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点亮心灯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7189
王艳
  

父亲的熏陶

徐州有句俗话,叫“没有熏不黑的锅屋。”意思是说新盖的锅屋(厨房),无论墙有多白,日子久了,也会被油烟熏黑。言外之意是说,只要长时间地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其有某种改变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曾把“熏锅屋”的方法拿来指导学生学语文。
  执教《马背上的小红军》时,他问:“那位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连读两遍,还有七八个学生没找出来。于老师就说,再读。三遍过后,下面终于小手如林,于老师夸奖学生自己读懂了课文。
  接下来,于老师又让学生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并把自己的理解、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时,学生又进行了声情并茂地朗读。有的学生读着读着竟流泪了。
  然后,他请大家逐段朗读,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学生读到第二节时,于老师点拨道:“大家注意,看人家的提示语写得多么精彩!再细细读读,读进去、记住了,你写对话时,也就会写提示语了。”学生在于老师的指点下,又去读、去写。
  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于老师又抛了个问题:“陈赓为什么说他对不住这位小红军?他会怎样责备自己?又会怎么做?”他请同学们再接着写下去。最后他又让学生进行互相批改。
  一节课,就这样读完了写,写完了评,评完了改。如此反复,取长补短。那节大课下来,人均写出了200多字,写得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当时,有许多老师在现场听课。下课后,有老师质疑:这就是阅读教学?苏教版主编张庆老师肯定地回答:“这是真正的的阅读课。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就这样节节读,课课练,锅屋岂有熏不黑的道理?”
  于老师教语文就像在“熏锅屋”。他说语文是个慢功夫,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下苦功夫去读去背去写,而不是一课一课地去讲,去条分缕析。他说,如果不认同,就反过来想想自己,你自己的读、写能力是哪儿来的?是教你的老师讲出来的?不是,是你自己在大量的、长期的读与写的实践中形成的。
  想想于老师的的话,似乎有道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也曾熏到了我的语文。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曾做过几年民办教师。先是父亲在学校教课,母亲嫁过来之后,父亲已经到大队当民兵营长,母亲便接替父亲在学校继续教学。后来,父亲干了大半辈子会计,母亲因为要了第三胎,便回家务农了。
  父亲今年虚岁七十。他爱好十分广泛,会拉二胡、弹琵琶,喜欢京剧、柳琴、电影,爱好画画、书法,毛笔字写得很好。村里有红白喜事经常请他去当“外柜”。他还曾经编过剧、演话剧。夏日夜晚,清风徐来,夜朗月明。吃罢晚饭,闲来无事,我们一家人常在门口纳凉。这时,父亲便会搬把大椅子坐下,跷起二郎腿,或操起二胡,或手挥琵琶、或横吹竹笛,引得左邻右舍都围拢来。父亲的多才多艺,加上母亲的善良好客,自此,我们家就成了人场子,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家里依然是人场,甚至更甚之。下象棋的、玩麻将的,打扑克牌的,十二点左右上门,下午五点准时结束,寒冬酷夏,雷打不动。来来往往,出入自由。几度成为村上一条独有的风景线。
  父亲尤其喜欢看书。自从我记事起,家里的柜上、床头、桌边,到处是父亲的书。印象中,《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薛刚反唐》《镀金时代》《牛氓》《故事会》《故事林》等中外大部头、小画书都有,满满两口袋还多。可惜后来母亲嫌占地方、招老鼠,都给卖了,不然,到现在,该是多么珍贵的资料。
  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小学四年级起,我也喜欢上了阅读。经常逮着好书就不放过,甚至蹲得脚麻腿酸。那时看得最多的是琼瑶小说和武侠小说。当然,也看《薛刚反唐》和《呼延和兵》等和历史相关的书。傍晚,父亲下班回来,我常偷父亲的大部书看。他那辆“永久”牌大架自行车车把上的黑提包里总有看不完的书吸引着我的目光。只要找不到书,父亲准会喊道:“小艳,拿我的书了吗?”“拿了,我看看就给您!”我们家还经常放《罗成算卦》《穆桂英挂帅》《卷席筒》《王小赶脚》《唱面叶》《张郎与丁香》等戏曲、柳琴和大鼓。它们让我的思绪插上想象的翅膀,朝着文学殿堂飞翔、飞翔……
  现在想来,我对语文的喜爱就是得益于那个时候受到的启蒙,然后,在中师、教书,一路“熏”起来。
  “熏锅屋”果然有道理!
  没有熏不黑的锅屋,没有学不好的语文。开学后,我也好好“熏熏”我的那帮弟子们,熏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婆婆来了

婆婆来了。给我们带了两桶自家花生榨的花生油。婆婆想得真周到。
  当我下午从同学家烧纸回来,婆婆正和先生、羽宝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你家暖气热乎,我上你家来洗澡!”婆婆笑迎着我说。“嗯,是的,妈。我家地暖温度高!”拿起前几天买的榨汁杯,我边说边给婆婆榨了一杯苹果汁。记得婆婆以前说过,因为怕凉,又没有牙了,从秋天到现在几乎没吃过水果。所以,临时决定把这款简单、实用的榨汁杯送给婆婆。“妈,给你也买一个吧,你看多方便,四十秒就能喝上果汁了。”要是在以前,她老人家肯定会摆着手拒绝的。这次并没有,只问了句多少钱。我告诉她不贵,婆婆便不作声了。我知道,婆婆这是接受了。于是立即下单又订了一个。
  聊天时,婆婆跟我讲右脚大拇脚趾上长了个疙瘩,走路多了就疼。平时,自己有个小病小秧的,我从来不在意。却听不得父母说哪儿哪儿疼,尤其对于没有女儿、只有俩儿子的婆婆来说,只要她说疼,我一准会带上她去医院。这次也不例外,我一听,立刻让她脱了袜子。一看,原来大拇脚趾有些变形,与二拇脚趾紧密地贴着,连一点缝隙都没有。这样走起路来不磨脚才怪呢!于是当场就和先生决定第二天带婆婆去医院检查检查。婆婆不当回事,说啥也不愿意去。
  晚上,婆婆洗完澡,看她不停地在锤颈椎。我知道,老人家的脖子又疼了。便喊道:“妈,我给你贴两帖黑膏药吧,前天才买的,贴上热乎乎的,特别舒服!”“行!”婆婆欣然接受。拿了两帖贴在婆婆的颈椎处,对她说,如果受不了,就喊我给揭掉。婆婆欢欢喜喜地睡觉去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便和张先生把婆婆“绑”到了仁慈医院。
  经过医生及院长诊断,说婆婆脚上的疙瘩是有一块骨头变形导致的,具体的医学术语我们也不懂。医生建议做个微创手术,打三个小孔,将软组织切除一部分,把大拇脚趾“复位”,住院两周,两个月左右就能长好了。一听说要花一万多动手术,婆婆说什么也不愿意。我和张先生商量后决定先顺着她的意,等疫情过去了,再去做手术。
  什么叫孝顺?孝顺,孝顺,顺着才叫孝。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饱、穿暖、还要关注老人的心灵和精神,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做老人所需,顺老人心意。这,才是真正的孝顺老人。

以爱为媒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曾经教过很多届学生。很多学生随着时间渐渐淡出了生命的视线。可是,有个吴姓女孩儿,如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常挂在我生命的心田。
  记忆中,女孩自私、任性、霸道、特爱生气。凡事不能吃半点亏,丁点大的事就和身边的人斤斤计较,在同学中的人缘极差。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对她满肚子意见,三天两头到我这儿告状。
  也许从小受到爸爸的宠爱,使得她每天都会带五、六块的零花钱,整天就知道吃零食,并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作业常常是高兴就交,不高兴就说没听清、忘写了之类的话来应付。当时,所有科任老师,都把她当成小太妹。面对这个不求上进的女孩,真是说不得,又打不得。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提起她,我就头大。然而,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和态度。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一天中午,有同学告诉我女孩儿不知什么原因正趴在座位上放声大哭,我连忙丢下手里正批改的作业,跑去询问。经过反复追问,她才语无伦次地告诉我她妈妈和爸爸吵架,生气离家出走了。我安慰她大人的事,让大人自己处理,小孩子先顾好自己的学习。
  后来的一天早读,我发现吴同学无精打采地趴在座位上有口无心地读书,我轻轻地问了句:“你妈妈回来了吗?”她的脸“唰”得一下涨得通红,一声不吭。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哽咽着说:“没有。听俺叔说,俺妈不要我了。”我的心弦像被什么“弹”了一下,跃起八丈高。真是个可怜的娃儿。我强笑着安慰她:“怎么可能呢?天下母亲哪有不要自己孩子的,放心吧,你妈还在气头上,等消了气自然会回来的。别胡思乱想了,赶紧读书吧!”“你要好好表现,等你妈妈回来后,她一定会很高兴的。”“真的吗?”她疑惑地眼神向我质疑道。我定定地看了她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也许是她想通了,也许她想用读书忘记自己的烦恼,居然听话地读起书来。
  自此,同样身为一个女孩儿母亲的我,便对这个暂时失去母爱的女孩有了一份发自内心的特别牵挂:早读来晚了,我便派学生到她家去叫她;衣服脏了,我便催促她换下;头上、身上有味了,我就让她去洗澡;发烧感冒了,我便给她倒上一杯滚热的纯净水。学习上更不用说了,作业错了,我便把她叫到我跟前耐心地指出并让其订正;不懂的地方单把她留下“开小灶”……有一次,不讲卫生的她头上生了虱子,我知道后买了灭虱药递到她手里让她洗,现在一提到这事,我还感觉头上痒得如“虱”在爬………
  日子一天天从眼前流逝,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女孩儿悄悄地成长着、变化着:下课了,别的孩子都出去玩,她一反常态,在座位上写着、算着;上课时,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专注;自习课上,再也不见她“张牙舞爪”地在班里横了;作业纸上干净整洁得简直判若两人;放学了,别的孩子都走了,离家近的她主动留下帮忙打扫教室……尤其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的是对同学不再那么计较,谁需要双面胶,她一路小跑地递到人家手里,谁的钢笔没水了,又是她第一个把自己的“墨水”拿出来与人分享,当听到别人的一声“谢谢”时竟会脸红,甚至改掉了吃零食的不良习惯。面对吴同学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我是看在眼里,笑在心中,甘之如饴。
  令我惊喜的还在后面呢!“三八”妇女节前一天,依照惯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为母亲做件事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的实践性作业。节日当天晚上,窗外,漆黑一片。我在明亮的灯光下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忽然,从女孩儿的《补充习题》里滑落一张卡纸,我拾起一看,竟是这孩子做的一张卡片,上面画了个大大的“心”形,周围用彩笔画了许多花花草草,端端正正地写着:“亲爱的王老师,您好!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别的同学都能为妈妈做一件事,可我至今都不知道我妈妈在哪儿。我想到了你,这些日子里,你关心我、帮助我、不嫌弃我,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疼爱我,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会记在心里一辈子。以前我做了许多错事,惹你生气了,让你费了不少心,请你原谅!真想叫你一声妈妈………”看到这儿,我既感动又兴奋,幸福的眼泪夺眶而出,为女孩儿的懂事,为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在随后的期中考试中,女孩儿竟考了99 分,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毕业前的六一儿童节上,她朗诵的《明天,我们毕业》,让我的心再次感动。用桌椅搭起的简单而温馨的舞台、优美的音乐,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在泪眼模糊的对视中,浓浓的师生情谊在台上台下,在彼此的心中静静地流淌……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我是真的走进这个女孩儿的心里了。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作为师者,首先要在师生间搭建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更是精辟地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唯独我们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我们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这个特殊的女孩儿,我以爱心为媒,倾注真情,用心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及思想上给予帮助,让她感到老师的尊重、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她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女孩儿只是许许多多的问题女孩中的一员,愿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携起手来,以爱为媒,真心浇灌幼苗,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者的关爱之中,托举起明天的太阳!

最好的点灯人

周日,上网浏览,看到一篇帖子,说的是一个家庭的好与不好大多数因素取决于母亲。我就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她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开明、开通,有主见,更有远见。她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在上个世纪那个物质匮乏、知识不受待见的八十年代,在我们那个重男轻女的王氏家族里,她不辞劳苦、忍饥挨饿,更不顾邻里乡亲的冷嘲热讽,一门心思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学——无论是宝贝一样的男孩子,还是被长辈视为赔钱的丫头片子。母亲曾坚定而明确告诉我们:“只要你们愿意上学,能上到什么时候就供到什么时候,砸锅卖铁也供。”
  在她的教育影响之下,我们姐弟三人都很懂事孝顺,独立自强,好学上进,全部受到了中等及以上教育。妹妹上的是大专,考取了扬州水利学院土木工程,并选修了监理专业,是个双专生,再后来又自修了本科的造价师,现在是扬州建设集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弟弟上的是中专,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遗憾的是毕业那年正好是2002年,国家不再分配工作,所以没有编制。不过,他也挺努力上进的,自己在网上找了劳务输出公司,应聘成功,最近几年一直在国外打工,在公司负责采购、做账。中师毕业以后,我也没停止进步,考大专、考本科,还幸运地拿到了学士学位。
  要知道,在二十几年前,一个农村家庭的所有孩子都能上学,都能受到中高等教育的,真的是少之又少。算上我们家,我们一个生产队也就只有两家。
  现在想来,我们姐弟三个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全是母亲的功劳,全是缘于母亲当年的胆识和远见。如今,虽已过不惑之年,我依然不会停止努力的脚步,因为我知道,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一个家庭的好与不好大多数因素取决于母亲。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孩子能否自立、有出息,也取决于母亲。我的母亲,就是我们姐弟仨的点灯人,她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担起自己的责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去点亮孩子前行之路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