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0637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旅游的优势是独特的乡村文化。湖氵父镇将地方文化培育、文明镇村创建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文化吸引力和乡村文明程度。近年来,湖氵父镇在各村(社区)建立了村史馆、乡村书屋、乡村舞台等平台,培育了有百年传承的小龙队、青狮队等社会团体,并举办元宵龙灯节、乡村文化体育节等节庆活动,使“湖氵父乡味”丰富,满足了当地群众和游客的精神需求。

  上世纪90年代,湖氵父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矿山宕口、琉璃瓦厂和砖窑厂。这些曾是当地百姓的致富产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性企业的弊端也随之显现。砖窑和琉璃瓦生产造成了陶土资源的浪费,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000年以后,矿山宕口、琉璃瓦厂和砖窑厂陆续被宜兴列入到“落后产能”的黑名单,面临着关停和淘汰。

  黄亚云曾是湖氵父一家琉璃瓦厂的会计。琉璃瓦厂关停后,她也失业了。“过去挖矿山吃资源饭,后来保护矿山,恢复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黄亚云在家乡变回“绿色”的行动中看到了商机:未来家乡的发展要吃风景饭。“城里人有出行的需求,出行就有用餐的需求,为什么不做饭给他们吃呢?我做的饭,朋友都喜欢吃,那就开一家农家乐吧。”

  2005年,黄亚云开了当地第一家农家乐。第一年,黄亚云只做餐饮,经营的农家小院里设置了5个包厢。湖氵父镇被竹林围绕,有茶田、果园、溶洞,旅游资源丰富。有游客问黄亚云能否住一晚,体验农家生活。这让黄亚云意识到,农家乐只是乡村旅游的初级产品,要想留住客人,就要开发更丰富的服务。

  经营农家乐三年后,黄亚云开始尝试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没有经验,她就一点点摸索。听游客提到四川成都东郊有五个农家乐示范村,被称为“五朵金花”,黄亚云前去取经。成都之行开阔了黄亚云的眼界。她发现,“五朵金花”通过环境营造,把田园变成公园,把农村变成景区,同时给农家乐注入了文化元素。比如驸马村的“东篱花园”,源于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来自散文家朱自清的同名散文;江家村的“江家菜地”有“农业文明记忆馆”和民间农事谚语……当地通过乡村旅游、农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让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过渡,实现农业收益的更大化,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回来后,黄亚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始打造“篱笆园”乡村客栈品牌,向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等服务项目。当时,乡村旅游处在兴起阶段,出游的人多而住宿的房间少,很快“篱笆园”就遇到了接待瓶颈。

  莫愁 2020年1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