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花谢花开。除了在斋月期间有个别拉面馆歇业外,其他阿爸、阿娘和小哥们一如既往地经营着小店。孩子们接受着一二线城市的高质量教育,倒也不错。直到一场特殊疫情的到来,给每个城市悄悄地按下了暂停键。病毒面前,市民难,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更难。他们代代流传着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店面为家,夜晚蜗居在城市最便宜的出租房里,匆匆对付四五个小时又开始第二天的忙碌。这场疫情让他们不得不暂停营业。疫情在武汉暴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方城市疫情蔓延,相继有疑似病例被确诊。面对病毒强大的传染力,市民恐慌实属正常,年过耄耋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提出了居家不外出的建议。
病毒肆虐的紧要关头,一幕幕生死离别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难言的心酸。继钟南山院士抵达武汉后,李兰娟院士团队紧随其后,直奔抗疫一线。全国各地也纷纷吹响集结号,一支支医疗队伍前往武汉驰援。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牢记使命定位,稳固抗疫大后方。在这些奔忙劳碌的身影中,头戴白顶帽的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来,武汉封城后,留守在务工点的拉面馆工作人员并没有闭店,他们挥起有力的双手,为抗击疫情一线人员免费提供拉面和茶水。不仅武汉如此,在陕西、天津、海口、广东、山东等地,都有青海拉面人無私的背影。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开拉面馆17年的青海小伙高成龙,看到路边的执勤人员在夜间吃不到一口热饭,只能吃泡面时,便决定打开店门为他们送上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这个细心的小伙在送了两次牛肉面后,由妻子掌勺,以平时肉量的三倍做了一顿爱心牛肉饭,亲自开车送到值守在岗位上的30名工作人员面前。在镜头面前,他的话并不多,却用实际行动照亮着黑暗的值守夜,温暖着值守人的心。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次次让我们湿了双眼,但这些奔忙在后方的身影同样让我们肃然起敬。中华民族一家亲。在此次疫情中,各地青海拉面人累计捐助150多万元。作为一名青海的回族同胞,我为他们感到无比骄傲。端到值守人面前的这一碗碗拉面,是远在他乡的拉面阿爸难以释怀的浓浓乡情,更是三江源头的青海人民赤诚的拳拳爱国心。
关掉手机,思绪又回到数年前父亲外出的前夜。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正在为父亲准备肉酱和熟食,希望他在路上能够尽量吃好点。忽而明白,儿时,一碗拉面是母亲对在外父亲努力加餐饭的叮嘱;如今,一碗拉面是青海人民对中华大地的深切祝福。愿阴霾早日散去,大地春回。
作者简介:马海霞,笔名玉珥,大通县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
本栏目责任编辑 范红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