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智慧在手指尖流淌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 热度: 11762
  ? 钱志芳

  智慧在手指尖流淌

  ? 钱志芳

  

  

  《母亲是最好的教育家》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给我的。她本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母亲,也是张家港幼儿教育界的专家,因为知道我一直在做阅读推广活动,特地把这本书送给我,希望我把其中的故事推荐给家长。

  纵观整本书,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更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但观点深刻鲜明,语言通俗生动,方法简单实用。书中三十六位名人母亲,三十六篇教子案例,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她们的教子现场。这些杰出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身作则。

  全书分为教育理念篇、亲子沟通篇、求知探索篇、生活交际篇以及人格品行篇,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比如中国古代贤人孔子、孟子的母亲,外国的爱因斯坦、达尔文的母亲,也有中外近现代名人,比如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母亲等。

  《帮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写了朱德的母亲。从朱德记事起,就知道母亲天不亮就第一个起床,为全家二十多口人做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挑粪,整日操劳不歇,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抚爱、启蒙孩子。朱德的幼年几乎是在泥堆中度过的,但是母亲的勤劳却是最好的身教,使孩子懂得什么是劳动、什么是任劳任怨。

  朱德在母亲的长期熏陶下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对于母亲的勤劳贤淑,朱德一直念念不忘,他用自己质朴的语言和文笔,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回忆我的母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朱德追忆了母亲勤俭善良的一生,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帮助和影响。

  高尔基曾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劳动,再劳动,劳动能使孩子更加聪明能干。”其实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在生活中,真正能把培养孩子劳动观念放在第一位的,却少之又少。

  问题出在哪里?一是家长从小溺爱孩子,认为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二是孩子做不好,干脆越俎代庖;三是把学业放在首位,觉得那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我在幼儿园任教时,班里有个孩子很喜欢劳动,只要我在拖地干活,他就主动来帮忙,帮我翻凳子,甚至拿拖把跟我一起拖地。放学时,我对他奶奶说:“你家彬彬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手脚勤快。”岂料他奶奶说:“光劳动好有什么用呢?要学习好才行啊。”这就是观念问题。我告诉她:“不管以后成绩如何,但孩子为人踏实,做事认真,这种品德能够影响他的一生。”我还列举了一个考试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喜欢研究车床的孩子,他考上技校后刻苦攻读,结果在一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当场被一家大公司看中,并签下月薪一万多元的案例。彬彬奶奶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后来,我还组织过一次亲子读书活动,不仅想告诉大家劳动的教育理念,更希望家长能改变观念,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一年下来,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由此获得了家长的认可。这个读书活动,还被评为了苏州市的优秀活动呢!

  是的,《母亲是最好的教育家》不仅给了我很多启示,更让我有机会向广大父母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莫愁 2016年15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