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活在高处(组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草堂 热度: 14053
章锦水

[羲之鹅]

羲之鹅,守着兰亭。
  自东晋至今,它们的长脖一直摆岀
  二十个“之”字的不同形态。
  先是《兰亭序》模仿它们,成了经典。
  而后,它们奉“之”的笔法为圭臬,
  每一个动作皆有出处。
  很多年前,我来池里喂食过它们。
  右军不在,柴扉是开着的。
  我的行囊里装着书法的要诀,
  因此,岸上观鹅显得有些如饥似渴。
  我的手指在空中临写,
  鹅群一齐挥翅,有如热烈的掌声。
  其实,羲之与鹅在千古的章法里
  计黑守白地活着,被我们称为“书圣”。
  我们总喜欢把彩色的世界颠覆,
  用一管竹笔,还原为简古的黑白,
  并把我们臆想中度过的好时代,
  确定在永和九年。

[沈园遣怀]

半壁亭冷寂,刚好可栖一只孤鹤。
  远游至此,我歇下了中年疲惫的行囊。
  读《钗头凤》那年,我情窦初开。
  而悲切的词,差点掩闭青春勃郁的大门。
  多情应笑放翁,一生的“错”都在情上。
  一生的情都宿命于“莫”字。
  纵然词好,挽不回命运的安排。
  山阴道上的崎岖,需要扶杖彳亍而行。
  当我转至题诗壁,诧见欢闹无比。
  情侣忙着秀恩爱,末及细读壁上的泪痕。

[历山:生活在高处]

一场暴雨后,珠坑树叶上的雨珠
  都已跳落到坑底的涧流。
  桃花水母悠游于水面,闲庭信步。
  石蛙吞吐着潮湿的空气,
  捕捉被雨淋湿翅膀而显得笨拙的小虫。
  珠坑往上是历山。是竹的海,云的海。
  舜帝的耕牛在坡上咀嚼着青草,
  千年等一回,等着主人的耕作口令。
  云上的梯田,种着无根的白云。
  随风一吹,飘飘忽忽,像蒲公英。
  我想乘着犁铧巡视天上田园,
  历山,是生活在高处的现实样本。
  不与俗世接壤,不与尘埃为邻,
  种诗得酒,煮茶成癖。
  即便孤寂也有一种旷世之美。

[夏日,静庵访马兄]

静庵淳朴。
  杂草与卧石共生,山林与旧木同栖。
  云停山冈,霭绕屋脊。
  一个不善于扫院的人,在落叶里挥毫,
  在轩窗前写蕉。
  且沏一壶茶,把些许的闲情与无奈泡开。
  一碟小楷,一碟收藏的老宅,供以佐茶。
  饮下三言两语,仍然人世清醒的况味。
  没有世外桃源,亦不是方外之人,
  女儿的琴声,是最醉你中年的好酒。
  忍不住握一握告别的手,山门关上之后,
  你的背影是隐入芸芸众生之中,
  还是隐入清寂的林泉?

[稻田守望者]

白岩下与雄鹰农场是两个豪放派的词牌。
  稻田的战场里,开镰与打谷,
  使这个秋天的“秀水舟山”有了金戈铁马。
  久别的田畴,每一行庄稼居然毫不陌生。
  躬耕垄亩,是我少年时写下的《诗经》。
  关于乡愁,就是裤脚沾上的泥巴。
  粮食,多么美好。我们的胃说服自己,
  每一次虔诚的埋头饕餮都像饱满的稻穗,
  向肥沃的土地深深鞠躬,表达我们的谦卑。
  即便碗中酒,即便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即便吉他与二胡悠扬在树下,
  婉约浪漫也不属于我的乡村。
  在精致的花瓣中,在蝴蝶与白鹭的翩跹里,
  我看到的仍是一种大美。
  空旷、阔远,高秋丰收的气质有一种凛然。
  从城市到乡村,仅是情怀的距离。
  稻田的守望者有岩宕一样坚毅的眼神。
  投笔从镰,我是否有粮食喂不饱的饥饿?

[息峰摩岩石刻]

如何赋一座山以灵魂,
  赋一壁顽石以诗性?
  息峰早已在传说中停止了生长,
  帝王的嫉妒亦鞭长莫及。
  我们就是时间的刀斧手,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做一个造物主。
  荷生于水,莲镌于石。
  荷花落水中,莲花开石上,谁言会颓败?
  几首明代诗,一篇当代赋。
  把历史与现在焊接在石壁上。
  摩崖是一面穿越的镜子,
  可以照见大师们的匠心魔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