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老邻居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7820
二○一六年七月初,我突然接到县委刘书记打来的电话,“我马上到你的家乡小河东村,有时间你回家一趟。”我疑惑地问:“有事吗?”他急切地说:“你来就知道了。”这让我莫名其妙,县城离家乡有五十多公里,我立即打个出租车往老家赶。

  夏日当午,天空悬挂着火球般的太阳,把大地烤得热乎乎的,连路两侧的庄稼都晒得直打蔫儿,天上几朵白云早就躲藏起来。车快要进村了,看着窗外,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这坑坑洼洼的土路,不知埋下我多少个脚印,留下多少记忆。我是一九八六年被调到县委办公室工作的,人走家搬,一晃离开家乡已三十多年了。路两侧的老杨树,有的还是我亲手栽的;路上的土,有的还是我一锹锹垫的。缕缕炊烟从村庄里慢慢升起,一阵风吹来,轻轻地旋转着……让我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进了村,我直奔村部走去,拉开村部的门,我惊呆了:小小的村办公室,地中央摆放着长方形的桌子,围坐的一群人正在开会,有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乡党委书记、县扶贫办主任、村干部和东北农大郭副校长及他带来的几位研究生。他们正在研究精准扶贫事宜。看到我进了屋,县委书记拉着我的手给大家介绍:“这就是刚从土地局退下来的,在这个村长大的老干部秦勇同志。”县里来的一些领导有的我早就熟悉,当介绍郭校长时,郭校长站起身,拍拍我的肩膀,“我们早就认识啊,老秦原来是咱们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我当时兼任秘书长。”我马上插话:“郭秘书长你怎么来了?”他指着刘书记说:“是他给我请来的,不知道吧?我和刘书记在黑龙江大学是同学,这次来是研究怎么精准扶贫哪!”他又对刘书记说:“老秦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今天到自己家了,可以让他拿出点儿绝招啊!”刘书记和我开玩笑说:“老秦你调到县里工作,一拍屁股走了,可别忘了村里还有这些穷哥们哪!”虽然是玩笑话,我觉得这话分量很重,像一记重锤在敲打我的心。大家接着开会,会上小河东村王副书记汇报了依靠旅游企业(龙腾生态度假庄园),帮助村里摆脱贫困的具体措施。虽然企业还在建设之中,近两年村里有一百多名剩余劳动力而且多数都是贫困户。现在,他们年人均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刘书记听了非常高兴,他激动地站起来说:“上级提出要精准扶贫,我认为精准扶贫就是扶贫工作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小河东村通过旅游产业扶贫,让贫困户有班上、有钱挣,这就是良药,这就是造血呀!”

  会议结束后,调查组由村长领着走访了贫困户。让我没想到的是,走访的第一个贫困户竟然是我三十年前的老邻居解艳山家。老解没在家,正在龙腾庄园上班。看到我们进院了,他的老伴推开门迎接我们,见到我,开口就说:“秦勇回来了,从你搬走还是第一次见面呢。”虽然我也常回老家看母亲,但母亲家居住在前趟房,离这儿很远。看到他们还是居住七十年代用垡子砌墙盖的土房,我心里有些酸楚。房墙有数不清的裂痕,房子举架原来三米多高,现在只有两米多了,一伸手就能摸到房顶。我自言自语地说:“房子老了,人也老了。”我上前给她介绍:“县委刘书记来看望你了。”她乐得合不拢嘴,忙着给大家搬凳子,请大家坐下,屋子虽小但干净利索。刘书记和她唠起家长里短,谈得津津有味。临走时,刘书记嘱咐她说:“困难不要怕,只要有信心,肯干,贫困的帽子一定会摘掉。”接着我们又走访了几家贫困户,了解到贫困的原因后,把车直接开到离村子两公里远的龙腾生态温泉庄园。这个企业是蔡喜利二○一三年在该村兴建的富裕县最大的旅游企业,近几年已投资两亿多元,占地面积三千公顷,建筑面积十二万平方米,现已形成温泉沐浴、餐饮住宿、会议接待、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特种养殖、养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产业。是国家4A级湿地生态旅游景区。我们到达龙腾企业,经理蔡喜利正在筹备开业,看到刘书记来了,马上邀请刘书记开业那天前来剪彩。蔡喜利向工作组汇报了试营业期间“龙腾企业+村集体+贫困户”模式的扶贫情况。最后调查组和刘书记交换意见时说:“富裕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像龙腾企业一样优势产业,把扶贫的突破口定在产业扶贫上,围绕优势产业挖掘就业岗位,提升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圣诞节那天,我又一次回到家乡,一进村让我大吃一惊:过去泥泞的土路已变成一条条水泥路,路两侧家家户户新建的砖院墙整整齐齐,路旁新栽的各种绿化树木格外显眼。我想到旧居看一看,车跑了几趟房却没有找到。没办法,只好把车停在路旁,到老乡家问一问。下车往院子里走,一位身着灰色衣服的老人,光着头,从屋子里出来迎接我。走近跟前,他却大声地喊了起来:“这不是秦勇哥吗?你怎么来了。”我仔细地看了看才认出来,他就是我三十年前的老邻居解艳山哪。我和他说:“上次我和县委刘书记还有省里的调查组都来过一次了,你没在家呀,这次我又回家看看,却找不到家了。”他用手指着东侧的房子说:“你曾经居住的老屋已经不见了,改建成车库和仓房了。我家的旧房子,今年八月份也扒了,新建两间半砖瓦房。”

  看着老邻居喜悦的笑脸,我从内心发出感叹,家乡啊你变了,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好看得让我认不出来了。老屋啊你没了,没留下一点痕迹,可你那老模样仍然留在我心中啊。老解把我让进屋,屋子格局设计得非常合理,裝修得简单但很美观。弟妹和我解释:“今年这房子不盖不行了,你知道老房子墙是用垡子砌的,透风啊,每年冬天北墙都是霜,屋子里的水缸都结冰了,拆扒时才发现,墙里边都是老鼠盗的洞,有的地方都透了亮。前几年就想拆扒旧房建新房,可手头没有钱哪。我近些年身体不好,治病拉了不少饥荒。由于常年有病,老解不能出去打工。自从咱们村建起了龙腾企业,他就到企业上班了,月工资一千八百元,每年收入两万多元,再加上种地的收入,把房子盖上了。多亏龙腾企业呀,不然哪有钱盖房子啊!”解老弟又指着房前的水泥路说:“过去出门走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龙腾投资帮咱村修了路,现在家家门前都是水泥路,我们进出再也不愁了。”

  走出解家的大院,踏上了新修的水泥路,我心里亮堂堂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源通。”这路是企业连接村集体和村民的纽带呀,是走向富裕的路,是造福百姓的路。

  (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