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终将告别的江南故土(组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草堂 热度: 20633
  胡 澄

[乡村夜雨]

一截废弃的塑钢板
  独自承担着一场夜雨
  嘭、嘭、嘭……
  每一次的击打都惊心动魄
  稍远处,雨落在植物的枝叶上
  有如啜泣
  而湖面的承受,则是隐忍
  会跑动的一切都躲藏起来了
  人躲在屋里,动物藏身巢穴
  植物们会潜进它们的根茎
  这是我的猜想
  长期以来,藏心于核
  是我的生存诀窍
  而在这茫茫的夜雨中
  我的心却如夜行动物的触须
  探出了脑袋
  裸裸然
  毕竟,所有的居所终将告别
  包括屋子、身体和核
  包括爱和恨
  连一根细树枝也将不能为我所栖
  连一根发丝也不能

[雨后清晨]

每家每户的屋顶
  都以洁净的瓦片迎接黎明
  忘了自己立身泥泞中
  小河一夜之间发育成熟
  袅娜、沉静,向远方奔赴
  青山将白云搂在怀里
  正举行婚礼
  稻谷拼命长高
  之后,拼命长低
  似乎早就明白
  一生的昂扬
  都是为了最终的低垂
  ——在这绵延的毫无节制的绿色中
  白鹭的白总是那么耀眼、洁净
  仿佛某个老旧的躯体里
  刚刚逸出的新灵魂

[葵 花]

立地生根
  它盛大的钵子
  仰面迎受天光、雨水的恩赐
  夜晚,低头观心——
  一个与宇宙等同的容器
  渐渐地结出细小的星辰——
  一颗颗感恩的种子

[下雪了]

你转身将房门紧闭
  拍拍身上的雪粒
  摘下帽子
  一家人围在
  橘红色的吊灯下
  而一些人却要送新亡的亲人
  去墓园
  父母的墓上,积雪
  总比别处厚些
  这么多年,世间的雪
  教我认识寒冷
  母亲教我绝不能雪上加霜
  而佛陀说:
  从没有一粒雪落在心上

[江南:预知的告别]

烟缕弥漫的群山、湖泊、水洼
  田畴、江河和城市
  烟缕弥漫的眼睛和声音
  烟缕弥漫柳色青青的母亲
  烟缕弥漫水汽氤氲的门前的小河
  烟缕弥漫绵绵不尽的亲人们的爱
  ——江南对于我,就像我本身
  就像它血液中的一个细胞
  怎样的往返
  都感觉仍在她体内
  可就在此刻
  列车缓缓出站的瞬间
  突然惊醒
  所有的一切,我终将彻底
  告别。彻底离开

[爱与慈悲]

由于过于专注和集中
  我的爱针尖般
  无立足之地
  如何让爱大过自己的身体大过住房
  大过某些熟悉的事物和地区到陌生的地方去
  到虚空中去
  与虚空合一
  这是我的课程
  爱的课程

[紫阳街]

紫阳街的一切
  都停留在了旧时代
  人们甚至以现代化的手段抵制着它的更新芳华面皮店的面皮 数十年如一日 雨伞店仍在销售油纸伞手工制作的芝麻糖、灰青糕依然是祖母们吃惯的口味 算命测字的老摊位
  只换摊主不换位
  当我从远方回到这儿——
  我的青年时期经常溜达的地方 我像一个未被保旧的闯入者、陌生人
  因为离开了紫阳街 而未能与时间抗衡 满头青丝变成了花花积雪
  [创作谈]
  诗是经验的分享,是渺小的个体在这无限的世间所获得的经验、体会和感慨。诗是爱。因为爱,我们才不断地探索、努力,希望自己能以有效、简洁、精确、传神的语言,真诚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真诚,是诗人的基本品质。质朴和精确,则是真诚的体现。
  诗是以有言,言无言。在完成了语言的基本准备以后,诗人对无言部分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决定着他写作能力的优劣和作品的高下。同样,一个读者如果对无言部分缺乏认知和感受能力,那他就无法真正读懂一首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我一直找不到言辞表达江南。随着年岁的增长,总觉得自己该动笔写写故乡江南。在这样的愿望驱使下,才得以此组拙作聊表寸心。

  草堂 2019年11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