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楼上楼下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山 热度: 15435
李拴平

  “妈,楼下那家投诉咱,前天七点多时,咱的做饭声把他们吵醒了。我就发迷,7点多日头都升老高了,不该做饭吗?这物业传话也不过过脑子!”女儿气呼呼地说。

  “投诉咱?你说7点多?”母亲追问着,挠起了前额,自语着,“让我好好想想。前天?前天是周日呀,周末你们年轻人不是都贪睡到小中午吗?”“咦,我咋把这点忘了。”女儿说。

  又到周日,女儿正在吃饭,手机响了。拿起一看,啪的一声把手机盖在了桌上,身体也弹了起来:“真是蹬鼻子上脸,越来越过分了,这次非找他不可!”没咽下的饭菜随着她的暴怒像爆炸的炮弹屑喷得桌上到处都是。

  正吃饭的母亲被惊得猛一哆嗦。

  “又投诉咱!說是昨晚8点左右,咱屋有脚步声影响他们睡觉了。乖乖,晚上7点天才黑,8点多外面人还乱蹿哩,谁睡了?”

  “先坐下。”母亲在沉思,“咱是否还有没注意到的地方?”母亲有点儿含糊其辞。

  “妈,你咋总爱向自己身上揽错?咱现在一举一动,小心得就恨没生出俩翅膀了,他们还嫌吵,有本事住别墅去。不行,这口气难咽,我找他们去!”

  “多大个事,值得撕破脸伤和气吗?”

  一天,楼道清洁工对刚出门的母亲说:“这么多住户,都没像你家楼下那对小青年,物业明文规定业主不许把垃圾放在楼道里。我已劝告多次,效果也是二月二的煎饼,闲磨(咸馍)!”

  “有这事?”母亲沉思了一下说,“以后他家的垃圾我捎带出去吧。”

  “你们是亲属或是老乡?”

  “都不是。这不费啥事,权当锻炼手脚。”母亲说得很随意。

  第二天母亲来捎带垃圾时,见半敞开的垃圾袋旁,洒了一地的汤汁,墙裙上还凝固着污渍。

  “这天天上班,大人又不在,孩子不容易呀。”面前这场景,让母亲直咂巴嘴。转身上楼拿来擦洗工具,蹲下,先把新洒的污渍一点一点擦净,抹干;然后把抹布覆盖在老渍上,手捂在上面等软化后,再一点一点地擦。这活儿不大可也挺磨人。时而蹲下时而弯腰,母亲忙得满头大汗。

  女儿知道这事后,责备母亲:“对这种不懂事的人,你帮他,也是瞎搭工。”

  母亲摇摇头,轻声说道:“人哪,心都是肉长的!冰棍那样凉,你们吃时不是也一点一点地把它热化了。”

  母亲一直做着分外事。逢周日,母亲还像扭秧歌那样,不停地穿梭于两家门口。一听到有说话声,扭头回家把新烙的馍和用碗扣住的热菜,贴着笑脸送给他们。

  楼下再没垃圾等母亲拎。

  过端午节时,母亲又多缝了两个避蚊的大香囊,屁颠屁颠地送给他们让挂在床头……

  女儿看见了,朝母亲撇撇嘴。

  有天上午,母亲买菜回来,在楼角碰到一女孩手按胸口,双肩抖动,脖子伸出或缩回,不停干呕,嘴巴上滴着涎水,面前是一摊难闻的呕吐物。“哟,这是怎么了孩子?”母亲把菜一扔,慌忙蹲下一手扶女孩肩膀,一手轻轻捶背。女孩缓了口气,撩开盖脸的长发,头无力地斜靠在母亲身上。

  “啊,是你!”母亲认出是楼下那女孩。

  女孩尴尬地苦笑了一下,有气无力地说:“老毛病又犯了。我去请假,没想走到这就吐了。”

  “哦,坚持一下,我扶你去医院。”母亲用袖口沾着女孩下巴上的涎水,用力拽起女孩。

  女孩难受地抽泣起来,母亲轻拍着她说:“你病成这样,咋不快叫老公回来?”

  “我还没结婚呢,父母早去世了,和弟弟一起住。弟去了很远的地方守边。我从小就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听不得一点大的响声。阿姨,给你们家添麻烦了!”女孩苍白的脸上露出了歉意的笑容。

  “孩子,别多想,以后有啥不方便的给我说,咱楼上楼下方便得很。走,我扶你去医院……”

  女孩哇的一声伏在母亲怀里哭了。

  点评:

  小说用的是“误会法”。前面极写作为邻居的女孩的令人有些厌恶的行径,同时一直写老人的宽容和爱护。结尾陡转,写出了女孩是一个守边战士的姐姐,而且有着老毛病,值得同情和尊重。小说同时写了两条线,一条正面写老人的慈爱,一条暗线写女孩的经历,最终,融合在大爱中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