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幸福
■潘玉毅

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是为等你而生的,同样,这个世界也总有一本书是为你而写的。
——题记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没有一样执著的东西是很可悲的。我爱书,因为爱,所以执著。这种执著,从儿时起步。儿时,常坐在月下听外婆讲故事,故事是我最早接触的与“书”搭边的东西;也曾在煤油灯下听母亲唱越剧、念一段浅义的文言白话。日复一日,对“书”的喜爱犹如春日播下的种子,悄悄地开始萌芽与成长。而一些所谓文学常识的东西也在不知不觉中积聚,就像大浪淘沙,在岁月的剥蚀下,尽管有许多被冲刷得无影无踪,但仍有一些会沉淀在脑海里,成为永久的记忆,怎么也抹不去。“腹有诗书气自华”,凭那些幼时的积累,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里念,而我也几度被人戏称为“才子”。说是“才子”,其实愧不敢当,但喜欢书籍,倒是不争的事实。稍大一点,母亲便不许我再看“闲书”,怕耽误了功课。所以我只能把阵地悄悄地转移到被窝里,但还是被母亲逮到过好几回,书也被烧了好几册,然而我依旧死性不改。也是,书籍的魅力那么大,对它的喜爱哪能囚禁得住?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蜗牛不避潮湿、阴暗与孤独,所以能在纷繁杂乱、争执无休的世界里繁衍生息。书籍也是一样,有容乃大。书籍者,包罗万象,什么唐诗宋词、汉赋元曲,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文字里异彩纷呈,只有一个“博大精深”勉强可以形容。我与之初相遇,便如磁铁的南极遇着北极,被深深地吸引了去。那字字珠玑所饱含的满腹经纶,仿佛一笔一划细细勾勒的泼墨山水,让人陶然让人醉。
在我觉得,书籍是一位美人,可以倾人国、覆人城。她的美不在于虚有华裳,而在一颗纯澈纯美的心。她能抚慰人的感伤,平息人的浮躁,也能放飞人的游思,升华人的精神。用徐志摩的话说,对于这样一位美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但人活着总该有所盼头,所以我执著地追求书里的东西,哪怕想要获得美人的芳心只是一种徒劳的痴想,我还是愿意无悔地付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书籍更像是一味毒药,让人沾上了便欲罢不能,如美丽的罂粟花,是很容易上瘾的,一旦沉醉其中,待想要摆脱,便形同让积年的酒鬼戒酒,只是妄想。
可是也有人说,书籍真笨,远不如音乐来得灵便;音乐不需言语,便能飞入千家万户,而书籍缺少这样一对“隐形的翅膀”。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实难苟同。不是书籍没有翅膀,而是我们不曾看见罢了。正如生活中本不缺少美,只是人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书籍之美,正是在于有所附依——负重是一种另类的美,书籍只因为承担起了太多生活的道理,才不能如音乐那么轻灵,但书籍自有它的魅力,它的魅力在于不需要开窗便能让我们看见窗外的紫陌红尘大千世界,在于不需要粮食便能让我们的心时刻都感觉是充实的、饱的,在于即使我们身无一物仍能感觉自己是富足的,更在于透过它,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往往能以实景带虚境,收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句子。其实,人的心灵才是真正的世界,从一朵花中看世界,世界是一朵花;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世界是一粒沙。而书籍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能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心。
诗人汪国真曾写道:“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在我心里,喜欢书籍,就是嫁给幸福。书籍是生活的“皇冠”,生活中有了书籍便有了乐趣。书籍还是文学和涵养的载体,在有书相伴的日子里,即使发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空气里浅吟低唱着书籍的韵味,那氤氲的浓情漫开来,是无端缱绻的幸福在袅袅而舞,它能让人长出双翼,飞翔在畅想的美丽世界里。
我喜欢书籍,但从不与人高谈阔论,用唾沫星子衡量书籍的价值,更不用自己粗鄙的语言和浅陋的见识去污蔑书籍、给书籍蒙羞。我喜欢,我追求,但我追求的方式便如青山守望大海,是沉默而永恒的。我常在静夜里无人时,打开台灯,打开一怀古人或今人的心事,细细地品味,如品一杯上好的香茗。偶尔也兴笔涂鸦,极尽刘伶放浪形骸的本事,学陶潜的自得其乐。在有些人看来,我显得孤僻而不近情理,因为八卦扯淡从没我的参与,喝酒斗殴也看不见我的影子,于是谣言便纷至沓来——恰好应了一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无所谓,“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于愿已足矣!
有书相伴,我别无他求。先人有言,生活是一本书。我狗尾续貂,很想填充一句:书更是一种生活。生活是一本书,因为生活告诉人做人的道理;书是一种生活,因为书里写的本就源于生活。由书而生活,它如一个智者,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茁壮成长,又如一支蜡烛,点亮黑夜里孤寂的心灵;还似一个支点,支撑起我们生命应有的高度。
追求书籍,我就像扑火的飞蛾一样执著,即使力小卑微,注定是被烧成灰烬的结局,但我还是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因为喜欢。喜欢是一种不需要言说的理由。与书籍相识的十几年里,风雨走过,烈日烤过,但我们始终眷守相依、不离不弃,即使在生活的繁芜中偶尔迷失了自己,我的心里依旧有一个地方是留给书籍栖息的。在书籍的熏陶下,我就像个百炼精钢,再多再大的困难也击不倒我。所以,即使有学者说,这是一个文人隐居的时代;即使有朋友说,现在审美只属于没出息的人了;即使现实中安安静静做文章、研究学问的人越来越少,我还是不为所动。我相信书籍,她必能引导着这一代人走出迷途。
在书籍的天空下相遇,鸟不必凤凰,马不必骐骥,只要心诚,便可以做得缪斯的朋友。人生至爱是书籍,只要不放弃,即便是踽踽而行,我们也能走到天的尽头海的边沿。三毛有一句话最打动我:“哪一天我走了,千万记得烧本《石头记》过来。”受她的影响,我愿把书籍锁进心房,把钥匙交给上帝;我愿执著地追求书籍,让她给我的生活添上瑰丽的色彩。我也相信,我与书籍的约会在某一天终将水到渠成;我,终能嫁给幸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