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坛诗社”是诞生于屈原故乡湖北秭归县乐平里一个极具特色的民间诗歌组织。“骚坛诗社”经历了元明的草创、明清的兴盛、民国及建国初期的延续以及新时期的复兴四个阶段,中途历经几次间断。“骚坛诗社”从建社以来留下了丰富的诗词作品,给后人留下来了宝贵的财富。“骚坛诗社”的社员们一直以传承屈原文化为己任,坚持用诗歌来传递屈子精神,传承屈子遗风,让“骚坛”成为了承载屈原文化和端午文化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骚坛诗社”自产生延续了六百余年,由文人为主到以农民为主,其间积累了不少历史经验。
如今,在面对社会转型、新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骚坛诗社”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其他文学社团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以“骚坛诗社”为个案,总结成功的历史经验,分析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究文艺社团的创新发展,对当下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社团的发展当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骚坛诗社一脉相承六百年,即使中间经历了曲折停滞也没有消失,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传承优势,其要义在于它具有稳定的精神体系,有历史名人屈原作为助推器,与端午等民俗事象的契合,从而获取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及亦雅亦俗的艺术品位。其成功具有普泛性的借鉴意义。
屈原以及他的作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华,源远流长,却历久弥新。屈原以及他的作品已经沉淀出了稳定的精神价值体系,最为广泛应用的是他的爱国精神、求索精神以及为民精神。除此之外还有面对生活的磨难与艰辛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豁达与洒脱,对现实的一份释然和对理想的一份坚守。一直把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作为必读物的“骚坛诗社”社员们,屈原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审视,屈原的作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骚坛诗社”社员在屈原作品及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下,也形成自身稳定精神体系。
“骚坛诗社”以传承屈原为主线,它因祭祀屈原而生,因爱好诗歌而聚,社员们一起抒怀畅谈,切磋诗艺,尊屈原以“诗祖”,以屈原为信仰,以传承和坚守为己任。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对“骚坛诗社”的推动力也是巨大的。首先是屈原的诗风人格激发了骚坛诗人们旷日持久的创作热情,社员们对屈原的崇敬在乐平里尤其坚定,“骚坛”是一种神圣而坚定的信念,人们为能够生活在屈原的故里而骄傲。“骚坛诗社”现如今留有为屈原创作的诗作数不胜数。二是屈原的名人效应助推“骚坛诗社”的发展。随着屈原精神的广泛传诵,诗社也就不断扩大影响。屈原的名人效应提升了“骚坛诗社”的知名度,引领带动“骚坛诗社”的持续发展。
“骚坛诗社”早期都是一群爱好诗歌的人聚在屈原庙前,拿出自己所做的诗稿,彼此交流学习,以乐平里为中心向周围传播的传统模式范围小且局限。然而“骚坛诗社”的诗会活动自改革开放后已成为湖北省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一部分,“骚坛诗社”与端午节的契合,是“骚坛诗社”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影响力的机遇。举办的诗歌盛会是全国性的诗歌交流平台,提供给诗人们更多更大的创作展示平台,同时活动广邀了来自全国各地著名诗人,精英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碰撞,对“骚坛诗社”来说是提升和发展。
至今“骚坛”已举办诗会三十余次,邀请全国各地的诗人名家,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脱颖而出,诗会活动也成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宜昌举办的端午诗会更是聚集全国各地关于纪念屈原、端午的诗歌作品,进一步增强了屈原故里“诗”的情结。2005年中国诗歌万里行在秭归启动拉开了一场全国性的诗歌活动,自2007年起举办的“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自2014年举办的两年一届的“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典礼暨端午诗会,“诗在民间”端午诗会以及2016年举办的“诗意宜昌·致远方”端午诗会等等活动让诗歌融入生活,同时让生活更加诗意化。宜昌在2014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骚坛诗社”也成为“诗歌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秭归及宜昌的城市文化特色。
“骚坛诗社”另一大特色在于“农民本色”。该社获得了“中国第一农民诗社”的美誉,农民是诗社的主体。诗词歌赋本是一种雅文化,是文人志士用来述怀明志、表达情感,但其实诗歌从来就未曾局限于文人骚客,平民百姓也能创造出富于地方生活情趣的诗作,而具有地域特色的事物通常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在“骚坛诗社”的作品中,地域风情得到了“雅”的丰富与升华,无论是巴楚地区的民俗风情还是骚坛社员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骚坛”诗人的笔下都被赋予了诗意,但无论是从诗的语言还是其表现形式又有形无形地透露着乡土性与地域性。
“骚坛诗社”的社员们大都拥有双重身份,不仅有着高雅的诗人身份,也有着地道的农民身份。民国及建国初的延续阶段以及1982年“骚坛”复社之后的复兴阶段,“骚坛”成员集中于乐平里当地的农民,他们大都生活清贫而简单,需要靠务农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日常忙于躬耕农田,写诗作词只是他们农忙之余的闲情逸致。而他们也一直坚持用农民的身份去创作,常以“泥巴腿子诗人”“乡村野夫”来自称,乐于以农民身份来创作,乐于将“骚坛诗社”称为“农民诗社”,也乐于去呈现具有乡土性和地域性的事物,在他们看来“诗就在民间”。这也是骚坛诗社无论是作为诗歌社团还是民间文学社团的个性所在。
一个社团的个性是它能够独立并长期存在的基础,“骚坛诗社”因弘扬屈原精神而又深深扎根于民间形成了“诗在民间”的鲜明个性。“骚坛诗社”作为民间文学社团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社员们能够一直坚守并传承建社的初心和社团的灵魂,一直忠贞不渝地守护着“骚坛诗社”的本质,善于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来拓展社团的展示平台和发展道路,在平凡的劳动生活中不断彰显文学的追求与魅力,这些也正是值得其他文学社团学习和借鉴的。
二
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团通常也能够稳定发展,但在面临社会剧变时,则需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求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骚坛诗社”当前所面临的是民间文学艺术社团普遍面临的问题:生活方式巨变、文化传承断层、外来文化冲击等等。首先,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耕不再是人们满足温饱生活的唯一方式。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连接了整个世界,扩展了文化空间,让全球各种文化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但是外来文化频频引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骚坛诗社”如今面临的文化断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承人的断层,“骚坛诗社”所在的秭归乐平里村,大部分的年轻人选择出去之后就不会再回来,即使有不少的诗歌爱好者,也很难能承担起传承“骚坛诗社”的责任;二是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外来文化的冲突,新鲜事物的出现让更多人把注意力集中于接收和学习,“骚坛诗社”以古体诗创作为主,而大部分人对于古体诗的认知还停留在曾经背诵的小学初中高中课本里;三是传承方式的变化,中国一直讲究“言传身教”,要用言语讲解教导,还要以行动示范。中国许多的民间技艺、风俗文化也都是自幼师承,靠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而来的,“骚坛诗社”亦是如此。但如今,文字可以替代语言,电子设备也可以记录语言,虽然传承的方式方便快捷了许多,却缺少了情感与温度。文化断层的现象是一把双刃剑,它让“骚坛诗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有消亡的危险,但就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险境中也为“骚坛诗社”的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实现“骚坛诗社”的创新发展需要内外齐头并进,既要从“骚坛诗社”本身谋创新之路,也要借助外在的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将社团的形象推广出去。从“骚坛诗社”社团内部来看,创新社团形象主要是为骚坛注入新鲜血液,吸纳更多新的诗歌体裁,创作更多贴合时代与现实的新诗作,培育新的传承人。只有“骚坛诗社”内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骚坛诗社”一直以古体诗作为主要的创作模式,古体诗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一度有着很高的地位,但五四运动前后,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以白话俗语作为基本语言的新诗出现,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即便一部分以古体诗的形式出现,但旧诗的格律、字句的长短、语言都有了新变化。伴随着新诗逐渐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并在社会上的广泛运用,旧体诗也越来越边缘化。“骚坛诗社”的诗词作品中也有一部分白话诗,1990年,骚坛诗社专门整理出一本社员白话诗集。
这株玉米苗
徐正端
这株玉米苗,它使劲吮吸雨露,争夺肥料。
它——,颜色分外绿,苗株格外高。
到了秋收的季节,不结玉米,仅生一个灰包。
民族振兴在教育
徐宏沂
红花开,山鸟啼,义务教育九年期。
乡统筹,村集资,不求索取育后裔。
语数英,政史地,全面发展德智体。
抓经济,讲效益,民族振兴在教育。
这两首骚坛社员的白话诗内容简单,通俗易懂,相较于骚坛古体诗语言更加口语化,通读下来,很上口也很押韵,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都一目了然。在诗歌结构上,没有了古体七律、五律所严格遵守的诗词韵律与结构规范,从而给人更贴近生活的感觉,加上农民诗人所自带的乡土性让骚坛的白话诗更接地气。第一首诗十分生活化,语言也十分通俗,农民身份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农民诗人徐正端满怀期待等待自己的作物长出果实,结果玉米仅生出一个灰包,玉米长灰包是一种常见病害,在诗的结尾既带有一丝无奈,又带有一丝诙谐。第二首诗在第一遍通读下来的时候就有很深的印象,就像小时候唱的童谣一般,有韵律有节奏,而且丝毫没有绕口的感觉,但也因此会给人一种喊口号的感觉。
两首诗应该是在骚坛诗人对新诗的探索阶段创作出来的,在诗体、结构、语言上都有了创新与改变,但少了旧体诗的形式和语言让骚坛的诗词作品更加偏向“俗”文化,骚坛诗社虽然已经转型成为农民诗社,但是骚坛诗人们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恢弘的精神世界,创新诗体已经是创新骚坛社团形象踏出的第一步,相信在未来骚坛诗社也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诗作。
骚坛诗中有不少是描绘日常现实生活,感叹时代发展的,但现实生活与时代发展往往都是分开的,现实生活集中于日常生活的小事,时代发展则集中于大概念。现实生活是文学作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来源,而现实生活都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往往一件生活小事能够映射出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更何况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每一天的生活都在发生改变。骚坛作品应该融入更多贴近现实、贴近时代的诗作,以小观大,以小人物观大世界,以小事情观大发展。
从外部来看,创新骚坛形象需要充分借助学校、政府、网络等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借助学校培育传承人,借助政府扶持拓宽发展空间,借助网络新兴媒体提升骚坛影响力。
面对着新秀稀罕的境遇,骚坛诗社的传承受到挑战。在屈原故里,人们其实有着良好的诗歌基因和诗歌氛围,从小就有学诗、吟诗、作诗的习惯。以前学习写诗,就如同学习一门手艺活儿,拜师学艺,跟着师傅每天学每天练,从读诗到读懂诗到读透诗再到自己写诗是一段日积月累的沉淀过程。现如今所有的学习都集中到校园之中,诗词的学习也只是繁重学业中的冰山一角,但一些学写诗的好苗子也都汇聚到学校里,所以骚坛的传承需要扎根于校园。借助学校的平台,利用学校课间活动习读屈原作品,培养诗的韵律感;利用校园的醒目墙壁、空地,用图绘、文字等方式演绎屈原;端午节举办诗歌班会,朗诵屈原作品;制作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学习中培养青年一代诗的悟性,这是“骚坛诗社”对新人的期望。
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对于骚坛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保护作用;二是推动作用。1982年复社以后受到政府的关注与扶持,开始系统地对“骚坛诗社”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考证、调查、整理、归类,而“骚坛诗社”的社员将自己所珍存的诗稿,重新抄录,然后交给了秭归县文联,如今,秭归县文联对于“骚坛诗社”诗稿的存档是最为系统全面的。其次政府的引导推动有助于“骚坛诗社”克服自身的局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可以为诗人的创作提供条件,为诗作的传播搭建平台,如从临时搭台的诗会活动逐渐扩展到秭归县官方举办的端午骚坛诗会,进一步拓宽至由文化部和湖北省政府主办的宜昌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骚坛诗社”活动的平台不断提升,知名度也不断扩大。诗社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提升格局与眼界,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借助政府的支持,“骚坛诗社”稳定了基础,也拓宽了对外发展空间。
骚坛诗社是农耕社会的文化产物,随着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诗社的生存土壤也相继发生改变,诗社也面临着新与旧的交替。传统诗歌的逐渐边缘化也让以古诗词为主要创作形式的“骚坛诗社”面临巨大挑战。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但也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便捷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是充分利用新兴传播媒介提升社团影响力,对社团内容、形式等辩证取舍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借助互联网,“骚坛诗社”可以利用电子文档将文字版转换成电子版,也可利用云端进行网络备份,利用大数据作整理归纳,也可通过网络传播媒介推广“骚坛诗社”影响力。
新时代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推动民间社团的创新发展,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给民间社团注入新的血液,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注释:
[1][2]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秭归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社员白话诗集》2007年版,第23页,5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