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你的笑容,秋日澄明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0675
  ?关立蓉

  

  1

  女儿读小学时,曾经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名叫小杜。小杜是四年级时转学过来的。女儿放学回家,总会提起她。从女儿口中,我知道了小杜的可爱、聪明、伶俐。

  女儿成绩不错,大大小小的考试,在班上都排前几名。自从小杜转来后,女儿遇到了对手,小杜成绩总排在她前面。这让女儿觉得她真是神,每次提起她,口气里又增添了很多崇拜的意味。

  有一次,女儿把她约到家里来玩。我见到了这个小姑娘,果然是漂亮可爱的模样,嘴巴也很甜,阿姨长,阿姨短,叫得人心里很欢喜。

  有好朋友相伴,女儿的校园生活还是很愉快的。我每次回家见到女儿,第一句话:“小朋友,今天你开心吗?”女儿总会停下笔,像只可爱的小喜鹊一样飞到我身边,叽叽喳喳地告诉我班级里的趣事。但有一段时间,面对我的询问,女儿只是简单地答应一声。一开始,我以为六年级功课多,学业比较紧张,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天晚上,我忙完家务,按照老师要求,给女儿的一张回执单上签字。女儿看着我,突然眼圈红了。我心里一惊,忙问她怎么了。她什么也没有说,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她缓缓拉上衣袖,白净的手臂上赫然几块指甲般大小的青紫斑块。

  “这是怎么了,是碰在哪儿了?”我心疼地轻轻抚摸。

  “不是,是小杜掐的……”女儿抽泣着说。

  我大吃一惊,她俩不是好朋友吗,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因为有一次数学测试,我考得比她好,她就使劲反拉我的手臂,掐我……她还经常大声说我是大笨蛋,声音那么高,别人都听见了。”孩子越说越委屈。

  我强压住心里的一股怒火,语调平静地问孩子:“有没有告诉老师。”

  “没有。老师昨天还表扬小杜成绩优异,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

  我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她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不能不和她坐在一起。”

  我拉下她的衣袖,像小时候一样抱住她:“你安心做功课吧,妈妈会帮助你。”

  2

  我走上阳台,拉开窗户,深吸一口,平缓心情。思考半天,我决定和班主任电话联系,声音传递,说过了就过去了,不会再留下让人遗憾的痕迹。

  我理解老师工作辛苦,一般不会在放学后与老师联系。所以,班主任对我的晚间电话颇为惊讶,她知道肯定遇到什么紧急的事。

  当她听完我的陈诉,电话里长久的沉默。显然,她也很震惊这样的事实。

  过了几天,孩子回家告诉我,今天班会课上,全班整体重新调换了位置。我的心里一暖,感谢老师的心思缜密,大规模地位置调换,掩盖了一个小女孩曾经的过失。

  后来小杜的妈妈在QQ上联系我,她的孩子有天晚上回来后大哭,说是失去了一个好朋友,问我是怎么回事。我笑笑,什么也没说,我说她们一直都是好朋友。

  再后来,孩子爸爸工作调动,我们离开家乡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就再也没有听到小杜的消息。

  3

  周末,我整理书柜,翻出女儿小学毕业时的集体照。照片中女儿的笑容是那么纯真、清亮,如同这个空气澄明的秋日。

  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当他们受到委屈,第一个求助对象必是父母,家长要珍惜这种信任。

  孩子离开家,在学校度过了一天。在这一天中,他经历了什么,他的情绪与思想的变化,都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及时排解其心理上的困扰,并提供切实有力的帮助。家长展示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他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善,他的尊严应该得到维护。

  回忆那段经历,我很庆幸每天有和孩子沟通的习惯,她能向我及时倾诉所遭遇的不愉快,而不是默默压抑,独自承受。这件事之后,女儿依旧热爱学校,和同学相处愉快。我觉得,孩子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远比成绩更重要。

  编后:隐性的欺凌行为并不会在孩子身体上留下痕迹,但可能带给孩子心灵上的伤害。不是所有的危险都能看见,但所有的危险都能避免。所以,父母要善于观察,和孩子交换一天的喜怒哀乐,及时发现孩子所处的困境,并提供有效帮助,引导孩子远离隐性欺凌。

  莫愁 2020年3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