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2/1114/d65f6b95a2b7df56b516e89912abec7d042da3e1.webp)
上午上课前,学习委员把学生作业本捧到办公室,上面还覆盖着一张纸,又是没有完成作业的名单!我心中的无名火油然而生。利用晨会课时间,我开始询问这些孩子没交作业的原因。
有的孩子小声告诉我:“忘记了。”有的不以为然地回答:“做错了,不想交。”还有的怎么询问都不吭声。
我板起脸严肃地说:“作业是用来巩固课堂所学的,学生必须及时完成,后期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孩子们低头听着,脸上波澜不惊。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
那时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搬个小桌子小凳子到屋外,认真地写作业,即便再新奇有趣的事物在我周围,我也总能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做完作业再出去玩。那时,我的作业是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典范,有时还被展览在走廊里,引来全校同学羡慕的目光。
从教后,我总希望学生能够习得我当年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我会巡视其中,提醒这个孩子把字写认真点,那个孩子写错了要小心擦拭,保持本子整洁。遇到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更是巴不得他们在我的循循善诱之下能热爱学习,让我体验园丁的成就感。但事与愿违,总是有那么几个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让我大伤脑筋,作业本上字迹潦草,随意涂改,错误连篇……
老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拓展。但面对我精心设计的作业,有时学生并不认可,甚至十分抵触。他们委屈地为自己辩解:每天放学回家有很多事情要做,忙着上补习班,忙着练琴,忙着游泳,忙着学习跆拳道……父母不让我开电脑,怎么才能查资料呢?再者,查了资料,抄写下来多么麻烦。与其抄写一些词语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几遍,能够默写就可以了……这些五花八门的理由让我惊诧。我冷静下来开始了反思。
每个孩子的内心其实都是向上的,都有着要好好学习的愿望。但很多时候,现实一点一点地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想当一名好学生”一点一点地走了样,这与我们的教育初衷相违背,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作业有兴趣,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该新颖有趣,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我决定换一种布置作业的方式。
我给了孩子们一些自主权、选择权、设计权,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吸引力。如上完《黄河的主人》,我和学生商量后设计了如下自选作业:1.课后搜集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开展一次小组朗诵比赛;2.想象文中艄公的外貌,用几句话描写出来;3.摘抄文中描写黄河的成语,对照插图,用几个词来介绍画面;4.课后阅读袁鹰的作品。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要求。
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较难的题目,比如第2、3、4题;能力弱的可以做相对简单的第1题。这样,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作业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教完《云雀的心愿》后,我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布置他们回去排练课本剧。这项作业虽然很花费工夫,但学生对排练课本剧很喜欢,而且很乐于完成,他们自己设置的道具、场景精彩纷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揣摩得相当到位。
我惊喜地发现,作业布置上一个小小的改变,学生回报给我的是一连串的惊喜,上交的每一份作业有了色彩,有了情趣。班级里,那些忘记写作业的理由也越来越少了。
莫愁 2018年27期
![](/img/vote.png)
![](https://www.99guiyi.com/images/gzh.png?05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