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品味《热土》的情怀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3250
漠风
  
  我认识马庭宝有许多年头了,缘来缘去结下“把玩文字”的交情。他是支援新疆建设者的后辈二代,是土生土长的吐鲁番人,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已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几十年来,马庭宝从事过很多工作,现在吐鲁番市文联就职。他喜好读书、字画和收藏。多年的文章和书法磨炼,自然修身养成了“学识足,聚仙气。用笔巧,无燥气。入古帖,脱俗气。格调高,有雅气。”的文人性情。他的这些爱好也许是他少年的梦想。他心气十足,在自家屋里筑起一个“爱巢”——高昌书院。看来这区区之愿,夙夜梦寐,尽心所为呀。他很有意味地说,文化育家,也滋养人。俗话说,书读得多了,就想写书。这些年,他默默地收集资料,梳理成长岁月美好的记忆,用真情朴实的语言撰写出一部厚重的《热土》。这本书出版是作者辛勤耕耘的果实,也是吐鲁番文化一颗丰收的硕果,很值得称赞。
  《热土》,作者这样描写:“热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长期生活过的或有深厚感情的地方,过去称作故土。”这本书是作者生活和文化的沉积而勃发,是对这片土地情感的表白。新疆作协主席董立勃在这本书序言的结束语说:“这本书既有令人难以忘怀的过去,也有绚丽多彩的现在,既涵盖了吐鲁番那些令人神往、惊叹的风景,也有沉积丰厚的人文情怀,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董立勃的评语,精辟地道出这本书的真情实感和朴实无华的品味。在此,我不敢多言多语,激扬文字,只是欣赏和品味这本书的情怀和书香。
  吐鲁番是一个最热的地方,是一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是一片人杰地灵,情深义重的热土。我刚拿到这本书,一下进入眼帘的是那赤红热烈的书名。这个书名很有诗意地涵盖了这片土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怀。《热土》是一本散文集,这本书为三卷式,辑录文章45篇,图文并茂。卷一“古老的家乡”,作者独特的视角记述展现了吐鲁番的古代文明。吐鲁番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重镇,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处,是中国旅游胜地。卷二“难忘的记忆”,作者切身感动怀念和回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卷三“永远的情结”,作者倾注了家乡“风土-人情”的真情感怀,回忆了他成长的心路历程。三卷既独立又连根共树,身心浑然一体。一篇篇文章相得益彰链接凝结成一个“土”字,一个个故事平铺直叙链接凝结成一个“情”字。
  全书开卷第一篇文章“行走在车师古道”,记述了作者一次探寻车师古道的经历。这条道是由吐鲁番市向北穿越天山进入吉木萨尔县的古道。这是一篇纪事随笔,引人入胜。作者一路记述大山白云、冰川达坂、雪水雪莲和绿草松树,一路讲述古道的历史故事。读者随着车师古道不知不觉穿越时空,进入吐鲁番古老的家乡。在历史的长河里,吐鲁番出现过车师国,狐胡国和高昌王国,是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片热土。作者凝视这片热土的历史天空,广征博引大量的史料,简约记述人类的吐鲁番,古老的家乡。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篇篇文章是经历了一次次探寻仿古。“昨夜的高昌城”“复活的柳中城”“消失的王城”“风吹雨打赤亭口”……清晰地链接出吐鲁番的历史脉络,又深重地表达出对家乡的历史感怀。作者或感慨一段文明的灿烂,或吟叹一座古城的盛衰,或沉思人类文化的遗产。“昨夜的高昌城”这样写道“我只好坐在空旷的城中叹息:高昌漫漫丝绸路,金碧辉煌照古都。人去城芜君不见,恒残壁断显凹凸。”2014年,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者用文人的视角情调为这片热土自豪而吟唱。
  吐鲁番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名人名士。作者在卷二里没有追述古人的遗迹,而是用真情纪念和回忆身边的人和事。人物里有国家领导人,有国家工程院院士,有葡萄专家,有朴实的农民,还有可爱的博士儿子……作者记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关怀吐鲁番留下的身影和足迹;记述了一个农民铁木尔·达瓦买提从托克逊县一步步走上国家领导人的人生道路。国家工程院院士吴明珠,葡萄专家李志超。他们为吐鲁番的甜瓜和葡萄栽培付出了一生情怀。这几个人物是很值得吐鲁番各族人民爱戴和敬仰的。“王老的吐鲁番情”这样记述:“1953年5月,他以一个普通社员的身份,来到吐鲁番县五星公社七队和社员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生活了半个月。”“从吐鲁番走出来的工程院士”作者感言:“夜深人静,我在翻阅关于吴老厚厚的资料时难以入眠,深深体会到,在这片热土上,哈密瓜的甘甜,来自汗水,来自心血,来自辛勤,来自老一辈做出的种种牺牲。”作者怀着一颗爱戴崇敬之心用较大的篇幅主要记述人物的平凡事迹,字里行间闪耀着人物的伟大胸怀。“我的朋友亚森”记述了他与一个维吾尔族农民的友情。表达了吐鲁番各族干部与农民的情感和各族人民团结的美好情景。“给老爸的微信”作者用儿子成熟的心声表述了父子的语重情深。“现在我在南京读研,闲来想念老爸老妈,记得有一件事把老爸惹怒了,呵呵,整条微信发给老爸。”这篇文章虽然记述了父子之间一些琐事,但是充满了感恩之情,听到一个父亲欣慰的心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人人都爱家乡,离开家乡人都怀有一份乡愁。作者是一棵生长在家乡的葡萄树。他守望着这片热情的土地。作者在卷三里从寄情山水到生活收获的季节,是一条心灵流淌的主线。作者的眼里,不是寄情山水,倒是山水有情。“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样描述:“今天的火焰山好似一头雄狮从晨梦中醒来,抖落了身上的尘土,显得更加清晰。”“幽静的大旱沟”是茫茫大漠中一幅绿草碧水画卷,“沟深曲径疑无路,绿意如潮似泻湖,碧浪蜿蜒冲裂谷,泉清柳绿映石屋。”“风的节日”“风城百里怪石林”“醉美葡萄沟”……是作者家乡情感里一幅幅永远的画卷,是母亲情怀永恒的味道。“热土”和“我与葡萄一起成长”是全书“土”与“情”的凝神之作。“热土”是作者纪念父辈的一块丰碑。平凡的故事里深深表述了这一代人不平凡的情感和精神。他们的情感和精神流淌在这片热土里,流淌在两代人的血液里。文章最后一段情深意长“不管怎样,我要为他们歌唱,为他们书写,为他们树碑,让后人记得他们的激情、艰辛、善良、奉献和平凡。”“我与葡萄一起成长”是作者记述与家乡葡萄一生的情缘。我心间的葡萄,生活中的葡萄,文化里的葡萄记述了家乡葡萄成长的历程,描述了葡萄成长在作者心里的情感,描述了作者成长收获果实的喜悦。
  这本书文章排列布局有序,散淡清雅,主次有度,主线贯穿始终。“土”与“情”主题突出,既表现了家乡特色,又倾注了家乡情感。文字表述也是朴实的“土”与“情”风格,不刻意不煽情,底蕴深厚,自然流畅。文如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热土》实至名归,是作者一部全心力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