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国卞邑,青龙山自东向西绵延几十里,苍翠葱茏,风光旖旎。
山下,一年四季泉水汩汩,汇而成群,名曰泉林。
置身泉林,仿佛世外桃源,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此处乃泗水源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就葬在这里。
公元前524年春天,27岁的孔子和几个弟子一起,溯泗水而上,来给母亲扫墓。
下山时,孔子走在前面,众弟子随后。
突然,不知何处飞来一块石子,正好打在孔子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伴随着一声大叫,一个大汉伴挡在了路中间:“嗨!什么人?胆敢践踏我家主人的田地?”只见他头戴公鸡翎帽,身披野猪皮袍,拔出长刀作势就砍。
众弟子慌忙躲避,只有孔子一人站着不动。
大汉见状哈哈大笑:“哈哈哈!除了你这个大个儿,其余都是怕死鬼!”(《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约合现在1.91米。)
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保护自己的身体,珍惜生命,这和贪生怕死有什么关系呢?”
大汉说:“你不怕死吗?”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大汉说:“唉!有意思,你说的是个什么道?这么神奇?早上明白晚上死了也值?能不能说给我听听?”
孔子说:“道是讲给知礼者听的!”
大汉慌忙施礼说:“仲由刚才失礼了,请先生莫怪!”
“仲由?你就是卞邑‘百里负米’的那个仲由吗?”
“正是在下!”
2
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因曾为季孙氏家臣,又称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邑(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少年时的子路家境并不好,所以吃过不少苦,很早就参加了重体力劳动。子路由于力大无穷,头脑灵活,忠于职守且懂得知恩图报,被鲁国贵族季氏看中,收留在身边做贴身卫士,跟着季氏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世面。
子路第一次来到季氏家族,第一次吃到香喷喷的米饭,顿时双眼泪奔,他想到了远在百里之外的父母,他们常年吃糠咽菜,哪吃过这么好的米饭啊!于是,子路借钱买米,请假回家。
为了节省费用,子路背着米袋,步行一百多里地回到家。看着父母吃上了米饭,子路高兴得手舞足蹈热泪盈眶!
直到多年之后,子路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还是常常怀念故去的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呢?”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后来被编入《二十四孝》,成为万人传颂的典范。其实这个事在当时就广为人知了,所以孔子知道他。
孔子说:“幸会幸会!我是孔丘,今天带学生来给我母亲扫墓,荒冢多年,不辨路径,多有打扰!”说罢深施一礼,“如果没造成其他损失,我们就告辞了!”
子路说:“别急忙走啊!”
孔子说:“还有什么吩咐?”
“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道’,你还没给我说说呢!”
“医不叩门,师不顺路,道不轻传!”
“那我现在就拜你为师!”说罢,子路跪下就磕头。
“别别别!我是轻易不收徒的。”
“您要是不收,我就不起来了!”子路说,“您是孔夫子,我在曲阜的时候就知道您了!刚才在远处看,我还以为是我最恨的那个人来了呢,因为您和他长得很像,所以才对您有大不敬,多有冒犯!”
孔子知道,子路说的那个人叫阳虎,也是季氏家臣。阳虎性格刚强、做事果敢,作战也十分勇猛,得到了季氏的信赖,但阳虎也有阴险毒辣的一面,比如后来阳虎控制了“三桓”,继而又把持了鲁国朝政,开春秋时期“陪臣执国命”的先河。(《春秋左传正义》:是盗谓阳虎也。鲍文子:夫阳虎有宠於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韩非子》:虎善窃人国政。)
孔子和阳虎外貌确实很像(吴楚:如阳虎貌似孔子,若徒取其貌之似,则阳虎亦大圣人矣!孰知其为大奸大恶也乎?),以至于多年以后,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匡,也是因为被匡地人错认为是阳虎而惹的祸。(《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甚至“子畏于匡”被认为是孔子周游列国遭遇的仅次于“困于陈蔡”的第二大难,这个事在《论语》中也有多处记载。(《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说:“原来如此!你既然想学君子之道,那拜师可是要正式仪式的噢!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说:“那我现在就按照您的要求,行拜师大礼!”
孔子说:“好吧!”
于是,子路因陋就简,青石为台,草杆做香,对孔子三拜九叩,正式成为孔门弟子。
3
子路贫苦出身,大字识不了几个,加之入学孔门属于“超龄学生”(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多半都显得笨头笨脑跟不上,所以,一时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对于一介武夫来说,不让他舞刀使剑,反而让他习字学礼练乐,无异于让张飞绣花,没几天,子路就憋不住了。
子路找到孔子,说:“夫子啊!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作竹箭,可穿犀草。如此说来,还要搞那些多余的劳什子作甚?”
孔子说:“竹竿要配羽毛,箭头要经过反复打磨,那样才会射得更远更准;做学问就像配箭羽磨箭镞,道理是一样的。”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輮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孔子家语》)
“知道了!”子路噘着嘴,一知半解地退下了。心想,既然夫子说了,那就学学那些无用的劳什子呗!
于是,子路买了瑟架,偷偷地练了起来,心想:哪天练好了,给夫子一个惊喜。
子路虽然是粗人,但并不是笨人,没多长时间,这瑟便鼓得有模有样了。
有一天,子路把瑟架到了学堂上,像模像样地鼓了起来,引得同学们一阵阵喝彩。
这时,孔子进来了,众人“唰”地闪出来一道缝,只见孔子非常生气地说:“子路,你嘚瑟个啥?竟敢跑到我们学校里来玩乐器?这是你显摆的地方吗?”
其他同学本来还陶醉在子路的瑟声里,听孔子这么一说,立马开始群体嘲笑子路,这给子路闹得脸不知往哪放!
孔子又说:其他人你们起什么哄?就你们那水平,给子路提鞋都嫌你们手指头粗。子路鼓瑟的水平那是相当不错的,开个培训班搞个直播啥的肯定没问题,能达到业余十级的水平还不止,只是离专业水平还有一点距离而已!你们该哪凉快哪凉快去!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子路被彻底给搞蒙了,这到底是批评呢还是表扬呢?
4
事后,孔子把子路叫到办公室,说了那句千古流传的话: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对于这句话,历代解读各不一样,我认为:原因都出在对“知”和“之”这两个字的解读上。
古人猎捕大型野物时,先用弓箭把猎物射倒,再用“干”把猎物卡住,然后用绳子去捆,这样配合才能确保狩猎安全。这一系列动作要众人配合默契才能完成,这就需要用“口”(号令)来传达信息协同作战,这个叫作“知”。
另一种说法,谈论、传授行猎或作战的经验叫作“知”,相当于今天的语数理化+社会实践。
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必备的技能,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狩猎和保护领地,所以,懂得这些技术要点就是“知”;而那些总结为系统经验并传授给他人的,就叫作“智”。因此,“知”也是“智”的本字,在古文中,两者互为通假字。
简单地说,从别人那里获得经验叫作“知”,能总结经验并传授给他人叫作“智”。
什么意思呢?
地平线代表起点,脚踏在地平线上,就是从起点出发到某地去的意思。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之沛公军。就是“到沛公的军营里去”的意思。
因此,“知之为”就是从“知”到“为”那里去,换句话说“知”的目的就是“为”,或者说你的所学所悟都应该是为了达到“为”(也就是社会实践)这个目的。
第二个“知”是“智”的通假字,“知之”就是“智之”,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达到“智”的状态。
“知之为智之”的意思是:努力做到从“知”到“为”的转化,达到知行合一,这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径,从而通向智慧的巅峰。
孔子说:子路啊,告诉你什么才叫作真正的智慧吧!你要记住,恪守君子之道,并且不断反思修正自己,做到从“知”到“为”的转化,达到知行合一,这才是智慧的做法;否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叫不智,这才是我说的真正的智慧啊!
子路听完略有所悟:夫子这话是给我点明了方向啊!从此以后,不应该再去执着于一招一式的技,任何事情只有做到随事感悟,知行合一,才能接近真正的智慧啊!
子路还是非常有慧根的!人的慧根有时不在于你识多少字、读多少书,而在于“学”和“习”是否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同时,达到“智慧巅峰”的路径也有很多,读书写字只是其中一种,所以,子路大字不识一箩筐仍旧位列“孔门十哲”,慧能一字不识也可以成为禅宗祖师。
5
子路虽然悟性高,但由于识字不多,读书也不多,所以,当脑子中“灵光”闪现的时候,就得赶紧问或者答,否则,灵光就会一闪而过,所以子路经常会“率尔”问曰或答曰,好像说话不过脑子,显得有些鲁莽,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善“问”,才弥补了先天的不足。
对待子路的提问,孔子总是循循善诱,尽量用子路能听得懂的话来回答,这就是因材施教。
比如,有一次子路问: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完美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一个完美的人需要具备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和冉求的多才多艺,这样的人才是完美的。但是生活中完美的人也不需要非得一个个对标,只需要在看到钱财利益的时候能够想到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去退缩,甚至是不惜牺牲生命,约定的事情和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守信,能够做到以上几点的就可以称为一个完美的人了。
《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完美并非遥不可及,能够将众多普通人完全能够做得到的一些标准集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由此可见,孔子所设定的理想是非常现实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孔子经常会与弟子们谈理想谈志向,子路每次都抢先发言,接过孔夫子的话茬。子路的发言却都是讲自己多么勇武,其次就是教别人如何变得勇敢,如何打架和打仗,等等,时常惹得孔夫子很尴尬很生气,有时气得孔子直言骂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野哉由也”!嫌他鲁莽和不谦虚。但孔子也很明白子路的为人,子路曾经也说过:“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可能不是一个儒雅型的君子,但他是一个耿直勇敢的性情中人,他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谁说君子必须“儒雅”?子路的这种做派,也照旧属于君子,甚至,有时这种略带粗野的旷达会别具魅力。
公元前484年,孔子一行周游列国十四年,终于回到了鲁国。常年的漂泊,孔子一行皆衣衫褴褛破破烂烂,和前来迎接的贵族集团衣着锦绣狐裘皮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人自惭形秽,只有子路器宇轩昂谈笑风生,气场一点也不输于衣着光鲜的贵族们。(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
这是多么大的文化自信和心理磁场啊!
6
《中庸》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子路勇敢豪放,经常佩戴着宝剑出入各大场合,他觉得这样自己就是一个强者形象,于是有人问他:“你能说说强的标准是什么吗?”这一问把子路问得哑口无言,赶紧跑去问自己的老师孔子。
孔子说:南方的强和北方的强是不同的,南方人待人宽柔,当别人伤害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不会马上做出报复的事情,这也是君子常用的方式。
北方的强带有攻击性,表现为兵器加身、甲胄为席、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发去和别人战斗,这种强就像拉满的弓,时时刻刻得做好提防敌人的准备,这对自己也是伤害,可以说刚而不强。
真正的君子,既能够化解矛盾,表现为与周围的一切融合在一起,表面上不会与人产生直面冲突,但同时又不会流于世俗,不会和小人同流合污,这就是君子的“和而不流”。
君子会保持独立的人格,不会去倚靠任何一个阵营,如果国家处在太平盛世,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度,那么君子会顺势而为,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如果遇到国家统治黑暗,君子又会保持自己应有的气节,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品质。
这个才叫作“强”!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庸》)
子路在孔子的教导下不断进步,对孔子的教诲心悦诚服,对孔子的尊敬发自肺腑,所以,决不允许任何人对孔子进行攻击和伤害。孔子曾深有感触地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
但是,子路对孔子也不是毫无原则地盲从,他认为对的就会据理力争,两人互不相让,这时,孔子不会用自己师长的身份去压子路,子路也不会因为孔子是自己的老师就会谦让。
《论语》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子路让自己的师弟子羔去做费邑的地方官,孔子说,这个孩子还没有完成学业,让他这么早就主持一个地方的事务,这是害了他呀。子路回答说,那里有人民,也有供奉神明的社稷,子羔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没有必要非通过读书来学习,他的底子比我还强,为什么不能去呢?孔子生气了,说,我讨厌那些伶牙俐齿的人,就像你这样。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和孔子对一件事意见相左的时候,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子路注重的是实践,坚持“知之为知之”,孔子注重德行学问,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这是一个人修为的两种途经。
7
子路生性耿直,所以,经常会露出粗野鲁莽之态,在孔子身边“行行如也”,一副刚强威猛的形象。对于孔子的提问,常常不假思索“率尔”抢答!
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围在孔子身边讨论。
孔子说:“大家应该畅所欲言,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想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给我一个有一定战斗力的国家,哪怕它夹在大国之间,不断遭受外国军队的侵犯,甚至又遇上饥荒,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用不了三年的工夫,我就可以让这个国家变得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
孔子笑他使勇好斗,“好勇过我”“别无他才”!
有时子路不服,在听不懂或没领会透的情况下,还会直言不讳地和孔子开怼,气得孔子训斥他:“野哉,由也!”但孔子也肯定他的果敢:“由也果(果敢)”(《论语》)。
子路认为,一个有才德的人不为国家做事,这是无义之举。君子出仕为官,才是遵守道义的行为,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实践着他的信念。
有一次子路去做邵这个地方的长官,当时鲁国还是季氏掌权,季氏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
子路的行政区内正管到这件事,为了赶工期,要鼓励大家加班加点,而上面所拨经费又紧张,子路就自己掏腰包,从家里弄来粮食,供给大家吃。
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马上派人去,把子路做好给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锅砸了个稀巴烂。
子路是个急脾气,跑回去跟老师吵架,对孔子说:“夫子还说我粗野,你天天教我们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不正是按照你的要求做的吗?你现在又嫉妒了,又反对我了,还教人来捣乱,砸坏我的锅,你这到底是何用意?”
孔子曰:夫礼!天下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
看懂了吗?
子路认为他是在做好事,但他擅自提高了道德标准,这让其他的官员怎么做?是不是也要像子路一样自掏腰包做好事?这岂不是对他人形成了道德绑架吗?更重要的是这会对国家的行政造成干扰,这就叫作“侵官”。
子路这才恍然大悟!
子路一生追随孔子,非常忠于职守,无论就职于鲁或是出仕于卫,都尽忠尽职。孔子周游列国,子路毫不犹豫地辞去官职,始终侍卫左右,无论是困于匡地,或是厄于陈、蔡,都凭其过人的勇武,保护着孔子。
8
子路最受人敬佩的品格是他的诚信重诺、忠贞不二和知恩图报。孔子评价子路“无宿诺”,意思子路答应了今天要完成的事一定不会拖延到明天。
在外人看来子路有着无数的缺点和毛病,但孔子对子路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他说:万一哪一天我遭遇了人生失败,走到穷途末路了,我就划个独木舟去到大海上漂荡,走到哪算哪,到时候还能跟着我的,我看除了子路也就没有谁了吧!(“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事实也正是如此,子路勇武耿直、光明磊落,重情重义、恪守诺言,子路感念孔子的教诲之恩,终其一生保护孔子,也聆听遵循孔子的教导。
子路跟从孔子游学到卫国的时候,卫国实权派孔悝非常欣赏子路,推荐他做蒲邑(今河南省长垣县)长官。
孔悝是谁?这里有必要细致交代一下。
孔悝是孔文子和卫伯姬的儿子。
孔文子在《论语》中也有出镜: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卫伯姬是谁?是卫灵公的姐姐,卫太子蒯聩的姑姑。
孔悝是很有实权的,因为他是卫灵公的外甥,卫国长公主的儿子,卫太子的表哥。
为什么这里对孔悝介绍得这么清楚?稍后您就会知道!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子路。
蒲邑是卫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卫国的陪都,类似于长安和洛阳的关系,能让子路做蒲邑的长官,那得是多大的信任啊!所以,子路非常感激孔悝的知遇之恩,一心想把蒲邑治理好。
“蒲多壮士,又难治”,孔子告诫他要以恭敬宽正为本,这样,下可以折服壮士,教化百姓,上可以报答孔悝的知遇之恩。
子路谨遵夫子的教诲,在蒲邑召集乡民,议定于浅沟小滨之地,加深加阔,没有沟渠的地方,选择好地点开凿成渠,既防天旱,又备水涝。对出工之人,每人每日给一箪食,一壶浆。
三年后,孔子专程来蒲检查子路的治绩,入境曰:“由恭敬以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宽。”至庭曰:“善哉!由明察以断矣。”
同行的子贡看不明白,下马问孔子说:“夫子没有见到仲由的行政,三次称好,却是什么缘故?”
孔子说:“我们刚进边境,见田禾茂盛,野草尽除,沟洫深广,这是子路恭敬行信,所以乡民肯尽力田畴;进入城中,见墙屋完固,树木葱茂,这是由于子路忠信行宽,所以民众不偷懒;来到衙署庭中,见属下用命,讼庭清闲,这是由于子路断案明察,所以百姓未受侵扰,生活安详。”
直到今天,在长垣县还有一些子路当年留下的遗迹,比如文明渠。
由此可见,子路在孔子的教导下,执政能力还是很强的。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卫灵公年事渐高,卫国统治集团内部开始暗流涌动。
9
卫灵公在位42年,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在鲁哀公问“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评价不谓不高。
卫灵公有个宠妃叫作南子,据说生得美艳无比,把卫灵公的魂勾得五迷三道,对她是百依百顺。
孔子到达卫国后,南子发出邀请函,想当面见一见孔子。
子路极力反对,说:“你不能去!”
其实,刚开始孔子并没有答应,不过后来有人告诉孔子,要想在卫国有所作为,不走南子这条路线,是行不通的。
孔子当然没有走这条路。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孔子有一天的确见了南子。
照历史上记载,孔子见南子,南子对他万分恭敬,二人相见,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穿了国家的大礼服,在帘子里面向孔子跪拜,身上的玉佩珠宝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也是事实。
孔子见了南子出来,子路脸色铁青,正眼都不瞧一下,嘴里嘟嘟囔囔:“不让你见不让你见,你偏偏去见,莫非想那啥吧!哼!”
孔子见状,对天发誓说:“我要是有半点那什么想法,天打五雷轰!天打五雷轰!!”(孔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我们再看南子,是不是那种“不贤之人”呢?
查卫国历史发现,南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恋她,甚至宠得有点过分,如此而已!南子虽然偶尔也有参政,但并没有乱政,并不像晋国的骊姬齐国的棠姜之流,政治上当时比较起来,卫国还算好的。而且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还是在卫国住得最久,卫灵公、南子、蘧伯玉等都在卫护他。所以孔子说,你们不要听到人家胡说八道就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一听到就知道是真的或是假的。
我所认为不对的,不像你们的看法,如果真有罪大恶极的人,天意都会厌弃他,何况人呢?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
我估计,也许是南子想拉个政治联盟,想让卫灵公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过,事关重大,又不敢说出口罢了。
事实上太子蒯聩也感觉到了危机,于是就设计刺杀南子,但蒯聩选的那个刺客太没出息,就像刺杀秦始皇的那个秦舞阳一样,临阵腿软了,刺杀未遂,这大大激怒了卫灵公,一气之下废了太子蒯聩,他只好逃到晋国避难。
10
公元前493年春,卫灵公自觉将不久于人世,想立小儿子郢为太子,然而公子郢拒不接受。于是,卫灵公便立废太子蒯聩的儿子姬辄为世子。
同年夏,卫灵公薨,晋国派人送太子蒯聩回卫国即位。得知消息的卫国人,发兵攻击蒯聩,致使蒯聩没有入国。后来,孔悝等人拥立蒯聩的儿子姬辄为王,这就是卫出公。
蒯聩不服,总想找机会回国和儿子抢王位。
公元前480年,终于,机会来了!
孔悝的母亲卫伯姬在孔文子去世后,和下人浑良夫通奸。蒯聩找到浑良夫,许给他高官厚禄免死金牌,并许下诺言,事成之后,让他和卫伯姬正式结为夫妻。
这一招果然厉害。浑良夫是下人,是没有资格和贵族结婚的,现在好了,自己能和公主结婚,这就意味着自己的身份可以由贱民转化为贵族了,这在那个时代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于是,浑良夫使尽浑身解数说服卫伯姬,绑架孔悝,要挟他杀了卫出公,迎接蒯聩回国为王。
女人一旦狠起来比谁都毒,卫伯姬居然为了情人绑架和要挟自己的儿子,要求孔悝弑君。孔悝不从,面临杀身之祸。
子路闻讯,不顾个人安危,飞马赶回卫都,在城门边上遇到准备出逃的子羔(高柴)。
子羔说:“出公已经连夜逃亡了,而且现在四门紧闭,请赶快走吧,何苦空受其祸。”
子路却毫不犹豫地说:“孔大夫对我有知遇之恩,他现在有难,生死未卜,这个时候,我岂能远避?”
这时,城内乱作一团,叛军出城追卫出公,子路趁机潜入城内,直奔孔氏堂前,只见孔悝被蒯聩等人挟持在高台之上,遂高声大呼:“仲由在此,孔大夫莫慌,我来救你!”
此时孔悝早已失去自由,不敢下台。子路紧接着吼道:“太子没什么武艺,等我一把火烧掉这台,他自然要放您。”
蒯聩闻言大惊,赶紧命令死党:“全体听命,杀死子路者重赏进爵!”
众人一听,拼命围攻子路。子路舞剑奋战,但终因年岁不饶人(63岁),被叛军刺断冠缨,砍掉头盔,身受重伤。此时,子路忍痛大呼:“慢!大丈夫死不免冠,且待我结缨戴冠而死。”于是扔下利剑,双手戴好头盔,系好帽缨,整好冠带……
这时,叛军一哄而上,乱刀把子路砍为肉酱。
后记
孔子得到子路被杀的消息,正在吃饭的碗哐啷摔落地上,刚吃进去的肉酱呕吐出来,仰天长叹,说:“这是上天要断绝我啊!”从此,孔子不再吃任何肉酱,半年之后,也升天而亡了!
对于子路之死,后世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为了“礼”而献出了生命,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有人认为,在那个尊礼的时代,子路的做法就是后世的楷模!这也留给我们一个思考:到底生命大于礼,还是礼大于生命呢?
作品 2023年1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