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心中流淌的长江

时间:2023/11/9 作者: 椰城 热度: 13139
田旎

  一

  从小到大,我一直生长、工作在长江之边,每一天都能听见长江的涛声,也能看到长江的奔流。而且,是长江的乳汁哺育了我,是长江之上的日出日落伴我成长。可以说,长江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渗透到了我的呼吸。

  最初记忆里的长江,是波光粼粼的璀璨。孩提时,我父亲常常会在晴朗的日子里,牵着我去长江边上行走,让我看后浪推前浪的江面,看船帆,看船的螺旋桨铧出的滚滚浪花,看拍击岸边的波涛。

  有时候,我父亲还会在傍晚时分带我到长江之边,看日落染红江面,波涛相互撞击之中,日落在波峰与涛谷之间的起伏、沉醉,十分壮美。也看天空中的月亮如何升起、夏雨如何淋湿天空、江风如何吹拂岸边的秋叶。

  还会看一幅更温馨的画面:一片港湾泊着一叶渔船,轻摇几曲;一张渔网晾晒着,晚霞照临;船家洗菜,一曲炊烟从渔船上升腾,弯向天空;船尾横一条竹竿,衣服在风中飘动……

  曾经,我还跟着父亲在长江里学习游泳,虽有些胆怯,也呛了一口一口的水,但我感觉到了长江的博大、浩荡,也感觉到了长江的亲切与力量。

  当然,看码头更是常有的事。那时候,我家离码头很近,看码头很方便。这座码头伸向了江面,作业场地悬在江面之上,父亲告诉我,这是岸墙式码头。父亲还教我认识了塔式吊、龙门吊、牵引平板车、翻斗车、叉车。现在,从一本本发黄的影集中可以看到,我和父亲的合影大多是在码头上、长江边。有一张照片的画面是父亲抱着我,背景有一艘客船,还有几只江鸥。

  应该说,那时候我对长江的认识很肤浅,也很幼稚,但是,长江对我的启蒙特别深,我的人生开始与长江有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二

  长江,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走来,载着悠悠的历史,展示着磅礴的气势,自西向东奔向东海。长江,也从远古的历史中走进了中国地理,走进了世界地理。

  读书的时候,我正是从地理课本中认识到了长江的分量:横贯中华大地,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约两亿多年的奔流中,悬崖、峭壁、险滩、暗礁从来就没能阻挡,而且,还会感叹长江东去浪千迭的气势。

  我也是从历史课本中知道,与黄河一样,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远古的时候,人类的先民便在长江之边生息,繁衍,敬畏大自然,崇拜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开始创造最初的生产工具、文字、音乐。

  长江也是古战场。三国形成时期,群雄会猎江上,万船竞发,火烧赤壁,在长江上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三国归晋,大将王浚挥师顺江而治,民族英雄祖逖中流击枷,誓言收拾河山。宋代胡虏南侵,儒将虞允文据守长江天险,获得了采石矶大捷。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固守江心的焦山炮台,与侵略者展开激烈的炮战……

  在时间的长河中,春秋战国勾践与夫差之争,产生了一个千古流传的典故;秦末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争霸,演绎了一个双雄对决的传奇故事;元末朱元璋灭群雄,矗立起了一座明朝应天府;清末一场武昌起义,蛇山南麓的红楼更具有了沉雄的气韵……

  古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历史中的铜戈铁矛早已氧化,但那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还在,还在方方正正的文字记载中,还在今人口头的传播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些英雄人物也还在,还在内涵深刻的成语中,还在大众耳闻能详的典故中,关羽、周瑜、杨广、岳飞们名垂千古,草船借箭、一鸣惊人、高山流水、卧薪尝胆们也流传万芳。

  三

  长江也走进了文艺作品,走进了唐诗宋词,走进了中国画。从一些阅读中,我感觉到了长江的涛声里有诗声,有词味,有墨香。

  长江的远景广阔无边,长江的意境雄浑博大。于是,李白从唐朝走向了浩浩的长江。他捧着一壶酒,坐一条扁舟,一边大口大口地喝酒,一边感叹长江两岸壁立高耸的青山,一边大声吟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许多的创作灵感、名诗大多与长江有关,“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便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也是。可以说,李白的诗豪壮奔放,是阔大雄伟的长江给予的。

  李白与孟浩然是至交,也是在长江结成的。一个暖春的一天,这对大诗人登上黄鹤楼以诗作别。孟浩然自襄阳来,之后要到扬州去。李白满诗不说伤怀,满心却是惜别之情。孟浩然诗经纬绵密,骨貌淑清,文采丰萁,也多与长江有关,《舟中晚望》《与诸子登岘山》《洞庭湖寄阎九》《洛下送奚三还扬州》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也是。

  唐代还有许多诗人都与长江发生过生命联系。张若虚的诗空灵飞动,特别是《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江流千万里,月光随波千万里;江流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写的便是长江与明月的天然联系。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掌管文书,官阶不高,诗却是一座山峰,其十卷《长江集》苦吟了三百七十多首诗,十年磨一剑,都是在苦境下写就的。与韩愈交好的张籍也是大诗人,他的诗口语化,却有深远的意味,其《寄远曲》《采莲曲》《牧童曲》《成都曲》曲曲有长江之景,景景有长江之情。

  曾公亮官居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朝政练达典宪,静重镇浮,并辅弼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名振北宋,而诗名比政声也不逊色,《春别曲》便是写长江的代表作:“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苏轼出生于长江流域,长于长江流域,仕于长江流域,诗、词、赋、书、画无所不能,但他的艺术作品大多是长江赐予的。观庐山烟云,他写下了“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的诗句;被贬黄州,他写下了《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书法《洞庭春色赋》丰秀雅逸,《江上帖》端庄圆润,都是为长江而书的;绘画《潇湘竹石图》《偃松图卷》《红梅》简劲,却有掀舞之势,也取材于长江。

  明代也有大诗人,杨慎诗才滚滚,笔力奔放,浓丽婉至。与妻子在长江之边的江陵话别,吟出了一首深挚凄婉的《江陵别内》;往返川滇时夜宿金沙江,写出了“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的诗句;夜宿泸山的时候,又写出了“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的诗作。

  长江云山壮丽,意境浩荡,是历代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明代大画家吴伟有一幅水墨传世之作,名叫《长江万里图》,这是长卷巨制,筒逸苍劲,峰壑毕露;国画大家张大千也作《长江万里图》,他泼墨于近二十米的长卷,让长江滔滔而下,山峦、翠色、云雾、帆船、桥梁、村镇、人家血脉通畅,画面气势恢弘。著名画家吴冠中也创作了油画《长江万里图》,以中国传统的手卷形式展开内容,沿岸的雪域、梯田、神女、山峦、青松、云雾、灯火、列车一起叙事,一起绽放美感。由长航画家群集体创作的中国画《万里长江图》,长150米,是我国有史以来反映长江题材的最长画卷,描绘了从源头到入海口的全貌,分茫茫源头、玉碧金川、巴山蜀水、高峡平湖、极目楚天、浪下三吴、沧海旭日等七个部分,展现了博大精深的长江文明、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奔腾磅礴的气势。

  长江海员出身的著名作家鄢国培对长江怀有特殊的感情,他长期生活在长江、工作在长江,理解长江的风和雨,写下了三部长篇小说《漩流》《巴山月》《沧海浮云》,合称《长江三部曲》。拜读中,我对长江又多了一种了解。

  四

  长江中游的南岸,矗立着三座名楼,即三国时期建造的岳阳楼、黄鹤楼和唐朝建造的滕王阁。名楼借长江出名,长江因名楼而骄傲。我从名楼的身上加深了对长江的认识。

  自古,岳阳就是军事重地,兵家必争。蜀国名将关羽奉命驻守荆州之时,对岳阳也是虎视眈眈。公元215年,东吴名领鲁肃考虑到防御的安全,便建了一座阅军楼,即最早的岳阳楼原型。公元716年,唐廷中书令张说被贬于岳阳后,便在阅军楼旧址上正式建了一座岳阳楼。三百二十多年后,北宋大臣滕子也被贬岳阳,重修岳阳楼,并请大文学家范仲淹题词。于是,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篇光照千秋的《岳阳楼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态度,也是岳阳楼的品质,更是长江和长江儿女传承的一种精神。

  与岳阳楼相似的,是黄鹤楼始建的初衷。公元223年,东吴夺回荆州,蜀汉刘备岂能甘心!于是,东吴在武昌蛇山上建了一座军事瞭望楼,即黄鹤楼的雏形。

  公元653年,为了聚集达官贵人游赏,李世民弟弟李元婴建滕王阁。滕王阁的扬名与王勃相关。王勃是唐代大作家,专门为滕王阁写了一篇散文《滕王阁序》,从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成了人们最熟悉的佳句。滕王阁历经磨难,曾兴废二十八次,但总能保持着一种站立的姿势,总能再现古阁的风姿,规模也是越建越大,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由此,我想,长江“九曲十八弯”,千回百转,总能滚滚东流,勇往直前;长江儿女面对惊涛骇浪,总能同舟奋进,百折不挠。这与滕王阁的意志力、精神力量是相通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