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童书评论人。)


我的儿子五六岁的时候,非常喜欢画鸟。他画了树梢上的鸟窝,大鸟衔着食物归巢,小鸟嗷嗷待哺;他画了两棵苹果树,一棵是小鸟的家,一棵是孩子的家;他画了家里的客厅,一只小鸟要从窗外飞进来。这些画作,一直挂在餐桌后的墙上,它们映照着一个小孩子单纯的心念——小小人儿非常爱他的家。图画书《爱家的鸟》也是这样开始的:“小小鸟非常爱他的家。”
“鸟儿们到达了冬天的家。”故事在这里翻开新的篇章——沸腾的热土,舒展的树木,暖洋洋的风,初升的太阳像一颗新鲜的橙子,大地多么宏阔,阳光多么赤诚,仿佛一首听得见的颂歌——这是小小鸟飞越千山万水,最终抵达的地方。这里的花草鲜艳可爱,空气甜美芬芳,这里很快就像一个家了。
一只小鸟的迁徙,也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小鸟会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会害怕迷路,会慢慢放下沉重的负荷,会经过许多个白天和夜晚,飞过彩虹色的大地,飞过白雪皑皑的山峰,飞过雷鸣电闪,飞过云蒸雾霭。在长长的旅途中,会经历许多冒险,也会有新的遇见。鸟儿在飞翔,孩子在成长为新的自我。
一只小鸟的迁徙,也是一个家庭生命周期的延展。家可以在这里,也可以在那里;可以在近处,也可以在远方;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家,不只是有形的场所,更是亲人之间感情的联结,是安放在心中的牵念和期盼。
作者乔·恩普森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坦言:“最初的想法是基于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经历,我想表达的是,你的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不论我们身处何处。”
无论相聚还是分离,无论颠簸还是安顿,无论出发还是回归,家——这个最美好的“创造”——是永远的伴随,也是永远的归宿。所以,乔·恩普森会在书里写下这样的献词:“献给我永远深爱的妈妈,天际领航员爸爸和舞蹈女王姐姐萨拉,献给所有穿梭在两个家之间的小小鸟。”
我的儿子已经长大,他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喜爱的人,这让我感到快乐和安慰;他去雪山和草甸环绕的公路骑行,他去遥远的国度考证历史书里的重大事件,他遇到流浪狗和牧羊人,他一次次飞向远方,我一次次祈祷平安。我清楚地知道,对于长大的孩子,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所有的思念和牵挂,最后凝结成一句简单平常的问询:你什么时候回家?
小小鸟的故事,关于生命的成长、激荡和流转,关于时序往复、万物关联和情感牵系。只有家和亲人,才能给予我们永恒的爱,同时又赋予我们永远的自由。
莫愁 2021年33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