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山上(组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草堂 热度: 13956
◎李志勇

[高山上]

在高山上人们埋葬过一条河流,埋葬过
  父亲
  河水在泥土中再一次成为纯洁之水
  开始时山顶上仍有河流奔腾的声音,而后
  才归于了寂静
  浪涛停息,将在地下静止成一块块矿石
  还有那一道道波纹,也将会在泥土,在岩石下
  静止下来
  只有在山顶上,一个人站着
  才容易发现埋葬的一条河流,才能够看清
  山脉有时候像更大的一条河流在奔腾向前
  天空蔚蓝,树木葱郁,从未离开原来的位置
  多少年过了
  在高山上,一条河流还在闪着一些光芒

[在山里]

有的花,像是小号,有的像是灯台或是弯月
  天空蔚蓝,镶嵌了石头的溪水清澈、冰凉
  大部分花朵,羚羊都能够得上但都没吃
  也许花上面有一种不让挨近的光焰
  另外,花上面也还有一些安静、明亮的雨珠
  神,以它的不现身,来保证它的真实性
  但美则处处会显露出来
  风吹过山谷,岩石在阳光下闪耀亮光
  树木,支柱般撑起了来自空中的一部分重量
  其他的,都落在了空无、寂静的上面

[木 桌]

他们把木桌放在了最前面
  遮挡着自己的身体
  他们把它的腿收拾到了没有
  一切活性的程度
  他们把它搬到某个角落
  放入了知识那条河流中
  最为清澈最为冰冷的地方
  仿佛那是块石头,最重
  最能忍受寒意
  他们抬着它到处
  尝试,在地上测量和寻找
  最为平静的地方
  已经忘却了它不再敏感,不再
  能够发出叫声
  当死亡降临,他们把它
  放在了最接近痛苦的地方
  点上蜡烛
  即使是白天
  亮光,从桌上也将本身的那种尊严
  带给了周围沉默的人们

[手]

我透过某种冰冻的东西
  观看着我的双手
  它们在下面围着某个东西
  像两只动物一样忙碌着
  正是冬天
  好久都没声音传过来
  但我感觉它们都还活着
  在荒野上互相依偎着
  我朝下面喊过,但是这两只动物
  已听不见了
  我的两只手,如同一起生活了多年
  也没有一个孩子的情侣
  已经越来越老,越来越孤独
  透过某种冰冻的东西,它们看上去
  像是两名潜水员
  围着水底的沉船忙碌着
  已经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上来
  我张着嘴却没有声音
  但我也在向荒野叫喊着,渴望
  有另外的一只手
  伸下去帮助它们,抚摸它们

[在中年]

它不在这里,它不在你能触摸到的
  任何地方。它是个概念,另外
  它还是个词语
  否则它就不会存在
  在漫长寒冷的冬夜,它们
  很可能都像一块块石头般,弥补住了
  漏风的现实
  并构造出另一个现实
  比月亮上的山峰还要遥远,但是也可能
  比小溪里的石子还要清晰,显示
  它超越了死亡。月亮许多时候
  在高空之中,都是
  真实的存在,尽管人们只能得到一片月光
  也是可以触摸,可以相信的
  而溪水里那些石子,可能更像一种
  想象的事物
  我们不得不继承它们
  不得不承认
  它们全都经过了选择

[登 山]

攀登中,呼出的气都能在空气中显现和阅读
  云杉到某个高度后也渐渐消失了
  一些小鸟进进出出,在岩石的缝隙间建造着小巢
  鸟儿们可能正是因为有了一双翅膀,在几万年前
  才没有发明文字,没有学习播种或是纺织
  飞行者不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否则也无法飞行
  这是山上不多的无风的时刻,阳光明亮耀眼
  几只鸟飞过山顶很快就不见了
  鸟儿们把痛、爱和恨记录在了什么地方,我也将
  记录在什么地方

[李子花]

李子花有一些像清早的新雪。在一片
  嫩叶新发的灌木中,鸟的眼睛显得更为黑亮
  风把一些李子花的白色花瓣吹得落了一地
  有些落到泉水中,慢慢地将会被泉水溶化
  很难相信,过去了的三十年,不是像
  三十本书在某个地方放着,而是全都消失不在了
  而这片山林还一直留在这里。鸟偶尔
  会鸣叫几声。李子花静静盛开,满树雪白
  我独自一人观看了很久,感觉到了
  一朵花与另一朵花之间的区别,感觉到了
  素雅、质朴所带的那种孤单

[劈 柴]

木柴,不是客观地被劈成小块。每劈一次
  木柴里面的火都要被重新分配一回
  空气清澈,可以看出很远
  斧子上面,映着周围一片模糊的风景
  每挥动一次,斧子和那片风景
  就在和空气、木材的摩擦中
  变热一点
  如果仔细倾听,它穿过空气时,也还有
  一些声音。人有时也会停下喘气,然后
  又开始一次次地挥动着
  一次次地,最终,斧子也就被耗尽
  成了一片空气,成了一种虚无的东西
  [创作谈]
  细细想想,自己现在到底有没有“写作的自信”还真不好说。
  早先就已经有人指出过, 写作不像那种可以精确计量的体育比赛,嗖一下跑过去,一回头,成绩、名次都出来了,啥都好说,写作要是那样,高手也就会有高手的自信。但是要说写作者完全没有一点自信,那也解释不通为什么包括自己在内那么多人能把写作这事坚持多年,孜孜以求要写出好作品来。有时候,在诗作被发表、被读者肯定时,特别是在刚写完一首诗的时候,那种状态还是可以用自信去形容的。但我自己却常常是自信三分钟后就不自信了。这首诗刚写出来只是自己感觉满意,可是未经读者阅读,那就还不算完。这首诗感觉不错是因为它符合了某种创作或者鉴赏的理论,可是这种理论实际还有很多不足。只要这样想来想去自信立刻就不多了。
  王尔德说了,写作上唯一的真理就是它的反面也是真理,哪个观点能完全、永远站得住脚呢。菲利普·雅各泰在谈到写作时也说:“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确定的东西是不值得怀疑的。没有任何一种体系,无论它多么牢靠,不会很快地被自己的反面所戳穿。”这样想过后自己那点自信就更不见影子了。现在,要说写作上还有点自信的话,我感觉其实就是来自这种怀疑,我自信是因为我已经怀疑了这种自信,听起来有点绕口但也是实在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