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文学新样态,网络小说是广义的网络文学门类中最具有网络特性和产业特性的体裁,并且已经形成了从收费阅读到IP转化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当我们在文学语境中提及网络文学时,指的是“在网络上生成和阅读的那些长篇小说”[1]。当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以“网络+小说”的样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即“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中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语言问题退隐幕后,故事和情节的地位显著上升,成为网络小说最重要的叙事要素。一部网络小说能够博得读者和IP开发商的青睐,甚至文本经翻译之后能够在海外传播,都是因为拥有跌宕起伏的、能够激起阅读欲望的故事情节。
对故事的依赖伴随着人类诞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已经模式化为文化母题的古老故事中更隐藏着人类自身的秘密。西方从史诗开始的古典小说过渡到现代之后,故事呈现出被消解的趋势,甚至这也成为文学“进步”的标准之一,故事只在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之中保持着必要的活力。中国有着深远的叙事传统,但随着“先锋文学”等现代叙事的兴起,故事的地位被弱化,以故事为主体的大众小说不被主流文学界重视。直到网络文学兴起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文艺导向被提出,“故事”才重新回到主流话语场内。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形成写事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势成必然”[2],“当下新一代写手和网络文学青年们,热衷于各种故事的创作和交流。”[3]海量的作品证明: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网络小说的发展展示了人类复杂的故事能力和中华民族悠久的故事传统,丰富了已有的故事模式和讲述方式;特别是玄幻、仙侠、穿越、修仙等幻想类作品,通过故事建构起了客观世界和想象世界在虚拟现实中的范型,展现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精神空间。
但是,不同于传统小说发表需要经过编辑审核这个环节,网络小说是没有门槛的写作,宽松的互联网环境使网络写作充满活力,但也使作品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情节“荒谬”的作品,不仅是导致网络文学“泥沙俱下”的重要原因,更让网络小说被贴上了“胡编乱造”的标签;而一些“荒谬”的写法也被效仿,成为创作中的流俗。在网络小说中,什么样的故事是“荒谬”的,并不容易判明——此处的“荒谬”所指,不包括“挖坑不填”,即作者受制于网络小说随写随发的生成模式而导致的故事不能自圆其说或写丢了线索、人物等创作中的“硬伤”,若作者精心而为,这些是能够弥补的,并不是故事结构本身的荒谬。可以归为“荒谬”的,应当是严重缺乏“文学真实性”的小说。——事实上,在“极力表现作者的想象力和注重虚拟性”[4]的网络叙事时代,“文学真实”本身也充满歧义,以玄幻、穿越、仙侠等依靠想象力而不是经验书写的小说来看,如何自证自身的“文学真实性”有极大的难度,但假如故事在想象与真实的逻辑关系中是自洽的,奇幻也并不荒谬。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而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小说里的虚构世界天然与客观现实形成了对应关系,即便是幻想类作品中的虚拟世界也一定在某个角度上折射了客观世界。但是与传统小说相比,网络小说中的虚拟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的距离明显增大,这种虚拟性不仅作为故事发生发展的世界,而且成为作者自我放逐的空间,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这种媒介恰好为中国现代的年轻人在现实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外另外开辟了一个虚拟空间——虚拟的身份、虚拟的性别、虚拟的社区,个人主体意志借助文字创造的‘主神空间’,在‘80后’‘90后’敏锐意识到有年启蒙通话和现实世界的错位后,便成为逃避现实、自我对话以及招待读者客人的主人空间”[5],这个“主神空间”即网络小说中的故事运行空间。为方便表述,分析现有网络小说的类型化方法,区别于诸如军事、历史、商战、爱情、宫斗等以主题划分类别的方式,尝试综合考量小说中世界体系与客观现实的相似程度、故事的运行空间以及叙事目标等因素,大致将网络小说划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创世文”。这类作品脱离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建构一个全新的、有着自身运行规则的虚拟世界,代表类型是玄幻小说。以《龙血战神》(风青阳)为例,小说将时间回溯到上古世纪天地初开的时代,主角龙辰的故事发生在“龙祭大陆”上,龙辰通过父亲遗留的玉佩继承了神龙的精血,成为亿万年来可以号令天下神龙的“祖龙武者”。小说里的“上古世纪”与“龙祭大陆”和人类生存的真实时空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完全是虚构出来的玄幻世界,主角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而是具有异能的特殊角色。又如《巫神纪》(血红)书写“巫”和“巫神”的世界,《武动乾坤》(天蚕土豆)里的故事则发生在“天玄大陆”上。这些小说里的故事世界和角色的创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小说的范畴,作者扮演了一个“创世者”和“封神者”的角色,用虚拟的手法再造了新世界和新物种。
第二类是“现实文”。根据与真实世界和客观逻辑的符合程度,可以分为两种子类型,第一种是“客观现实文”,小说直接书写当下或历史(包括架空历史)上的社会生活,角色是真实的人类,而且人物生活在能够被客观现实世界还原的时空中,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比如网络上大部分爱情、商战、古代或现代言情、历史、军事等类小说。网络上的“客观现实文”是最接近现代传统小说的作品。第二种可以称作“升级现实文”,是人物角色在某种异能或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下,部分超越客观现实,但是人物的主要活动和人生命运基本遵循现实逻辑,故事主要反映历史或现实生活,只不过作者的主观想象使客观规律发生了暂时的变形,变形之后的世界形成了与客观现实相似但又虚拟的空间,被称作“平行世界”,大部分穿越、架空小说是这种方法。《黄金瞳》(打眼)中的小职员庄睿,在遭遇一次意外之后眼睛具有了异能,能够看到古物身上蕴含的历史秘密,他所生活的环境仍然是真实的世界,但每当他动用异能时,即进入了一个虚幻的第二空间;《窃明》里的现代人黄石通过爆炸事件穿越回明朝万历年间,虽然人物的穿越行为是虚构的,但穿越之后的生活仍然是现实世界里的历史叙事。
第三类是“进化文”。小说描写人类自身的进化,通过修炼身心获得能力的异变,从而使主角的生理和精神突破人类的自然属性,成为强者,进入新的人生境界或功术层级。被称作网络玄幻小说“鼻祖”的《诛仙》(萧鼎)从故事情节的设定上看就是一部“进化文”,张小凡接受“大凡般若”真法后就是要行佛道双修、参透生死的习练,从入山修行开始不断经历“打怪升级”,最终打败鬼王拯救了天下苍生;《修真四万年》(卧牛真人)则把现代技术与修真结合起来,设定了多达十二期、每期又分为初、中、高、巅峰四个阶段最后到达大圆满的修士境界。“进化文”与中国传统道教的修行理论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的练级元素是修仙小说的主要桥段。这一方法常常与“创世文”中的玄幻叙事杂糅在一起,使小说呈现复杂的结构和角色体系,但一般而言,“进化文”中主角的目标在于取得自身的永生,或者具备拯救世界的能力,作者的叙事中心在主角的练级上,而“创世文”则立足于建立新的世界(异界),会设置更加明确而完善的世界层级体系。
上述分类方法未必科学和完善,但考察当下的网络文本,大部分作品可以归为三种不同的类别。以虚拟世界为叙事背景的“创世文”和“进化文”是目前网络特性最为明显的小说,其次为“现实文”中的“升级现实文”。无论是“创世文”“进化文”还是“现实文”,小说中的“真”都应当来自于作者以生活为基础运用叙事技巧经过叙事推演的虚构,而且这种推演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违背这些规律,不仅会让小说读起来充满“违和感”,而且会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使小说的故事逻辑出现问题,我们或就可判定为荒谬。
一部城市商战小说,其故事背景是现代都市,人物也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角色。但小说中有一个功能性人物,试图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他的手段是靠自己做梦的异能,常常在梦的指引下去搜罗对方的商业情报,甚至在梦中从真实的北京穿越到真实的深圳。在这部小说中,故事在“客观现实文”和“升级现实文”之间发生了混乱,“穿越”的情节在叙事上缺乏必要性,穿越之后架空的“平行世界”缺失,现实世界里的角色在一个以客观逻辑建构起来的故事里做了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小说失去了文学真实性,这是荒谬之一。
网络上还有一类架空历史小说,将现实世界的背景挪移到历史空间中(或者相反),但是又没有架空历史,没有形成区别于历史空间的“平行世界”,反而确指了历史空间的真实年代,人物身在某个历史时代却过着另外一个时代的生活,形象真假莫辨,故事本身充满荒唐。笔者曾读到过的一部小说,其叙述背景设置为唐朝,角色是李白、杜甫、唐明皇等历史上实有其名的人物,主要故事情节也折射了唐朝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是这些人物说着现代人的语言,生活中使用现代用具,甚至坐着火车旅行。据说这种将现代“架空”为古代的写法已经成为一种“类型流”,但是,这类小说再造的世界与客观世界没有区别,而且在叙述过程中没有经过“升级”的铺垫就将故事整体背景从现代挪移到古代,但是人物却没有随之发生时间上的位移,混淆了“客观现实文”与“创世文”之间的界限,给人“刻舟求剑”的感觉;这类作品还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把一些现代的典章制度和器物移到古代,对读者接受知识产生错误引导。
由于混淆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而导致的荒谬还有一种表现,即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故事逻辑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叙事中的“求真”和现实世界里的“本真”发生冲突,文学虚构出现与真实的历史现实相左的矛盾。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史的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有一位武昌首义的领导人,还有一位我党派往武汉筹组长江局的领导人。就小说本身来说,这两个形象性格鲜明,为小说增色不少。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这样两位领导人,而小说中的人物却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没有任何关系,真实的历史被虚构,虚构的情节篡改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种创作方法是不可取的。
当然,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即便是“创世文”和“进化文”,也一定是以现实为基础进行的虚构;同时,基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文学叙事本身的需要,网络小说大部分是复合类型,比如玄幻小说的情节常常是“创世”与“进化”密不可分,并有“升级现实”的情节。但是复合并不等于客观与虚拟的混合和混淆,区分的方法要看人物角色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假如故事情节在客观现实中运行,则人物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假如是现实的升级或幻想的世界,人物可以有超越现实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只能作用于幻想的世界,不能改变客观规律,反之则会导致荒谬。
除了叙事上的荒谬性,有些小说在主题和价值观表达上也存在荒谬。比如一些关涉风水、算命、相术等题材的小说,无视客观现实生活的现代性,打着解秘、探险、盗墓等的幌子,传播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传导错误的价值观念。
现在网络上的小说犹如恒河沙数,的确存在着不少读者喜爱、质量上乘的佳作,这是我们应当肯定的,但想必诸种荒诞也不仅上述情形。我们常言,网络小说“可以荒诞但不能荒谬”,但面对这些“荒谬”,我们也难以将它们归为文学意义上的“荒诞”。——将“荒诞”这个概念加诸在网络小说身上,本身也是一种“荒谬”:“荒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体现在严肃文学的创作中,西方“荒诞派”最常用,在我国则为“先锋”作家们所钟情,与大众文学基本上没有关联,网络小说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长篇网络小说塑造成“荒诞”的艺术。因此,不宜将“荒诞”这个批评术语应用于网络小说。
想象力是文学的翅膀,但是说到底文学还是源于生活的,完全脱离现实的文学是不存在的,超出客观逻辑、超出主观逻辑想象的书写只会造成小说的“荒谬”,而无助于作品叙事空间的拓展、主题的阐发和格调的提升。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网络小说的故事超出了传统的故事形态,但关于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尚没有完善,如何评判种类繁多、花样迭出的网络小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是作为文学之一种,网络小说并非“天外来客”那样完全不可解,它仍然应该遵守人类对文学最基本的共识和底线。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小说类型和叙事形态,我们不能认同“存在即合理”,更不能用“想象力丰富”这样的评价“一言以蔽之”;网络作家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观照小说的内外逻辑和价值导向,天马行空的同时也该天衣无缝。
注释:
[1]李敬泽:《网络文学:文学自觉与文化自觉》,《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虚实谈》,作家出版社2014年11月版,第12页。
[2]汤哲声主编:《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3]周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4][5]刘克敌主编:《网络文学新论》,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77页,80-81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