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老爸造屋(九)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0317
  ?苏雨

  

  1

  第五次造屋的原因非常复杂。能够表达的,我爸我妈后来都和我们说了。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得到任何确认。

  那几年,我们家先后发生了一些怎么也搞不明白的事。海舅舅有一次喝了几杯小酒,似乎有了几分醉意,便数着手指头对我说:“你们这些外甥,书读多了,只信书,都不晓得人情世故。你们大妹多聪明,学习那么好,为什么一上考场就头疼得没法考试,连续几年都不行,你们就以为是生活条件差,脑神经衰弱;你们小妹,为什么上班时间不长,五个手指头就被机器刀切似的压掉,你们以为这是工伤;你们三弟多优秀,为什么村干部选举总是会少几票,你们以为人家更优秀。其实,背后的事情黄沙人都晓得,唯独你不知内情罢了。”

  我看着我爸,我爸笑眯眯地举起酒杯对舅舅说:“喝酒!”

  我说:“我爸从来没讲过,我爸只相信,老天是公平的,他总对我们说,天道酬勤。”

  “你爸是好人,这是出了名的。你们这个家,幸亏你妈厉害一点。”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我爸我妈从来不对我们讲这些事。只对我们说,你现在不够好,是因为你自己做得不够好;人家比你好,是因为你不及人家好。

  我也学我爸,举起酒杯,主动敬海舅舅:“非常感谢舅舅对我们一家人的帮助。您少喝点,千万别喝高。”

  黄沙的大姓大族是陈氏家族,我妈是陈家姑娘。她身高超过一米七,一头浓发,黑而且亮,方正脸,双目有神,说话声音响亮。做姑娘时就担任过妇女队长,呼风唤雨,爱憎分明。干活从来不比男人差,走起路来大步流星,能干、讲理是出了名的。谁要欺侮我爸或我们兄弟姊妹,出面理论的一定是我妈,我妈是一家人的保护伞。

  家里第五次造屋,听我爸有一次说,正是我妈的主张。

  2

  印象中小妹结婚后不久,家里第六次造屋。而这个决定是我爸做的。

  这个屋子是在整个屋基地的东南方。共两间,西山墙接了一个小厨屋,支了锅灶。红砖红瓦。屋子建成那年,正是我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的那年。

  严格说,这个屋子是我小妹和小妹夫所建。总造价是7500元人民币,这是小妹夫自己掏的。为什么还要说是我爸的主张呢?这就得从黄沙的婚嫁文化说起。

  在这个地方,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遵守的祖训都是男婚女嫁。

  为儿子建屋,结婚成家,这是每个父母必须做的事。而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不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如果留在身边,要么是招女婿,要么是女儿本身嫁不出。即使如此,一般情况,也不能占用父母的屋基地建屋子安家。更何况我们家有兄弟三人,更不可能再留小妹在家里。这样的文化,我爸我妈都明白。

  那我爸为什么还让小妹和妹夫建这个屋呢?这源于小妹结婚后的第二年春天,我爸妈远去滨海小妹夫家的一次走动,那一次亲家之间的对话。

  3

  小妹夫家境不好,在家排行老二,兄弟姐妹也较多。在谈论儿女未来发展时,小妹夫的父亲很担忧。老二人老实,继续待在滨海,很难有好的发展。

  我爸听懂了意思,当即就表态:“如果我把小孩带到黄沙,你们是不是愿意?”谁知小妹夫的父母就是这个心愿,如此一问,哪有不同意之理呢?

  如今想来,我爸这个主张,是需要一种勇气的,因为他的决定,完全跳出了几百年黄沙人的婚嫁文化;六十岁出头的人了,还能主动多扛起两个孩子生活、生存的重任。

  这就是老爸第六次建屋的真正原因。

  从此,我爸妈不但没将小女儿远嫁出去,而且身边如同又多了一个儿子。因为在我爸我妈的心中有一个情结,小妹因工伤右手只剩一个手掌,生活到底有所不便,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建屋子,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总会有个照应。几十年过去了,我爸妈就是这么做的。麦田里锄草,水稻田里打水,春秋两季的收和种,他们是能帮都要帮的。

  当然,小妹和小妹夫一家人现在的景况很不错,有了一上一下的楼房,他们也对我爸妈特别孝顺。小妹在厂里上班,担任管理员,周末假日还可以加班挣钱。小妹夫有手艺,会用收割机,会电焊,又有力气,经常在外打工,无论跟谁合伙做事,口碑一直很好。他们的儿子,性情阳光,人品优秀,吃苦耐劳,从事与无人机相关的技术工作。

  每每提及小妹,我爸总会说:“幸亏当年在黄沙砌屋子安家!”

  当然,我妈也会“臭”我爸:“是是是,你的决策英明!”

  (未完,待续)

  莫愁 2020年9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