色文化”来谈及国际传播。例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手段与方式;[4]要以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来解读红色文化,以易于国外读者接受的表达习惯来讲述中国“红色故事”; [5]要提高红色文化传播者的素养,充分调动红色文化传播者的积极性。[6]

  总体来看,当前理论界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尤其是在其必要性和怎样产生世界影响力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三、当前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存在不足

  虽然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少,也较零散,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对红色经典艺术的国内影响研究较多,对国际传播研究较少

  目前,关于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方面的专著和研究报告极少,偶尔涉及的也较为空泛,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基础理论、外部环境、国际经验、战略策略、具体举措等方面尚缺乏整体性和深层次的研究。

  (二)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相比明显滞后

  中国红色经典艺术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与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相比还很薄弱,聚焦红色文化自信和红色经典艺术走出去的高质量成果还很少,其研究明显滞后。

  (三)缺少高质量的适合国际传播的中国红色经典经艺术数据库

  我国对红色经典艺术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也较为初级,仅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远远跟不上新时代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传播的需要,导致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在新兴媒体平台上的关注度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当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终端基本都是高分辨率的大屏幕,各种媒体平台推送的数字信息也往往经过声、光、色、动画等元素的包装,非常吸引眼球。反观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网络上很难检索到高清的图片和视频,也很少有机构制作精美的电子相册、数字杂志、公众号平台等,难以达到受众欣赏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激发受众点击和转发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对红色经典艺术进行数据重建,重新采集、整理、制作,并对文字说明进行专业的翻译,以适应国际传播。

  我们认为,如果缺少高质量数据库支撑,则没有合适的数据可供传播,传播策略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必然沦为空谈。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库和有效的传播策略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信息传播链条的断裂。当前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在国内外新兴媒体平台上遇冷,也正是这些问题的侧面反映。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

  四、我们应该加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

  (一)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这些文化世世代代滋养着中华儿女,让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就是这些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些艺术作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紧扣时代脉搏,能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其价值取向、创作范式和美学风格对人们道德的升华、现实的思考、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坚定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自信,坚定红色经典艺术中的价值观自信,坚定红色经典艺术中的意识形态自信。

  (二)我们应该确立红色经典艺术对外传播战略

  首先,我们应该确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比还不匹配,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海外传播与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研究,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传播中国精神,贡献中国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其次,在战略途径上,我们应该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在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之类的中外教育或文化交流机构中展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往往更容易被接受。要开展多层次对外艺术交流,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充分发揮民间、个人、文化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在对外艺术交流中的作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交流,鼓励代表我国国家水平的艺术机构在相应的国际场所展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同时,我们要继续抱着文化开放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的国外艺术形式,更新充实中国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使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永葆青春。

  (三)我们还应该构建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体系

  首先,应该加强红色经典艺术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其次,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将数据重建与传播学理论进行交叉和集成研究。从“基础数据库的支撑”与“信息的传播规律”两个维度来构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国际传播。再次,培育红色经典艺术对外传播人才队伍,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对外翻译中国红色经典艺术作品。

  五、结语

  总之,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国际传播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我们应该科学分析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困境,揭示和借鉴国外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从整体上研究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际传播的战略和策略,努力开创中国红色经典艺术世界影响力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党建网评论员.习近平谈井冈山精神[Z].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网,2016-02-04.

  [2]喻彩霞,刘冰.扩大红色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08.

  [3]徐仁立.红色旅游国际市场开发研究[J].经济师,2010(05).

  [4]林蓉.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J].大观周刊,2013(08).

  [5]黄三生.发展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J].求实,2012(03).

  [6]李海波.论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数据库系统建设”(项目编号:15YJC760020)。

  (作者简介:董翔,男,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绘画、艺术设计教学;曾莉佳,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中国美术史)(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