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柳正梅:追本溯源,纯澈清雅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2916
  文/陈侃凯

  

  一直关注柳正梅的书画艺术,她的“疏影轩”每有展览我也去,一是饱览传统经典之继承,徜徉其中并感受那些鲜活的气息。另一个就是专心致志地听她解析传统开启智慧,在遵从古典精神和充满哲理的讲解中,循着传统的脉络和在场的氛围,与这场展览相互碰撞。

  与其说展览是一次教学成果的总结,不如说是一场对传统经典的巡礼与对话,因为这种既展览又讲座的形式,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借助于展览的形式穿越历史时空,回归人的认知和情感,这不就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意义吗?

  在传统上做功课,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柳正梅的观念、行为当中。其书画面貌和风格迥异于当下诸多的所谓创新样式,她甚至觉得对传统深入得还不够。穿越时空隧道,追本溯源,向经典讨智慧,不改对艺术的初衷,在柳正梅看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种对经典的崇拜和饥渴状态,应该是每个学艺者的良好素养。正因为传统有如此魅力,所以经典在时间的纵深里又缩短了与我们的距离,从而显得更加新颖和格外亲切。这吸引我们对它痴迷般的追寻,中国艺术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不断的“重复”中获取人与自然生生不息的意义,也因此激发起人对超乎物相和自身想象的更大发挥,由此与天地相契合。柳正梅对书画艺术理法的专注与研习,是基于个人专业精神的素养,她的作品与教学就是最好的证明。她以一个学人的素质,在对传统经典的深入学习研究里获得的认知,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她的学生。

  植根传统而不固守传统,站在历史和当下的高度,相互参照,洞悉书画艺术,柳正梅正在默默地做这样的努力。前几年柳正梅在江苏省美术馆办过一次大展,印象极深的是她的书画艺术的典雅与华贵,其书法以笔法为核心的精到与高妙,长期浸淫经典帖学之所得,端庄且韵味十足。柳正梅的安心之处非常明显,她不求当下的所谓“视觉冲击力”。可能她更明白沉潜与浮泛之关系,不受世俗风向之干扰,钟情于自己的所好,听命恩师黄惇的教诲,埋头于经典帖学之中,不敢有所懈怠。对帖学祖师诸如“二王”、赵孟頫、董其昌之类更是反复临习,得其笔法之硬核,陶醉其中。

  柳正梅的师古之心可谓善也,无论书法与绘画,皆纯澈清雅,散发着经典之意味。其实入古亦古又有何妨?古亦可以看着新也,只有看者明白。很多人为自己的书画艺术“不古”而感到遗憾。看似时间上概念的所谓“古”,更多的可能是心理上的沉积,因为人的本质本性和永恒的智慧情感,始终是书画艺术的原初动因,故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谓时间上的一瞬。作为生命体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承载的现状不同罢了,仔细想一下,又有什么可以替代人性之本然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形式上的重复正是“形而上”乎道之必由之路,况且外在并不完全代表内心,内在的自我唯有自己知道。柳正梅深谙此理,至少我从她的讲座和书画艺术的一以贯之中获得了深切的感悟。

  作为女性书画家,柳正梅书画艺术中蕴藏着的古典精神,其温润和精妙,在当下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莫愁 2022年2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