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形成过程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21154
◎张宗慧

  浅谈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形成过程

  ◎张宗慧

  在钢琴文化狂热发展、席卷中国的今天,无论是学习业余钢琴演奏的少儿,还是已经步入专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可以这样说,我们在学习这项舶来文化中,有了太多的进步。大部分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由最初看碟效仿国内外著名钢琴家、刻苦地训练演奏技术,到现在关注到作品的音乐层面,再到钢琴学者们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研究音乐心理学,演奏钢琴作品的侧重点已经从技术练习转移到内心听觉世界处理作品音乐能力的训练上。本文旨在对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这一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建立内心听觉,以便积极主动地利用内心听觉指导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 内心听觉

一、内心听觉的定义

“内心听觉是指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想象出音乐形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1]在古代,《乐记》的作者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内心听觉,这对东方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王光祈将《乐记》中内心听觉的思想作为音乐研究的立足点,编著了《声音心理学》,为近代中国在音乐心理学学术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先河。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内心听觉就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不仅是一种内心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

二、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形成过程

每一位学习专业钢琴演奏的朋友,内心听觉能力的建立是他们最困惑也是最为重要的训练之一。要想不断提高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能力,达到钢琴演奏意识升华与超越的目的,就要首先理解内心听觉的具体含义。现在,我们大部分学习钢琴演奏的朋友最严重的陋习是根本不听自己演奏的音乐,听也只是听音乐的表象。即使听,也不能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听了自己弹的前半段,后半段思想早就到九霄云外了。我们太注重技能的训练,听的时候总是听那个地方音总碰错,或者这个地方愿意弹断。这只是内心听觉里最肤浅、最表象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我们听的时候根本没有走心,只是大脑皮层机械的听觉反应。试问哪个钢琴家在开演奏会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出错呢。著名的俄裔美籍钢琴演奏家霍洛维茨认为,演奏者不应拘泥于钢琴技术的训练,都应当用发自内心的感情去诠释作品。大师说:“一个演奏者应当是作品的再创者,(一个完美的演奏家)应当具备三个条件:训练有素、充满想象力的大脑,一颗自由慷慨的心和对乐器自如的控制能力。没有几个音乐家能够和谐地具备以上三个素质。这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地,也是我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我们刚才所谈到的这些只是我们钢琴学习者以为自己注意到内心听觉形成过程的狭义理解。说到内心听觉的形成,应该先在内心建立听的意象,那么,首先就应该改正我们听的习惯,“从听众做起,而不是单纯做一个演奏者,应该决心做一个真心的、动感情的听众”,你才能养成严肃倾听的习惯,同时有目的、系统地听,集中注意力听,就像辛丰年先生在他的音乐笔记中曾这样说过:“只有能像一个演员那样驾驭自己的注意力,你才有可能进入角色。”[2]这些也只是刚刚进入内心听觉中外部听觉这个阶段,听音乐并不单纯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听觉活动,当欣赏主体用耳朵听音乐的时候,内心的听觉也总是在不断地帮助他对感官听觉做出判断。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内心听觉它不是外部听觉在内心的纯粹复制,而是在摆脱了外部听觉束缚的同时,音乐内心听觉具备了先导与创造的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内心听觉更强调的是声音在心理上的作用。其次是音乐形象在内心的形成。音乐形象的形成是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对作品音乐内容的分析,将分析后的内容转化为平常可见或可想象的画面(即描写了什么),只有我们准确地分析了音乐的内容,内心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形象,继而音乐形象就在内心形成了。前两个环节其实可以合为一个环节,在整合后我们把它称之为听觉意象。最后是音乐的听觉意象在内心的形成。演奏者就会选择符合自己内心音乐形象需要的音响手段来表现,在演奏时内心会提前听到那些将要奏出的音响,“提前于外化的真实音响对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分寸感做出判断,以便调整自己的演奏动作求得自己满意的声音效果”,内心听觉就由此形成了。通过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为建立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提供认知理解基础。建立内心听觉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分支,音乐心理学中包含了音乐美学等,所以建立音乐审美能力对于建立内心听觉能力可以起到辅助作用。通过训练音乐的记忆力来完善音乐的内心听觉。训练音乐的记忆力可以为建立音乐的内心听觉系统提供提前的听觉意象,可以有效地储存内心听觉需要的音乐材料,指导演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建立钢琴演奏中的内心听觉,这个过程应该是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的,从初学钢琴开始,主动地去培养、建立内心对音乐听觉的想法,并且终身伴随你的艺术学习之路。

  [1]辛丰年.辛丰年音乐笔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王一珊.论内心听觉与器乐的演奏学习[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张宗慧,女,研究生,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大连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