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瓷瓶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山 热度: 13084
杨安中

  村头一隅,我碰见挑着菜筐的二愣:“我说二愣啊,上个礼拜五午休那段时间,你有没有看见贼头贼脑的人溜进我家?”

  “没有。”二愣问,“出什么事了?”

  我说:“家里好好放着的一件贵重东西突然间不见了。”

  “啊!有这事?!”二愣不信,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光天化日的,借他一百个胆也不敢啊!”

  “真的,我不骗你。”我欲哭无泪地诉说着,“前一天我还拿出来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第二天就不见了,那是我花高价买的啊!”

  “真有这事!”二愣在想,“会是谁呢?”

  我说:“估计也是就近村前村后的人。”

  “那你觉得谁最有可能?”二愣问。

  我说:“你二愣是不可能的,其他人不好说。”

  “什么我就不可能,你这看法我不赞成,在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谁都有可能。”二愣说,“你买瓷瓶那天,我不也正巧撞进店铺去,还亲眼看见你付完钱之后把瓷瓶抱走,你忘了?”

  “是呀是呀,你这一说倒让我想起来了。”我说,“你二愣还各发我和店老板一支软中华。”

  “我就說嘛,若怀疑的话,我二愣是重点对象。你说呢?”

  “不不不,你怎么这样说呢。”

  “不是吗?除了店铺的老板,我二愣是第二个知道你不惜重金买走一只瓷瓶的人。”二愣说,“其实我那天也是去买那只碎花瓷瓶,哪想到你杨哥却先我一步买去。你若晚我一步,今天这样不开心的事情或许会发生在我身上。”

  “那也不一定。”

  “难说啊!对了,”二愣又问,“你当时怎么不提醒我一下呢?”

  “提醒你什么?”我问。

  二愣说:“提醒我不要对任何人说你买了这么一只贵重的瓷瓶。”

  “对呀,我就是忽略了这件事。”

  二愣说:“你那天若提醒了我,我是不可能漏嘴说出去的。”

  我问二愣:“除了当铺的老板、你和我三者,你跟谁说过?”

  二愣如实说:“我只跟本村的张李说了,至于张李有没有再跟其他人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见了,真是很倒霉。”

  “报警没有?”二愣问。

  “没有。家里再找找呗。”

  “嗯?你那只脚怎么啦?”见我右脚不对劲,二愣问。

  “不小心扭伤了。唉!倒霉的事总是找着我。”说完,我转身高一脚低一脚地走了。

  在村尾的一棵榕树下,我遇见赶圩回去的张李:“我说张李啊,上个礼拜五午休的那个时间段,你有没有看见鬼鬼祟祟的人溜进我家?”

  “没有。”

  “真的没有?”

  “没有就是没有。”张李问,“发生什么事啊?”

  我说:“一件贵重的东西不见了。”

  “是不是一只碎花瓷瓶不见了?”张李问。

  “是的,正是它。”我问,“这你知道?”

  张李说:“听二愣说的。”

  “他怎么跟你说?”

  “他说他看见你在一家当铺花重金买走一只碎花瓷瓶。”

  “他还说了什么?”

  “没了。”

  “我买走瓷瓶这件事你又跟谁说了?”

  张李如实说:“我只跟村东的德叔、村西的福伯,还有就是村前的孙二嫂和村后的快嘴刘……”

  “什么只跟,这些人还不够多吗?”我用手指点了点,说,“你们这些人也真是,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呢?我买一件东西的消息就凭你们几张嘴一传十、十传百,风一样传得尽人皆知,难怪我的瓷瓶会丢失,都是你们那些嘴给出卖的。”

  “对不起啊,杨哥!”

  “现在跟我说这个有用吗?真是!”

  “那报……报警没有?”张李很关心的样子。

  “没报。”我手一扬,“不报了。”

  张李不解地问:“你就心甘情愿让它石沉大海?”

  “那又能怎样?家里再找找看呗。”说完,我转身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去。

  一路上我在想:这样一折腾,家里那只瓷瓶就安全多了。

  点评:

  小说有两个特点:一是开头设置了悬念,主人的一只贵重的花瓶“丢了”。怎么丢的?后来这个案件怎么破的?都在吸引着读者阅读下去。二是事件虽不大,但发人深思。小说不仅写了众人的心态,反映了集体的一种无意识。结尾写“我”因用这种作假的办法,感到安心了,说明人们生存的艰难,人与人之间的防范与阻隔。微型小说的“以小见大”,可见一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