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是初二转来的插班生。在原班级她是班长,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来我班后,她各方面表现得都比较出色,课堂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班级活动一个不落地参加。一学期下来,她的成绩名列前茅。遗憾的是,她一直留恋原来的班集体,和现在的同学交流很少。
孩子,哭吧!
新学期开学后,学校组织了学情调研。大课间,调研成绩出来了,小凡看到成绩后脸色就变了。她回到座位,刚好周围有几个孩子正抢着看成绩单,不小心碰到她了。小凡很不开心,把铅笔盒甩到地上,文具散落一地,马上有几个女同学帮她捡,但是被她拒绝了。我赶紧过去,她同桌晓彤却告诉我:“老师,让她发泄一下吧。”
后来,小凡跑到教室外默默地流泪,我把她揽入怀中,她伏在我的肩上放声大哭:“老师,我找不到感觉了。”我拍拍她的肩膀,说:“孩子,哭吧。”不一会儿,她的情绪稳定了下来,我拿过成绩单跟她简单分析了两句。上课铃响了,她擦干眼泪说:“老师,我去上课啦。”下午,我看到她一如既往的努力的身影。
孩子,别怕!
快放学时,我给小凡妈妈打了电话,告知她小凡的考试情况和上午发生的事,请她不要埋怨孩子,而是问孩子三个问题:孩子,老师说你在学校哭了,发生了什么事?考得不好,妈妈也很难过,你需要妈妈做些什么?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我想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孩子再次把情绪发泄出来,同时也让家长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
第二天自习课,我和小凡在学校的东苑书苑进行了一次长谈。为了寻找成绩下降的原因,我和小凡回顾了上个学期和这个长寒假。
首先,小凡没有真正地融入新的班集体。她为自己贴上了“班长”的标签,但新同学并不像原班级的同学那样崇拜她,这种心理落差导致她一直情绪低落。
其次,网课是一种全新的上课方式。刚开始,小凡听课能与老师互动,作业主动提交。两周过后,她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每天作业都拖到晚上10点以后才提交。虽然老师组织了两次视频家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她把时间浪费在浏览网页上,课上不认真听讲,作业一拖再拖。网课学习,再次暴露了小凡的适应能力需要进一步调整的问题。开学了,老师准备的课程对于假期认真的孩子来说是复习课,对于小凡来说却是新课。
谈话中,我给小凡传递了一个信息: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学习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查找自己的知识盲区和薄弱点,有问题问老师。最重要的是,要融入新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更离不开同学的鼓励与督促,尝试接纳新同学,寻找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孩子,加油!
小凡的数学一直有点薄弱,我私下请数学老师多留意她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老师讲平行四边形证明问题时,小凡发现其中有一部分用勾股定理证明更简单,老师当即把这个方法命名为“小凡方法”,小凡的眼角多了一丝笑意。小凡也开始融入新集体中,下课主动参与到同学的游戏中。小凡的态度转变了,同学们自然更愿意接纳她。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创建书香班级,我把教室后面墙壁的设计交给了小凡他们组。连续两天的课间,六个孩子都在讨论怎样布置,经过反复修改后形成定论:左边张贴《儒林外史》读后感,中间是“好书推荐”,右边是“青年大学习之我见”。接下来的任务分配更是有条不紊。自信的小凡又回来了。
一次考试的失利,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掌握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要能敏感地从这些变化中觉察孩子内心的不安,耐心抚慰他们因失败而遭受挫折的心灵。我们爱孩子,就要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打开的是他们的心结。
莫愁 2020年2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