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群众 器乐 辅导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从这三个角度去看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在群众器乐辅导这个问题上,也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分析:群众器乐辅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对群众进行器乐辅导,怎样开展群众器乐辅导活动。
一、什么是群众器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器乐的含义是什么。器乐,是以乐器为物质基础的,借助乐器的特性、结合演奏的技巧,能够表达一定氛围与意境的音乐作品。简单来说,器乐就是用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它区别于我们用人的声音演唱的声乐。而群众器乐,范围就缩小了一些。群众器乐应该是与群众更加贴近的一类器乐。
将群众器乐的范畴缩小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就更小了一些,也更加具体一些。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其发展历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喜爱民间乐器,[1]共同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器乐文化独具地域特色,融汇了广西各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以及美好向往。据考证,在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乐器,种类高达一百多种,例如芦笙、瓦鼓、牛角胡等。这些都是独具广西民族特色的,需要由广西人民群众传承与发扬的器乐。
二、为什么要对群众进行器乐辅导
(一)器乐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弹奏乐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说到底,发展器乐活动也是在繁荣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会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
其次,人民群众通过对器乐的使用,丰富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器乐为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不但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尽情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开展文化活动过程中,达到了有利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效果。
最后,民族器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2]民族器乐应用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中,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和民族器乐进校园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也为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二)群众在使用乐器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
对于一部分群众来说,在认识乐理以及乐谱上存在着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专业辅导;在面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方面,会有一部分群众产生疑惑,这也需要专业人士给予指导;在演奏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例如如何正确使用乐器,如何运用气息,如何与其他演奏者配合等,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指导。
三、如何对群众进行器乐辅导
群众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在群众器乐辅导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以群众为主体的原则,让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达到让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效果。具体来说,在群众对器乐的认知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相对适合他们的乐器,但是最后要以群众的兴趣为主,让群众自主选择;而在乐理知识的教授方面,我们将一些知识点教给他们,让群众自己消化和吸收。
更重要的是,在器乐辅导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带头作用,让人民群众尽可能地吸收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
另外,可以开展兴趣小组,便于群众进行交流、切磋、学习。小组学习可以把兴趣相投的人聚集到一起,提高群众的学习效率。
在教授过程中加入当地的民风或者民俗,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这样会带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当地民风、民俗的保留,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注入动力。
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群众尝试不同种类的乐器,培养对器乐的兴趣。
四、结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投入到精神文化建设当中。器乐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大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努力激发他们对器乐的兴趣,并且更加熟练地掌握器乐这门技艺。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也继承与发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袁丙昌.广西民族乐器纵横谈[J].广西民族研究,1992(01).
[2]李立.民族器乐欣赏[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莫文坚,男,专科,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区文化館,馆员,研究方向:群众器乐辅导)(责任编辑 象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