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意象、留白与治愈(外五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作品 热度: 16725
  石凌 胡岚 张中杰 张维菊 余清平 李国东

意象、留白与治愈——评残雪小说《西双版纳之夜》

甘肃/石凌

  当代作家中,残雪始终坚持着先锋小说家的孤勇,进行着文本实验与自我革新。因为缺乏完整的故事与棱角分明的人物,残雪的小说是费解的,费解的东西是小众的。也许小众更接近艺术的本真,流行的东西总是随风而逝,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看残雪的小说,更像是一幅幅抽象派绘画。

  残雪新近发表于《作品》杂志上的小说《西双版纳之夜》,就是一幅任由大色块自然流淌,相互渗透而成的现代派油画。小说以旅人元风之眼带领读者领略西双版纳之夜的神奇魅力。阅读的过程犹如观赏凡·高与毕加索作画,他们带着巨笔,提着颜料,边走边画,他们竭尽所能绘制西双版纳之夜的神秘、情色与多彩。似乎每一笔都是模棱两可的——那些在黑暗与光明中跳跃的人物像一束束奇异的光斑,倏忽照亮读者的眼睛,待你定睛细看,他们又消失在夜的深处;每一笔又带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西双版纳,谁能不爱?”爱是美的前提。

  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说:“从文学的源头,从精神无意识,从意象的创生,从语言形式……从各个方面发起进攻。你可以永远相信写作的女人,她们不是用文字为自己涂脂抹粉、装饰门面,她们是在创造新诗学。”《西双版纳之夜》就是一场由文字游戏创造的新诗学,现实与人物在小说中不断消解,却无处不在。“夜游”“猎艳”“跳崖”“销魂”“勾魂”是贯穿于整篇小说的几个关键词。在西双版纳的夜晚,人们极容易陷入夜游症,因为西双版纳的小巷里有“树形优美的合欢树,空气里流淌着一种类似桂花但又不是桂花的香味……”那些去西双版纳旅游的人出来“夜游”,无不带着“猎艳”的目的,西双版纳的街巷里活跃着一群“勾魂的魔女”,她们可能是身穿筒裙的傣族少女,也可能是头戴凤冠花儿的布朗族少女……她们有着“蛇精”一样善于蛊惑人心的外形与眼神,让那些来到西双版纳的游客迷失自己。“他亲眼看见玉香用目光将他的同事射倒在地,那小伙子整整两天说不出话来。用目光伤人的女孩很多……”这些姑娘是游弋在西双版纳之夜的精灵。小吉自从来到西双版纳就陷入了情网,夜夜寻欢作乐使他的身体成了一具枯干的“棉花秆”,他还没打算回去。小吉的爹爹来寻小吉,也很快沦陷,坠入了情网。在情色荡漾的夜晚,“少女们的尖叫声从墙缝里溢出来”。夜游者除了坠入“情网”到处“跳崖”,也有一动不动的:“有一种夜游不是走动,而是一动不动。元风,我们之间没有交往,但我和你每天夜里在山边那一家赌场相遇。”这段对话揭示了西双版纳之夜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西双版纳就是个消费城市,各地的游客带着从别处挣来的钱来到这里一掷千金,或者“跳崖”,或者“豪赌”。咖啡馆、酒吧、旅店……无疑是人们在夜晚寻欢作乐的去处,元风就是在这些地方一点点地了解西双版纳的风情,涂抹西双版纳之夜的神秘色彩。

  在这情色流荡的夜晚游荡,游客们是不是很危险?作品借元风之口揭示了西双版纳的另一面:“一开始外地人会很不习惯,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那种模棱两可的暧昧的表情……我经历了失去视力的惶惑与痛苦的阶段,现在正在逐步恢复视力。我已经战胜了恐惧,我所看到的,正在一步一步地崭露出英雄之城的内部机制。”模棱两可与暧昧只是西双版纳的外壳,她的内核是“英雄之城”。英雄需要联系历史,需要从西双版纳土著居民的身上去挖掘。小说在前面早就埋下了伏笔,能够用目光伤人的本地姑娘玉香有一双“男人的粗糙的大手”,那些活跃于西双版纳之夜的少数民族姑娘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西双版纳的风情,更是为了挑起生活的重担。白天,她们也许在茶园里采茶,在橡树上割胶,在树木下种植魔芋……这一切,外地人是看不见的,西双版纳对外只展示她迷人多彩的一面,至于生活的内核,需要你深入他们生活的细部才能看见。作者在文中用“一只男人的粗糙的大手”推开了包裹在西双版纳多彩外衣下的真实之门。“这只手”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犹如中国画的留白。

  永远不要低估读者的智商。这可能是残雪创作的准则之一。残雪的小说呈现给读者的往往是意象。意象脱离了具象,从而把读者带到审美的境界。这一点在小说的结尾进一步得到了印证,元风追逐着这些蛇精一样的姑娘在夜晚游荡,前一刻享受的可能是如梦如幻的感官刺激,“下一刻我掉进了坑里”。掉进坑里,意味着游客从情色人间回到了星空浩荡的宇宙空间:“我躺在那里,在我的上面,深蓝色的天穹里下着流星雨,小伙子正在亮晶晶的流星雨中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去……钟声从天穹里响起来,宇宙为之震惊。”

  当下,互联网与大数据把个人生活的隐私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就故事的丰富性新鲜度而言,传统小说已经跟不上时代急遽变化的速度,仅靠故事吸引读者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互联网时代,小说家在写作前应该想一想,这篇小说能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故事新奇显然不在此列,小说里的故事赶不上新闻里的现实。人物也要退居二线,碎片化阅读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推到前台,传统的类型小说塑造类型人物的手法已经老旧。在此背景下,如果说小说还有作用,这个作用就是治愈。人们通过阅读小说对现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残雪显然深谙小说的治愈功能。这篇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扮演的是毕加索,笔下是西双版纳之夜的情色人间;后半部分扮演的是凡·高,笔下是西双版纳之夜的浩渺流星。视线的转移带来的是思维的飞跃。从审美的角度看,这种意象饱满而又含蓄留白的结尾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残雪在《西双版纳之夜》的结尾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灿烂星空,使读者的审美从感官上升到哲学思考。

谁是谁的人生——评鲍十小说《我是扮演者》

新疆/胡岚

  小说《我是扮演者》(原载于2022年第4期《作品》杂志)中,作家鲍十借艺人孟千夫离世留下的手记,以元叙述的方式,回顾他一生中饰演的角色,在虚实交替中演绎出人情世态与性格命运。

  手记中孟千夫记录了他对所扮演的角色的分析、理解与感悟,小说也因之命名为《我是扮演者》。小说中除了孟千夫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有明确的时间1983年3月27日外,其余年代均作模糊处理,但却都能对应到历史上似曾相识的重大事件。手记中记录着他对角色的理解与感悟。在每个独立的影片之后又佐以编者考证,对应观照孟千夫的现实生活,虚拟的电影与真实的人生或交织或平行。孟千夫在影片中所饰的不同角色是他人的生活,银幕上的人生与现实的生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影片《帝国轶事》中孟千夫扮演帝王一角,影片中的帝王在历史上没有对应的具体人物,但所反映的官场丑陋却具有普遍现象,活脱脱一部官场现形记。这是一个令人分裂的角色,正如他在手记中所说,“扮演这个人物,我的良心很不安”。《天国往事》中孟千夫扮演的是一位农民起义军,以旁观的视角,冷静地看着诸王的人生起伏。这些人曾经“威名赫赫,但同时很多弱点都暴露出来,骨子里的弱点,相当卑劣,生活腐败不堪,思想极端狭隘,不思大事,搞阴谋,耍诡计,玩权术,装腔作势,小人得志”。这两部戏,使得孟千夫在电影事业上有了很大提升。但他的肉体与精神已经出现双重问题,病情严重。或可说,孟千夫的抑郁症其实从这时就开始了。“身体一度瘦到只有50公斤上下,瘦得整个人就像一根麻秆,脸色苍白如纸。”在另一部关于信念的电影中,孟千夫饰演民国时期的知识青年肖沐阳,通过肖沐阳的成长,孟千夫感受到一个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影片中肖沐阳在追求理想和信念的过程中死去,悲剧的结局引发了他的思考。在电影中孟千夫成功塑造了一个知识青年形象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此后片约大增。此片获得了七项提名奖,但实际上却并未获奖。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均与本人的生活阅历、体验有关,现实的生活有时又是艺术的投影。《一个和七个》中孟千夫饰演一个从唯唯诺诺的被斗地主,到沦为持枪杀人的凶手,从之前唯求自保,到主动杀人,一个人身上所呈现的人性复杂,让人深思。电影《林间月光》以一个忧伤的、唯美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及人们情感的变化。情窦初开的十五岁小女生,所体验的艺术世界与现实差距之间,可望而不可即的感情随之而来的流言、绯闻,剧中扮演者与现实人生孰能分清。孟千夫在艺术上创造了一个个难忘的人物,电影人生与现实人生却又迥然有别。人生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失眠,抑郁,病痛,自杀,虚拟与真实,他者与自我,孰是孰非。小说凝练的寓意让人难忘。

  如果说之前的影片,反映的都是过去一个较远时期或者说历史上的事情,后来的两部电影《努力生活》与《没有幸存者》却与当下现实相关。《努力生活》中的卡车司机的流调报告,无法不让人联想到近三年的疫情。《没有幸存者》直指当下时代人们的冷漠与自私。命运不会偏爱谁,没有谁是孤立存在的,没有谁是一个孤立的岛屿,时代的沉疴没有谁能够幸免。

  小说以虚拟与现实的追述记述了孟千夫的生平,可谓一部视角独特的元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孟千夫的手记是虚构的,编者考证部分为小说创作过程中,对孟千夫参与现实生活中的补叙,交代他在拍摄影片的同一时期的生活状况与真实生活。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从配角到主角,从他者的人生到自己的人生,孟千夫在影片中入戏太深,在现实与虚拟中穿行,常不自知,戏中人物惨烈的人生对其生活也有着不同的冲击,最后孟千夫因抑郁自杀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艺术与生活,真实与虚幻,到底谁是谁的扮演者,谁是谁的人生?命运的沉浮,生活的诸多变化,作家鲍十从容游弋在虚拟与现实中,写出了诸多现实的痼疾沉疴,小说中的多向性指向亦令人深思。

事如春梦了无痕——评乔叶小说《无疾而终》

河南/张中杰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读毕《作品》2022年第7期乔叶小说《无疾而终》,这句诗豁然跃上心头,久萦于怀。

  小说中,沉浸婚外情的主人公“他”和“她”,看似两只鸿雁卿卿我我,男欢女爱后逃不开满地狼藉的宿命,如梦般杳无踪影。

  无疑,这篇情感小说有着深刻思想性。用艺术手法直面当下现实生活,深入揭示问题并给予答案。开头“绕口令”似的弯弯绕,用类似于老师在黑板上敲重点的方式,郑重地提示,这是一篇事关你我婚姻社会问题的小说。

  此类题材泛滥成灾,易写难工。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古已有之的世俗陋习驱动下,加上当代物质生活神速发展,形成了脱节扭曲的偷情社会问题。敢于大胆选材本身便是一种严肃的写作态度,表明了作家注重现实生活开掘,正视对普通人灰色内心世界揭示,以无声的批判艺术形式完成了创作。作品旨在告诉我们:面对情感上消耗你的人,必须断然转身离开。觉醒过程虽然苦痛,但也是重获新生的必经之路。

  小说中的人物、主人公“他”在情感上是自私市侩的,是精致利己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特别自私:几年的约会中,他从不给她专门时间,只在开会、办事之余突然袭击,“如果上不了床,那就索性不见”;他极其吝啬:不为她花哪怕一分钱,从来都是选择公差在宾馆中约会,唯一去她家那次也只“拎着一箱牛奶”,连她生日也会选择性忘记,其实根本上是怕物质付出;他极善甜言蜜语,在被她屡次揭穿时巧言如簧狡辩,实则根子里仅为满足自己生理上的原始欲望。他虚伪势利:在处理男女关系时自我思想作祟,对待婚外恋中的另一方坚持“四不原则”:不拒绝,不承诺,不负责,不放弃。一旦有机会,在不使用金钱且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见缝插针,利用一切手段去诱惑去勾引,直到达到目的。这种始乱终弃内心丑陋的人性,在作者不厌其烦描绘中聚焦放大。最终,他幻想她会“因性而爱”满足自己长期的占有欲,却被对方揭穿,似“毒瘤”一般被鄙视和唾弃。他信奉的人生教条是“预期求医拜神,不如床上换人”,只有“一夜”没有“情”,其萎琐无耻之状,可怜可恨而又可悲可叹。

  小说在讲求艺术性的同时表现了较强的逻辑性。让“她”最终对婚外情做出了断决定的,源于她是情感自主型女人。她在家中掌握经济权无疑是斩断情思的物质根源,“家里的钱全在她这里,老公的钱雷打不动地都给她”。当然,除此之外,发生转折处也是小说情节发展高潮,在于“她”无意听到一段两个年轻女孩的对话。女人习惯情绪化,易有攀比心理,不仅仅是金钱,更哪怕感情也不愿委屈自己,非比个山高水深不罢休。小说中还有一个旁逸斜出的情节:他和她在茶馆约会,被店老板、他朋友的老相好偷拍。看似无意,实则从布局中观,未尝不是他怕“失去”她想借机要挟创造机会。

  大量的细节语言,无论叙述,还是对话,始终贴近小说男女双方心境表达。“通”而不“俗”的婚外情事,不露骨不含蓄不煽情,保持冷静客观的距离。在第4节中,二人进入茶馆,喝滇红茶,“一道道地上来,她却一杯也没有喝完”。他心生不悦,体贴暗示这茶如何,“再好的茶我也不喝了!”并继续解释,“今儿下午喝得有些太多,晚上再喝会影响睡眠!”这段精彩对白已经暗示出她对于他无休止贪婪欲望的厌恶,并将以拒绝方式为两人的地下情收场埋下伏笔。两个人所在城市“予城”和“象城”分明就是“豫”字的巧妙拆分,也是故事背景发生地域性的小亮点。

  小说这门艺术终归还是要写熟悉的东西,容易与受众建立阅读心理共鸣。70后写70后,用自身零距感写周边同龄人的围城风景和情感生活。关于“她”的年龄背景,我们可从她有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儿”中判定。

  题目精准且含蓄隽永。“无疾而终”意为没有疾病而亡。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通读掩卷,我们发现,作者延伸了成语本义,男女主人公的畸恋不仅是暗疾,也是当代人们普遍存在的顽瘴痼疾。究竟是对是错不置可否,留白交给读者思索和评判。

文字的浩气——评王族小说《巡河的人》

山东/张维菊

  《新疆图志》有载:“玛纳,巡逻也,斯谓其人,滨河有巡逻者是以名焉。”王族的中篇小说《巡河的人》(刊载于2021年第4期《作品》杂志),即源于此。

  王族笔下的中国故事,地域色彩鲜明,包浆醇厚。小说共6章,24节,各有标题,章回体结构。开篇即以声声入耳的“大鸟在叫”,给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结尾复以大鸟的叫声收尾,遥相呼应,余音绕梁,回环开阔。有凤凰城之称的绥来,忽隐忽现的凤鸣之声,使得小说文本亦幻亦真。时不时脱口而出的谚语,民族气息浓郁,既有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又有令人再三品咂的深意。小说叙述的语调平静、克制,作者隐身于文字之后,将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小说人物,而充塞其间的沛然浩气,贯穿小说始终。

  绥来知县韦水鉴是大清王朝难得一见的好官。他清正、廉洁,上任伊始,便定下规矩:韦家不可有一人要求在县衙谋差;韦家从此不在绥来县范围经营一桩商事。他务实、能干,率领军民屯垦荒地,让百姓们丰衣足食,将父亲用来救他性命的家财,全部用于龙口修建工程。他不畏强权,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并在烦冗的公务之外,为民生计,撰写《绥来水志》。按大清律例,凡丢失县印者,杀无赦。当韦水鉴从洪水中抓住《绥来水志》的那一刻,他就已决定舍生取义。他将百姓的生存与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他以大局为重,不惜改名,以消除被谣言蛊惑的人们的疑虑,安定民心。韦水鉴以死明志,正是历代文人清白立世的气质凸显,亦是难以跨越的宿命深渊。君子如玉,他心里,有浩然正气。在世人长期聚焦激浊的今天,王族的《巡河的人》,无疑是罕有的扬清之作。

  李小河一家三代都是巡河的人。一日三巡,是刻进命里的重任。玛纳斯河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巡河人的眼睛。在意识到自己被绥来大户、老狐狸张林荫蒙骗算计后,李小河即找到张府理论。在百姓轻信谣传惶惶不安之际,他打马进城,以巡河人的名义,挨门挨户通告水情,安定了人心。李小河身上的闪光点,正是布衣平民质朴、正直和勇毅善良的本色。这本色,便是他们的浩气。

  张林荫精明到“甚至算出绥来城人有多少钱,并认为他们的钱都是为他准备的”。为霸占更多的屯田,张林荫暗中算计,一再散布谣言,并行告发事,欲置阻他财路的韦水鉴于死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利欲熏心之人,在亲眼目睹韦水鉴冒死从玛纳斯河中救出自己的小女儿时,他的良知被唤醒。韦水鉴身上的浩然之气,照亮了他的心灵幽暗处。及至后来,张林荫放粮济困、自发组织民团护卫绥来城,与侵匪同归于尽,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与人格上的升华,迸发出自己的浩然之气。

  向来对张林荫俯首帖耳的管家李卫宁,将张林荫的告发信撕碎,扔进了玛纳斯河里,守住了道德的底线,保护了他认为应该保护的好人。韦水鉴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战乱中,他率领民团英勇抗敌,最终守住了绥来城。这是管家的浩气。这样一个小人物,也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巡河的人》多白描,简洁叙事,平淡中见滋味。小说中,人与河互为镜像。河水孕育生命,带来生机,至柔至善,河水亦狰狞变色,夺人性命,毁坏良田,穷凶极恶。河性如人性,细微处见幽深。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大禹治水,到西门豹治邺,从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到治河能手王景,从主持修建鉴湖工程的马臻,到疏浚西湖筑苏堤的苏轼,从修复宁夏引黄灌区的郭守敬,到谪戍伊犁仍致力于渠首工程建设、推广坎儿井的林则徐……胸怀浩气,为民请命者,不可胜数。关于他们的文学作品,却寥寥无几。《巡河的人》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水志,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精神志。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说,小说人物的浩气,来自玛纳斯河的孕育,那么,作家笔下文字里的浩气,则源于中华文脉的丰厚滋养。王族中篇小说《巡河的人》,为河流立传,为百姓立言,为天地立心,以中国故事,描摹中国气质,文字的浩气,最倾人心。

一篇反腐倡廉的小小说——读刘帆《0471的报告》

广东/余清平

  近期,读了小小说《0471的报告》(刊载于《作品》杂志2022年第1期),作者是广东青年作家刘帆。笔者认为,本篇作品切入口虽小,但蕴含的热量很大,让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个成熟的作者,写任何题材,其作品传递给读者的必须要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暗藏于作品中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于阅读中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快感,因此,作品的成功与否,与这有很大的关联。

  《0471的报告》,这篇初看似抓敌特分子的作品,笔者阅读完毕才恍然大悟,这更是一篇反腐倡廉的作品。作品以两条线前行,到结尾,忽然才明白,明线是虚晃一枪,暗线所折射出的含义才是作品所要交代精妙之处。

  反腐倡廉是一个恒久的问题,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读过很多反腐倡廉的小小说,其间不乏精品,但多数令人的阅读情绪达不到阅读快感高潮的顶点,因此,珍品稀缺,多是在一个小框框里挖掘。可是,一个被圈禁的有限的地方,任作者如何挖掘,作品的宽度、深度都是有限的,只有跳出这圈禁,其作品的雄霸才令读者叹为观止。小小说《0471的报告》就是这么一篇反腐倡廉的作品。

  笔者读过刘帆不少小小说。刘帆不仅工于诗歌,更善于运用诗歌语言写小说,因此,他的小小说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他的《孝》《长生井》,作品像一匹绸缎一般柔软无限,诗情无限。而这篇《0471的报告》,却一改他往日的特点,故事饱满,情节翻番,情感深厚。这一点,颇值得读者称道。一个作家要善于运用多种技巧,这样更能令自己笔下倾泻出的小说多彩多姿。

  小小说的精到之处,是作品的文学味道依靠故事情节去推动。故事情节则是靠人物的丰满度和情节的饱满度诠释。人物的丰满度、饱满度是靠作品细节去支撑。细节决定作品的丰满,故事情节则决定作品的框架及走向。一篇珍品小小说要有气场,气场是作品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写的时候要有写作感觉,到了读者那里,阅读的时候更得要有阅读感觉,否则,小小说就会食之无味,读不下去。刘帆深谙其理。

  《0471的报告》跨度大,因此,作品的切入角度就得深思熟虑,否则,会是篇半生不熟的半成品。作品讲述了这么一个历史故事(任何历史故事必须贴近当代,必须具有时代性,借古说今):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百废待兴,但敌特分子也很猖狂活跃,伺机暗杀新中国的高级干部。身居高位的刘青山、张子善被敌特机关国民党保密局盯上,定为暗杀目标。特务机关将这次行动代号设为0471,并特地招募刘婉香作为这次行动的执行者。

  小小说行文到此,若按部就班叙述,作品就会落套、平庸。作品里,特务刘婉香的言谈举止是一个普通农民,但是,经过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培训后,他变得十分奸诈狡猾,然而,他的六次暗杀行动虽机关算尽,罪恶策划也终究未能实现。到了他第七次策划时,刘青山、张子善的结果令他大为吃惊,因为,两个人落入法网,被判了死刑。原来两人是贪腐的首要分子,贪腐、吸毒,十恶不赦,他们将自己送入了坟墓。作品通过对特务刘婉香的一次次暗杀行动的叙述,反射刘青山、张子善的一步步坠落。

  不得不说,《0471的报告》是一篇小小说,更是一篇现代史记,反映出廉洁是每一个干部所必须坚持的操守,廉洁对于一个干部、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就是这篇小小说成功之处,更是一篇精妙佳作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文化传承与精神守望——读叶兆言《灰色丝绒大衣》

四川/李国东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这是读罢叶兆言《灰色丝绒大衣》后的感受。小说通篇流露着温和、儒雅的气息。叙事不急不躁,人物不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也谈不上落魄。他们血肉丰满,生活在我们遗忘的角落。灰色丝绒大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但在1936年的南京,在全面抗战即将打响之际,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却迷恋起了这件大衣,从此大衣成了云裳、云龙兄妹联系的纽带。

  云裳是陈家庶出的孩子,云龙同样如此。云龙因是男孩,在家里也享有更多的宠爱。云裳看到学校里同学都穿大衣,便想要一件大衣,但这个小小的要求却被姆妈断然拒绝。这既是对活泼女孩的压迫,也是旧时代对人性的荼毒。云龙为满足云裳的愿望,亲手做了一件大衣,但成品却出乎了云龙的预料。云裳穿上大衣后,被人评头论足,自己感到十分难堪,内心萌生了对大衣的厌恶。而哥哥云龙却在被日军冲散后,流浪街头,也惦记着橱柜里的灰色丝绒大衣,然后又向写小说的荆陵先生借钱,最终买下了丝绒大衣。

  灰色丝绒大衣,一方面是女孩向往的美丽,另一方面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抗。姆妈认为云裳是学生,不能穿大衣,穿大衣有损形象,不符合时代要求。而云裳则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因为同学们都穿大衣。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哥哥云龙成了最了解云裳的人,尽管经受战火,仍然想着妹妹的愿望。这既是人性熠熠生辉的光芒,也是人性中最纯粹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温度。

  这件事被云裳一直记挂在心。当三十年前的故事被再次提及,每个人内心都会激起情感波澜,可能是怀念、悲伤、美好,也可能是对往事的尊崇与敬畏。云裳通过向女儿玲安讲述往事,回忆了自己高中时代的天真烂漫,也对哥哥云龙的离去感到悲痛。云龙到体育场观看比赛,云裳因为哥哥在场表现十分出色。但面对汪伪政权负责官员装腔作势的讲话,哥哥云龙脸色突变,对云裳说,知不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云龙回家后,像变了个人,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又一次离家出走,参加远征军,死于日军轰炸。

  至此,兄妹二人天人永隔。一个有血性、有思想的新青年,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不惜舍身取义。对家庭而言,云龙是哥哥,也是陈家的独苗。对社会而言,他既是一个敢于同旧思想斗争的勇士,又是一个保家卫国、有情有义的真汉子。他的牺牲并不代表精神的破灭,其精神早已像灰色丝绒大衣一样被人所珍视和传承。

  云龙去世后,灰色丝绒大衣被云裳送给了女儿玲安,玲安下乡八年后,又把它还给了母亲。云裳过生日那天,叫玲安穿上了大衣,小说在一家人对过往的追忆中结束。而清楚这件大衣来龙去脉的只有云裳,她的丈夫和孩子对这件大衣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衣服凝结着云裳哥哥云龙的心血,也不知道曾经一个女孩纯朴的心愿,更不会明白经历过战火和“上山下乡”运动的大衣会给人怎样的体验。当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沉浮熔铸到一件大衣上时,衣服成了一种象征,一种隐喻。

  拨开尘封历史,通过一件大衣,可以读到一个时代的痕迹,也暗示了忙碌的生活,正不断吞噬着某种精神和信仰。这种精神和信仰看似与我们个人关系不大,却又映照着个人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灰色丝绒大衣”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作家对灰色丝绒大衣的感怀,既是对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守护,也是对自我内心的观照。这种精神可能是人性的天真纯朴,可能是国难当头的挺身而出,也可能是对故人的追忆思念。

  作品 2022年10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