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儿行千里

时间:2023/11/9 作者: 躬耕 热度: 14011
李相峰

  又一次,送儿子出门远行。

  每次送别,都有不舍,都有牵挂,都有无奈,都鼻子酸酸的。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情绪,便强做若无其事、兴高彩烈的样子。但情绪这个东西是无法完全遮掩的,是会传染的;何况父子情深,心有灵犀,我分明看到怅然忧郁的光在他的眼睛里游移了一下,一闪而过。大约他的想法和我一样,不想我心情不好。于是,我们都又高高兴兴地告别。在车站的广场,我们放下行李拥抱一下,都说“再见”;我站在广场上没动,儿子到了进站口处,又把右手的行李交到左手上,挥挥手说:“回去吧!”我依然没走,看着他走进乘车的人流中,直到分辨不出他的背影。

  我忽然就想到了当年父亲送我出外求学的情景。

  三十多年前,我是我们家族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通过高考走出农门的第一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起早摸黑忙忙碌碌,我们兄弟姊妹多,依靠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要养活祖孙三代、十口之家,实属不易!所以,到了冬天农闲季节,又到山里给人开垦山坡地,以求来年换回几升玉米贴补家用,在开垦坡地的同时,再捎带拾两车柴火。可见父亲的劳累之重,正因为如此,父亲的脊梁被早早压弯了!

  我觉得父亲的伟大之处正在这里。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身体的脊梁,但他精神的脊梁却依然顶天立地。如此繁重的生活重担,他和母亲两个人咬牙坚持住,却坚决不让我们兄弟姊妹中断学业。

  我是我们家第一个跨出那片贫瘠的土地的,所以,父亲很高兴。但这时父亲的身体状况很差,肺气肿病日益严重,每次离家远行,母亲在家给我收拾行李,父亲怕我出门走得快,就早早先出门在村外等着,以便能把儿子往远处送送,再多看儿子一眼。我很体谅父亲这种心情,但无法忍住离别的伤感;总是到村口在父亲面前站一会儿,说一声“你回去吧”,然后扭头扬长而去。因为我不能回头,因为我泪流满面,泉涌的泪水砸在村外小路上的尘土里,“噗噗”有声,我更知道父亲的目光正被我的背影拽得老长老长,一直到我翻过山岗,似乎还能感觉到他眼睛的光芒!

  以至于多年之后,我老是想起父亲送我远行的情景,有感于父亲的送别,还写过一首诗叫《送别》:

  拉着您粗砺峻瘦的手

  我呵呵笑着

  装作没事儿一样

  其实很勉强

  一扭头再不回望

  任热泪涌满眼眶

  村外 我

  遠行的背影

  把您的目光

  拽向遥远的山岗

  那佝偻的身影

  和遮在额头张望的手

  已经刻在我的心中

  成为永恒的雕像

  因为不能忘记父亲当年为我送行的情景,今天,我送儿子远行,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每次分别,都有无限的思绪,都有莫名的感动。去年,儿子去武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研究生,分别后,想到家国责任,前程期望,感慨良多,我写了一首诗《送子去武昌》:

  千流万溪出峰岗

  汇通白河奔长江

  子在长江观涌波

  可知那波自故乡

  有子皆望成龙凤

  前程路上有离伤

  长江逐浪气势宏

  源自家山清溪旺

  两代人的送行,只是时代不同而已,那种离别的牵挂和殷切的期望永远都是一样的。而且,儿行千里,不是只有母担忧,父亲也一样会“寒露秋风再相嘱,但将冷暖记心头”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