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公主
公元1226年,西夏被成吉思汗的大军灭了,夏献宗惊惧而死,年仅46岁。夏献宗死后,还有其侄子李睍继位,世称夏末帝,但那是西夏王朝落日的最后一缕晚霞而已。蒙古军占领西夏王城后,大开杀戒,夏献宗一族几乎都做了刀下鬼,唯一侥幸逃脱的是夏献宗的女儿十四岁双艾公主。
双艾公主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多亏了忠心耿耿的尚白将军。尚白将军带领手下的亲随拼死抵抗,才护着双艾公主逃出了包围圈。
双艾公主原本养尊处优,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亡命天涯。经过此番变故、逃难,她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脸上有了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尚白将军为了保护双艾公主,让双艾公主拜他为师。从此,尚白将军每天给双艾公主灌输复国理念,教授她武功。
双艾公主是看到父皇驾崩的,也听说了家族的人被抓被杀的惨状,从云端跌落到地面,昔日的辉煌顷刻间灰飞烟灭,她印象太深刻了,想忘也难。
她牢牢记住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我要报仇!我要复国!她知道,从今往后,她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苟活在人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报仇复国,唯此为大。
尚白将军给她讲述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她听进去了。但她又嫌十年太长,她等不了。
在尚白将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的时候,双艾公主重金收买了几名江湖死士,准备行刺元帝。
尚白将军劝她不要轻举妄动,还是从长计议为好,可双艾公主听不进。她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元朝皇上武功再了得,警卫再森严,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说不定一击而中,报了灭族大仇,出了胸中恶气。
这几位死士,号称“漠北四狼”,一个轻功了得,一个下毒了得,一个暗器了得,一个射箭了得。据说,四人联手,从无失手记录。谁知“漠北四狼”潜入宫中仅半天,就被御林军抓获。
行刺失败,是尚白将军意料中的结果。他想,这应该会让双艾公主冷静下来,却没料,反而激起了双艾公主复仇的执念,她决定亲自动手。不成功,便成仁。
尚白将军苦苦相劝,双艾公主就是听不进。她说:如果不能报仇,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颜面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
双艾公主打听到了,元朝皇帝有秋狩的计划。双艾公主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抓住。“漠北四狼”之所以失手,是因为到了不熟悉的京城,在皇宫,无法施展各自的特长,等于是以己之短,与他人之长去对抗,不输才怪。
双艾公主这几年已练就了一等一的轻功,飞镖、射箭都有绝活。她自信只要把握机会,成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双艾公主躲在了一棵大树上,等待着最佳出手机会。
机会来了,元朝皇帝在追击一只中箭逃窜的梅花鹿时,与贴身护卫拉开了距离。双艾公主瞅准机会,左右开弓,连发两镖,谁知元朝皇帝穿了软猬甲,两支镖接连滑落地下,皇帝毫发无损。双艾公主意识到不对,连忙再搭箭补射,可皇帝的贴身护卫已赶到,双艾公主这一箭射在了护卫的肩上,但也就因为这一箭,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几个护卫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迅疾围了上来。论武功,一对一,在伯仲之间,可老虎再凶猛,架不住群狼恶犬的围攻。眼见危在旦夕,幸好尚白将军带领几名高手及时赶到,救出了双艾公主。
到了安全地点,双艾公主才发现尚白将军后背中箭,血染红了整个背部的衣服,尚白将军临死前,拉着双艾公主的手说,“听老臣一言,目前,元朝势旺,报仇……复国……不是最佳时机,如果暂时不能复国,不要气馁,要善待还跟着你的臣民,让他们过太平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尚白将军的死,让双艾公主悲痛不已,哭得昏天黑地。
夜来,她还独自一人在尚白将军的墓前烧纸,静坐了很长时间,她在反思自己的鲁莽,检讨自己的固执,她一遍遍回想着尚白将军的话。是啊,到底是报仇重要,复国重要,还是臣民的生命重要,老百姓安居乐业重要?她想啊想,当天际露出鱼肚白,一轮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她终于想通了。为了这些至今跟随自己的臣民,她有责任保护他们,让他们有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男耕女织,繁衍后代……
双艾公主把复仇、复国的念头埋在了心底,带领所有跟随她的大夏子民,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努力。
双艾公主活到88岁,做完米寿才安静地仙逝。
有人看到,临终前一晚,她去拜祭了尚白将军,对着尚白将军的墓碑说:“尚白将军,我听了你的话,没有再去复仇、复国,老百姓有了几十年的安定日子,我也算对得起你,对得起他们了。”
之后,双艾公主又去祭拜列祖列宗,她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说:“双艾不孝,双艾无能,没有为你们报仇,也没有能复国,我愧见列祖列宗。唯一宽慰的是,我没有让西夏灭绝,西夏的种还在,西夏的民俗还在,西夏的文化还在……”
玉真公主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正在终南山的别馆里修道,突然收到了李白的拜帖。此前,玉真公主收到过道友元丹丘的信函,大大地夸了李白一番,说李白是大唐少有的才子,其诗清新、豪放,足以流传千古……玉真公主是为了避免宫廷中的争斗、束缚,才到道观中来求自由,放飞个性的。在求道修真的日子里,玉真公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加之有公主头衔,自然与一般女道士不可同日而语。她与当时的大诗人王维、高适、司空图、张籍等都有往来,有诗词唱和,所谓“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一般二流三流的诗人,她根本不放在眼里。
她虽然觉得元丹丘对李白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但以她好交结天下文才的豪爽性格,就同意了见李白。从内心来说,她也想看看这李白到底几斤几两,有何诗才,竟得元丹丘如此褒语。
李白那年30岁,玉真公主一看他那随意洒脱的打扮,果然与众不同,特别是那神情,自信任性、桀骜不驯,而又风流潇洒,我行我素,与一般斯斯文文、唯唯诺诺的文人不一样,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总之,第一面印象还不错,对她胃口。
玉真公主有皇家的名分,有皇家的赏赐,是个不差钱的主。她安排李白住下,并设宴款待。
李白这次抛下新婚的娇妻来长安,真正的目的是想通过玉真公主的引荐,得到朝廷的赏识。他自认满腹诗书,一肚皮学问,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总不能埋没于乡间,庸庸碌碌无为一生。他自信可搏个一官半职,也好名正言顺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李白好酒,玉真公主的酒又是难得的好酒,不免贪杯多喝了几杯,诗兴大发,即席赋诗《玉真公主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玉真公主是懂诗之人,一读这诗,心中兀自一动。她领略了李白的诗才,也隐隐感觉到了李白的爱慕之意。因为李白在诗里,把她誉为九天玄女,看来,在李白眼中、心中,玉真公主是高高在上的,女神一般的存在。
那年玉真公主四十岁,长李白十岁,面对比她小将近一轮的李白,玉真公主虽然另眼相看,但没有真正动情。因为那段时间,玉真公主正与大诗人王维卿卿我我,坠入爱河,容不得李白来横插一杠。不过,实话实说,她对李白有了不俗的好印象,准备有机会向皇帝哥哥推荐推荐。
李白住下后,说起来衣食无忧,但感觉玉真公主只是把他当个门客养起来而已,心有不甘,有点苦闷,他写下了《玉真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向驸马张垍陈情,同时写下了一首经典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希望玉真公主明白自己的心意。
玉真公主何等聪慧之人,一看就明白了李白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寓意,召他见面深聊了一次。这次谈到了炼丹,谈到了刻经,恰好李白年轻时候对炼丹有点研究,外丹、内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纳外气、养内气、和阴阳、通经络,阴阳互变、五行生克、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一套一套的,而且,李白还读过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合丹法式》、孙思邈的《千金方》等有关炼丹药的书,说得玉真公主一愣一愣的。
李白又是个好游山玩水的人,可以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说到刻经,李白竟实地看过北齐年间唐王山上的摩崖刻经与山东泰山的《经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经,对刻经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而且与玉真公主的见解不谋而合,两人竟越谈越投机,有了更深的共同话题。
玉真公主听从了李白的建议,建了房山云居寺,专门雕刻佛经。
李白在玉真公主的心里,分量重了许多。她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向皇帝哥哥隆重推荐,但她不想太冒失,毕竟皇家有皇家的规矩。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皇家中秋赏月的宴会上,玉真公主应邀来到宫里,看皇帝哥哥心情不错,就说起了在民间颇有点知名度的诗人李白。李隆基知道自己这妹妹一向自视甚高,她能为之说好话,看来这李白一定不是池中物,就给了玉真公主一个大大的面子,开了金口,封李白为翰林学士。
而李白的性格注定是不适合在朝廷、在官场的,荣宠一时,风光一时后,就被撵出了皇宫,撵出了长安。皇上看在玉真公主的面上,赐金放还。
这让玉真公主觉得对不起李白,她曾经为李白说好话,只是水到下曲,非人力能挽回了。玉真公主要求皇上将她的公主名号,以及封邑中的财富统统去掉。这之后,玉真公主远离京城,隐居在安徽宣城的敬亭山上修炼,李白数次去看望玉真公主,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独坐敬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了解内情的读者,都以为这是李白赞美大自然的旅游诗,其实,这是李白写给玉真公主的情诗,表达了他对玉真公主刻骨铭心的相思。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玉真公主仙逝。就在这年,伤心不已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当涂,玩起了水中骑鲸捞月的游戏,浪漫地与玉真公主相会于九泉。
作品 2022年10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