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拯救日渐机械的自己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品 热度: 19881
  阿尼苏

  罗淑欣短篇小说《回到面包店》写了当代都市年轻人的困境与困惑,通篇萦绕着一种并不十分强烈,却又使人难以釋怀的低迷情绪。周莹生活的都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机器。当机器的轰鸣声越来越大,运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周莹愈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零件。不知不觉间,她的味觉、视觉、听觉正在发生改变,随之改变的还有曾经对生活的激情和理想。用近几年流行的话讲,这篇小说有点“丧”。但是作者显然不是真要写一篇萎靡不振的小说,而是通过看似无知、无感,甚至有点无情的描述,寻找真正的自己。诚然,任何状态下的自己,无不是真正的自己。但是有一种自己,是对生命与生活之间,自身与世界之间的紧密而独立的关系,有独特的感受和感知,从而推动并唤醒自我觉悟,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遇见另一个自己。其实,这个自己一直存在于心,但很可能会在日渐机械的生活中,退缩到隐秘的角落里,连自己都找不到,看不到,甚至彻底忘记。于是作者通过周莹的日常开启自我寻找的旅程。这个看似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旅程,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有体会。

  这篇字数不少的短篇小说,几乎没有所谓吸引读者眼球的转折、高潮,也没有新奇的结构和特殊的叙述方式,也不会让读者产生掩卷长太息的感慨。阅读感受类似于读村上春树的小说,字里行间充斥着都市生活的小情调。但是这些都是表象,周莹的年龄以及生活的环境,大概率上不会有大风大浪。她面对的就是自己的现状,工作和房子,面包店和张晓阳,还有围着这些展开的对未来的规划和担忧。而且周莹的各种情绪,自始至终是在不急不躁的叙述语感中呈现出来的。作为小说人物,周莹不够活力,有点矫情,甚至会让人有一点点反感。而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恰恰在此。周莹是从现实中走出来的人物,是当代年轻人存在状态的典型代表。她不够完美,她有缺点,她也没有吃过苦,同时她一直为找不到自身存在价值而迷茫。她是被忽视的大多数。她试图用地理位置和刻意行为来改变现状,却发现终究无济于事。于是她又回到了离面包店不足八百米的小屋,回到了张晓阳的身边,她想念面包店的香气,还有“饥饿、恶心、痛苦与满足”。这样的小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写好了回味无穷,写坏了淡而无味。不难看出,作者在写这篇小说时,持续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情绪中,用这个情绪推动小说,把没有故事的故事摁进情绪里,与读者产生情绪上的共振。

  这篇小说的精妙,在于细节的罗列。随处可见带有浓重年代感的细节罗列。与故事情节相反的是,作者运用大量笔墨,十分细腻地对食物、环境、穿搭等进行了立体而动感的描述,使读者仿佛身在其中。当这种描写出现在平淡故事中后,产生了奇妙的作用,那就是鲜活与枯蔫的反差更加明显。周莹自己,还有张晓阳、顾家雨、lisa等人都活在机械式的美好生活中。而周莹所谓的“怪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当生活变得无趣无味无感时,也就变成了无形而巨大的压力。周莹一直想从“日复一日的,循环的,逃离不了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去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遇见另一个自己。她去民宿待三个月,实际上是给自己和张晓阳一些思考的时间。她要重新认清生活本来的样子。她开始“在看得见晚霞的窗台前写作”。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无法改变环境和他人,也改变不了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前行走,也许孤身一人,也许有同伴,但是只要我们学会正视现状,接纳现状,并朝着阳光走,就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温暖。回到面包店,回到出发点。

  作品 2023年6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