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今生重来还嫁他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3444
  ○潘彩霞

  今生重来还嫁他

  ○潘彩霞

奇妙的缘分突然而至

这世界从来不缺乏爱,缺的是了解。刚刚与赫伯特·利·霍尔曼律师度过了三周的蜜月期,18岁的费雯·玛丽·哈特利莱就意识到答应他的求婚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我要成为一名演员,一名伟大的演员。”这是费雯唯一的梦想。从小,她精心读书,喜欢音乐和舞蹈,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将自己绽放在舞台上。可是在霍尔曼的追求下,她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中断了在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的学习,哪怕老师们毫不掩饰失望的情绪:“多么大的损失啊!”

  31岁的霍尔曼出身名门,有剑桥文凭,有自己的事务所,他智慧、温文尔雅又举止得体,在成长于严格的教会学校的费雯眼里,他仿佛来自一个“真正的”世界,吸引了早熟的她。而对于崇尚传统的霍尔曼来说,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一个在家等待他下班的美丽出众的妻子,这样的家庭生活简直就是幸福的化身。他完全不能理解,费雯怎么会有谈论戏剧的“怪念头”。

  “唉,我太不自由了,太不自由了!”费雯对朋友叹息。她想回到艺术学院,可是霍尔曼极力反对,怀孕更让渴望成为泡影。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吵架和责备,人们称他俩为“迷人的费雯和她那可爱的丈夫”。然而,对费雯来说,家庭,就是“可敬的地狱”。

  孩子有保姆照顾,家务有女仆承担,搁浅的梦想又顽强地探出了头。从一则香烟广告开始,费雯在朋友们的推荐下,参演了几个小角色。对此,霍尔曼毫不隐藏不满,他时常予以“挑战性的讽刺”。直到1935年,他第一次坐在剧场观看了她主演的《道德的面具》。那时,宣传海报上,他妻子的名字是:费雯·丽。

  “新星征服了伦敦”“这个女演员是个新发现”,报纸的大幅报道彻底埋葬了霍尔曼对平静舒适的家庭生活的希望。爱是关怀,而不只是宠爱,可惜,他始终不明白这一点。

  而此时,命运倾向了另一端,奇妙的缘分突然而至。在圣詹姆斯剧院演出时,迷人的费雯·丽让一双眼睛闪现出了最亮的光芒,那是劳伦斯·奥立佛,她最崇拜的英国戏剧舞台上最负盛名的莎翁戏剧男主角。一年前,看到他主演的《皇家剧院》时,她就曾对好友说:“这才是我要嫁的那个人!”

  他也对她一见倾心,“我渴望与她相识,并在一周之内达到了目的”。这使得费雯·丽受宠若惊。不久,他们合拍《英格兰大火记》,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跑进她的化妆室,她尽情享受着目光相对时内心的惊心动魄,吃饭时,毫不避嫌地和他坐在一起。三个月的拍摄改变了生命轨迹,“他们相爱得如此热烈,使四周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看见他们在一起像是看见了奇迹。”

他成了她的宇宙中心

不顾女管家和保姆责备的目光,奥立佛成了霍尔曼家的常客。双方都有“看上去很幸福”的家庭,奥立佛的妻子还刚刚为他生了一个男孩。

  

  费雯·丽饰演的郝思嘉

  面对丈夫和女儿,费雯·丽同样是内疚的,她通宵达旦地读书,努力想忘掉奥立佛。可越想忘记,越是刻骨铭心。她沉浸在他所有的演出中,他成了她的宇宙中心,一年的思想斗争以失败告终。

  两人双双向另一半摊牌,提出离婚,并一起搬进新居。爱人就在眼前,再没有痛苦和虚伪,像所有热恋的情侣一样,他们手挽手走在狭窄的街道上,到教堂祈祷,乘小艇出游,好友惊奇地发现,“她身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东西,似乎生活对她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涵义”。

  爱的作用是相互的,奥立佛促成了她的成长,他帮助她发现自我,在精神上为她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而受过全面、良好教育的费雯·丽同样改变了受童年穷困和屈辱影响的奥立佛,他阅读她推荐的书籍,开始了解音乐、建筑和造型艺术。借助于她,他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1938年,奥立佛去美国拍摄电影《呼啸山庄》,拍演极不顺利。他在信中流露出的失望情绪让费雯·丽深深担忧,她立刻收拾了一只小提箱,赶赴好莱坞。正是这一次旅程中,在奥立佛经纪人的推荐下,费雯·丽打败众多好莱坞群星,幸运地试镜成功,成为《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扮演者。

  《乱世佳人》取得巨大成功,费雯·丽因此获得193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舞台恋人”闻名遐迩,费雯·丽终于可以和奥立佛并驾齐驱了,甚至在电影界,她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他。可一向自负的奥立佛却坚持认为:“电影不是艺术,只有舞台上的成就才能给一个演员带来真正的声誉。”

  她听出了他的妒意。为了他的自尊,她把小金人小心翼翼地藏在抽屉里,“拉里(奥立佛的昵称)很嫉妒,生怕别人暗示他本人还没有得到这个奖品。”她一向把自己说成是奥立佛的学生,在任何场合,她总是强调:“拉里是个出色的演员,又是个了不起的导演,他什么都知道。 ”

  爱,总让人卑微。在她心里,他一直是个天才,而自己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演员。

  《乱世佳人》带来了非凡的成就,费雯·丽却也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佐治亚州的“红色尘土”使她患上了肺结核。烦恼不止如此,奥立佛第一次独立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惨遭失败,面临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奥立佛的抱怨和牢骚令她不安,接到来自纽约的演出邀请时,一向视演出为生命的费雯·丽却婉拒了,“无论好莱坞,还是百老汇的任何邀请,都不能使我离开祖国,我应该呆在这里,在拉里的身旁。”

她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所幸,双方的伴侣终于同意离婚,恢复了单身的奥立佛和费雯·丽没有等到天明,用最快的速度在午夜零点举行了一个简短的结婚仪式。

  经济拮据,费雯·丽不得不接拍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角色,紧张的巡回演出加重了她的肺结核,劳累导致他们的第一个胎儿夭折。尽管这样,舞台上,她仍旧全情投入,艺术感染力受到评论界的一致赞扬。她的成功动摇了奥立佛一向怀疑她在艺术上没有多少潜力的看法,不得不答应让她拍演《欲望号街车》。

  布兰奇这个角色对费雯·丽是个严峻的考验,敏感、神经质、爱慕虚荣、心理变态,舞台上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每一个情节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直到演出结束,费雯·丽仍旧没有摆脱角色,她全身战栗,嘴唇发颤,眼神中充满布兰奇被送往精神病院时的恐怖。凭借这一角色,1951年,她获得了第二个奥斯卡金像奖。同时,布兰奇那变态的心理也影响了她脆弱的神经系统,她患上了狂郁症。

  在朋友面前,费雯·丽保持着特有的谨慎,面对奥立佛时,她会突然暴躁、沮丧,渐渐地,一道无形的屏障可怕地竖起。她渴望通过和奥立佛一起拍戏来缓和,病情好转后,他们同台演出了话剧《睡梦中的王子》。然而事与愿违,评论家们说:“费雯·丽扮演的女主角光彩夺目,而奥立佛却把王子演成一个呆头呆脑的条顿人。”她的成就让他感到压力,随着第二个胎儿的夭折,夫妻关系更加疏远了。

  为了躲避记者的纠缠,费雯·丽前往意大利休养。一个月后归来时,一切都变了,与奥立佛同台演出的,是年轻的琼·普洛瑞特。

  担心她的健康,朋友们躲躲闪闪,避而不谈。奥立佛拒绝见面,费雯·丽痛不欲生。她含着泪水给他写了长达22页的信,然而,没有等来任何回应。

  1960年,费雯·丽发表了简短的声明:“奥立佛夫人声明,劳伦斯爵士提出离婚,以便与琼·普洛瑞特小姐结婚。当然,奥立佛夫人将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她仍然珍藏着他的来信,去看他的演出,甚至对琼·普洛瑞特也没有一句责难,“劳伦斯爵士与琼的结合只是我们离异的结果,而不是它的起因。”她靠和朋友们聚会排遣孤独,然而所有人都注意到,她的住所和女主人一样,有了悲凉的模样。

  遗忘,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朋友的花园里,站在静悄悄的玫瑰花丛中,她抱住朋友失声痛哭:“所有的花都应好好施肥……”在奥立佛的儿子来看望她时,她仍深情地说:“你的父亲使我懂得爱。”

  尽管疾病缠身,费雯·丽仍抓住一切机会拍演新剧,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谈笑风生,时间满到无暇去想他。谁也没有料到,噩耗来得如此突然,当莫斯科的人们还在等待着国际电影节的客人费雯·丽时,却传来她在睡梦中香消玉殒的消息。

  离婚后再没见过面的奥立佛赶来了,迎接他的,是刻着“奥立佛”字样的旧门牌,她的床边,摆着一张照片,那是年轻英俊的奥立佛。一切,都像是在一起时一样,她的心里,他从未离开。

  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始终因爱他而感到幸福,甚至离世前不久仍然表示:“如果我有可能重新度过自己的生命,有两件事确信不疑:一,成为一名演员;二,嫁给劳伦斯·奥立佛。”

  (编辑 陆艾涢)

  莫愁 2017年1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