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美使我们沉默谦卑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5275
  ○刘丽丽

  美使我们沉默谦卑

  ○刘丽丽

  

  迄今为止,蒋勋的文集有五册了。这些年,他以文章、画作,深入浅出引领人们走进美的殿堂。当下这本《此时众生》是一系列该类著作中的一部。50篇散文,每篇千把字,从“小满”到“立夏”,写作时间贯穿一年。体裁多随笔,取其随意、自然之趣。作者随手记下所见所想,流畅自然,美学理念贯穿其中,美术常识的普及亦时时有。

  他写退潮:很细很细,像蚕在夜晚吃食桑叶的声音。水慢慢在沙里渗透,像是沙漏里流逝的时间,点点滴滴,娟娟细细。

  他写鹭鸶的降落:雪白的张开的翅膀,浮在空气里,飘飘摇摇,好像微风里无心落下的一片白色花瓣,在空中犹疑摇摆,不知道要到哪里降落。

  写飞絮:果然有行人停住,抬头仰望,举起手掌去承接。种子也仿佛听人召唤,温驯如鸟,带着螺旋桨翼的翅膀,静静旋转,降落在行人的手掌上。

  这样的句子总让人想到,哦,他是一个诗人,笔下才有这样诗意的表达。其次,他才是个美学家,善于见微知著,化腐朽为神奇。

  关于美,他这样解释:“全力以赴的专注,使生命凝肃成一种美,一种雕塑的美。”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那些著名的建筑——罗马角斗场、巴特农神庙、凯旋门、万里长城、龙门石窟里静穆端然的佛像?或者起跑线前凝神的运动员,母亲递送到婴儿嘴边的蛋羹,甚至只是一个钉鞋师傅笃定的敲打?

  他说:“许多生命中的美,并不是物质,没有实际利益,但是,情动于衷,留在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却。”这样的句子有美学的解释,也是智者的发现。

  关于“众生”这个概念,在这文集中不仅是指“众多的生命”。在蒋勋另一本书《美的沉思》中,提到北魏壁画时,有这样一段话:“‘舍身救鸽’‘投身饲虎’,北朝的壁画,描写了又痛厉怖惧又崇高庄严的生命情态。人不再只是放在人的世界里讨论,而是放在‘生物的’‘动物的’世界来讨论。这里哀悯的人生,不再是汉代在儒家人情之常中的人生,而是与虎、鹰、鸽、鹿并列,等同看待的‘众生’。儒家的人伦世界被扩大了,人被放置在所有的生命中来重新考察。”

  这段话,我想,可以帮我们领悟在蒋勋笔下“众生”的含义。一片叶子,一道波纹,不仅仅是肤浅的表象。作者通过它,通过这道桥梁,带领读者前行到彼岸,去体会最困暗的底层,去追念那惨烈华丽的光焰。

  生活中,多重角色集于一身,文字却平和冲淡,是很让人在纡徐中,读出生动与从容的。蒋勋多写窗外景象,如《秋水》,如《回声》,如《品味》,如《布衣》,由眼前之景写起,再展开,或者追思,或者联想,以日记体形式,亲切自然,所要阐述的观念更容易入心。文字典雅,书首尾都有他的画作,风格如同文字,呈现淡雅之美。

  他写满山红叶,“但是,也让自己领悟: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色彩与光的变化,我们是在一弹指顷,看到了千千万万生死变灰,刹那间我们听到了洪荒以来自己每一次重来与离去的哭声。”这里,景致已经不单单是景致,也是前世今生。

  每天,众生邂逅,或擦肩而过,或有了更深入的交集。无论结局如何,因有了美,便多了前行的理由。如蒋勋所说,“通过‘美’,我们再一次诞生,也再一次死亡”,生死明灭间,充满丰富意趣。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莫愁 2016年3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