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记录我们历史的河流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8544
  执行/本刊记者王冬艳

  

  “人生活中靠近的水域,即使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天长日久,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母亲河。”这是作家徐则臣曾写过的一句话。

  徐则臣从小生活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农村,那里水网密布,徐家房后不到100米就有条河,往北一两百米又是一条,再走500米又是一条……他的目光时常追逐着河面上的某一朵浪花、某一根水草,不断展开想象。河水越流越远,越流越长,他的世界也越来越大。在镇上读中学时,冬天,他在学校旁的石安运河边上,端着茶缸刷牙,清晨,水汽氤氲,河水暖人。在淮安学习工作的那段时间,他又在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两岸穿梭,一天一天,收集着关于河流的故事。写作的22年里,绵延千里的大运河成了他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背景。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涵盖了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条河流。其中,徐则臣熟悉的京杭大运河在江苏流经徐州、淮安、扬州、常州等8个设区市,直至今天,仍是黄金水道。

  听闻这个消息,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运河、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一条蜿蜒于历史中的运河,在徐则臣心中清晰起来,他这次决定把大运河作为小说的主角。

  于是,有了历时4年完成的《北上》。小说里写到的是京杭大运河,又不仅仅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我之前生活里遇到的所有河流的总和”。徐则臣力图将大运河的样貌全面展现给读者,唤起他们对这条河流的关切和热爱,“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

  顺着大运河在江苏流经的路线,《莫愁·时代人物》编辑部也寻访了几位沿途居民,他们或是靠水为生,或是享受着水系变化而带来的新生活。他们的故事,风味不像文学作品中的那般浓烈,却同样回荡着清亮的水声,展现着人水亲和之美。他们因河流而酝酿出的梦想、情感,以及因为河流而改变的人生轨迹,都将在故事中被洞见。

  莫愁 2019年26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