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有(无)+所+动词”中“所”的句法性质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9562
摘要:“有(无)+所+动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被普遍使用,但对于这一结构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本文着重探讨了“所”在此结构中的句法性质和多种语法意义。通过变换分析和配价分析发现,此结构中的“所”充当重要的语法成分,既可以作量词,也可以作结构助词。

  关键词:所 动词 量词 结构助词

  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所+动词”可以充当“有”或“无”的宾语,构成了“有(无)+所+动词”结构,其用法如下。

  有+所+动词。例如:若有所思、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准备、产量每年都有所增加。

  无+所+动词。例如:无所作为、无所不包、无所不知、无所不为、无所准备、无所用心。

  然而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并未对“所”在此类结构中的句法性质和语法意义进行解释说明。分析发现,“所”的语法意义与动词有着密切联系。

  一、“有(无)+所+动词”语法结构分析以“有+所+动词”为例,请看下列的变换矩阵。

  [A式]:有+所+单音节动词→[B式]:有+(一些/点)+单音节动词,例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有(无)+所+动词”结构中的动词为单音节动词时,“所+动词”作“有(无)”的宾语,去掉所字或者被其他成分替换后,一般不成立;当“有(无)+所+动词”结构中的动词为双音节动词时,“所+动词”作“有(无)”的宾语,去掉所字或者被其他成分替换后,语法结构仍然成立。

  二、“所”作量词,表示“少量”

  先看下面一组例子:

  今年的收益额会有所增加。

  昨天那么累,你本该有所休息。

  股票市场不稳定,现在投资肯定会有所损失。

  分析发现,上述例子中的“增加”“休息”“损失”为一价动词或者名动词,此时“所”字都表示少量。因此在“有+所+动词”结构中,当动词为一价动词或者名动词时,“所”作量词,语法意义是表示“少量”。

  但在“无+所+动词”这种情况中并不都是如此,再看一组例子:

  放假后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试婚的流行显示了人们无所依傍的彷徨和失措。

  天气变化那么大,我却无所咳嗽了。

  昨天那么累,你却无所休息。

  分析发现,在上述例子中,当动词为一价动词时,句子明显不成立,语言交际中没有此类说法;当动词为名动词时,语法意义成立,“所”作量词,语法意义也是表示“少量”。

  三、“所”作结构助词,表转指,即名物化

  先看下面一组例子:

  因为她另有所爱,并打算同那人结婚呢。

  让售方有所赔偿根本不可能做到,想都不要想。

  那个残疾人使他的怜悯有所给予。

  有所送的东西全都在这儿了。

  从这组例子可以看出,“爱”“赔偿”都属于二价动词,“给予”“送”属于三价动词,此时“所”不表示数量,而是充当一个助词。因此在“有+所+动词”结构中,当动词为二价动词、三价动词时,“所”为结构助词,表转指,即名物化。

  但在“无+所+动词”结构中,动词一般为单音节词,例如:

  群众包围了英国驻华代办处,我们事先毫无所知。

  如果不努力奮斗,最终将一无所有。

  他对那个残疾人无所给予。

  无所配送的东西。

  从这组例子可以看出,在“无+所+动词”中,动词为双音节动词时,句子不成立,语言交际中并没有这种说法,当动词为单音节动词时,语法意义成立,此时“所”为结构助词,表转指,即名物化。

  通过以上对“有(无)+所+动词”结构分析可知,当动词为单音节动词时,“所”一般不可省略或被替换;当动词为双音节动词时,“所”可以省略或者被替换,但句法性质不同,这与动词有着密切的关联。“所”在此结构中可以充当量词,也可以充当结构助词,但是与《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同的是,它们表示的语法意义不一样,当作量词时,表“少量”;当作结构助词时,表转指,即名物化。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张学成.动词名化和动名词[A].《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与探索(5)[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田宣宣,女,本科,河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