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如山的父亲,挡住了什么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0424
  文/景凯旋

  

  快到父亲节了,我给哥哥打电话,想知道父亲的墓地怎么样了。父亲的墓地就在青城后山,听说那的山体出现了垮塌。当年,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遥远的伊斯坦布尔。那个晚上,也是一个人走到一处墓地,把所有的墓碑看了个遍,然后坐在萧萧的柏树下,直到夜深。

  记忆中父亲的脾气很急躁。小时候我在院子里玩土炮仗,他正巧路过,被吓了一大跳,愤怒中捡起一块砖头,就冲我奔来。我连滚带爬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为件小事顶了父亲几句,他不由分说就重重给了我一巴掌,这下母亲生气了,不准我们跟父亲说话。几天后,我玩耍时跌了一跤,鼻血长流,父亲又正巧路过,便把我叫住,从口袋里掏出一方手帕递给我。我心里一酸,原谅了父亲。

  父亲其实性格温和,从来没跟人红过脸。在大山深处的黑水县做一个小官员,他很知足,常常骑车下乡,爬几千米高的高山。我常想,要不是时代的因缘际会,他也许就是山西老家的一名乡村教员,不会大老远跑到四川来,晚年也回不了故土。他能不知足吗?

  父亲年轻时也喜欢写点东西,还在1937年的《大公报》上发表过一篇小说《欠债者》,一看就是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我翻遍图书馆,找到了这份报纸,让父亲高兴了好一阵子。

  晚年的父亲脾气越来越好,好微笑,好感伤,好流泪。这时我们就会笑他,笑得他不好意思起来。母亲骂他跟不上时代,但却不喜欢我们看不起父亲,她可以凶父亲,我们不行,她必须在子女面前维护父亲的尊严。

  家里的事从来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而且越到晚年,母亲越表现出决断的魄力,也比父亲有见识得多。但母亲毕竟也年纪大了,感情上越来越依赖子女。结果是,许多事父亲听母亲的,母亲听我们的。而我们呢,却越来越少跟父母聊天,不是忙,是没有话讲。父亲不可能理解我,我也难以深入他的内心。虽说我在外地工作,也偶尔会想念他,但总觉得我是在忽略什么。在人与人的真正关系上,我们其实都是孤独的。

  父亲开始喜欢一个人散步,走到附近卫校的小树林里,对着下午的太阳坐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往回走。他的腰越来越弯,走得越来越慢,如果看到我们去接他,便会露出浅浅的笑容。因此,当听到父亲离去的噩耗时,我一时仍不能相信他就这样走了。他没什么大病,只是油尽灯枯了。据母亲后来对我说,父亲走的那一瞬间,眼里流出了一滴眼泪。“他是舍不得你们呀。”她说。

  我常常想,父亲对我意味着什么?他是一座山,常挡住我的视线,为了自己方便,我时常想绕行而过,等到这山塌了,我才突然明白,他挡住的是被我们称之为终点的那个东西,山没了,从此我的前面也就一眼望到头了。

  莫愁 2020年1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