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女排“月神”到“铁血爸爸”:那是爱落地生根的样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知音月末版 热度: 16983
  冯丹丹

  

  2022年7月1日,在世界女排联赛保加利亚站中,央视特邀原中国女排队长、主力二传魏秋月对本场比赛进行点评和复盘,其专业精彩的解说深受观众喜爱。魏秋月退役后结婚生子,离开球场上激烈的搏杀,她成了婚姻生活里的“铁血爸爸”。

  洗手做羹汤:女排“月神”成“铁血爸爸”

  魏秋月,1988年9月出生于天津。作为女排的主力二传、女排队长,魏秋月顶住伤痛的压力,和女排队员两夺世界杯和里约奥运会冠军。

  退役后,魏秋月和女排教练袁灵犀结婚。2020年1月,魏秋月生下儿子,取名袁颐承。高兴劲刚过去,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她,却搞不定一个婴儿。

  刚出生的儿子两个小时一醒,睡眠质量非常差,魏秋月要给孩子哺乳,半夜爬起来照顾孩子,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

  那时,袁灵犀正在国家集训队备战东京奥运会。袁灵犀是中国女排教练之一,主要负责技术分析,由于英文好,他还是随队翻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照顾儿子,魏秋月只好又当妈又当爸。

  魏秋月退役后担任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副院长,且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虽然有长辈帮忙,魏秋月依然从一个新手妈妈学起,尽心尽力照料儿子,在颐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她都希望陪伴在身边,不缺席。

  魏秋月从一个新手妈妈学起,虽然有长辈帮忙,但她尽力亲自去照料儿子,在颐承成长的每个空间里,她都希望陪伴在身边,不缺席。

  袁灵犀常年带着女排训练,尤其是从事排球数据分析工作,需要跟每一场比赛。排球数据分析,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袁灵犀需要在赛场上观察对手使用什么战术,还要预判对手打到了哪个区域,然后马上输入,软件就会自动地画出对手的扣球线路。因为要观察对手的比赛情况,所以数据输入时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才可以确保盲打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如果是一场三局的比赛,袁灵犀要输入超过1000多条代码,每条代码都要敲五六次键盘。晚上,袁灵犀还需要汇总、整理数据,提供诸多有价值的情报和数据。

  魏秋月知道丈夫工作的压力,她从来不打扰袁灵犀。当他忙完了,和孩子视频时,孩子往往都睡着了。他一边看着熟睡中的儿子,一边简单地和妻子说上几句。

  颐承六个月大时,嘴里会发出并不清楚的“妈妈”。“儿子会叫妈妈了!”魏秋月开心极了。“颐承,我是妈妈,月月妈妈。”儿子冲着她笑。

  后来,儿子也对着魏秋月喊“爸爸”。听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魏秋月忍不住大笑,戏称“哈哈,那我就是‘铁血爸爸。”

  看着视频里妻子和儿子开玩笑的样子,袁灵犀有点嫉妒,也很惭愧。

  2020年9月26日,这一天是魏秋月的生日。袁灵犀特意从北京赶到天津,带着妻子去电影院看《夺冠》。《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夺得冠军,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对魏秋月而言,这些都是她亲身经历的。看电影的过程中,她数度落泪。袁灵犀握着她的手说:“秋月,还好,我们拿了冠军!”魏秋月破涕为笑:“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2020年12月,魏秋月在北京参加一个排球活动,儿子因幼儿急疹高烧至近40℃,他谁都不要,只要妈妈,家人只能把魏秋月喊回家。

  当魏秋月回家看到脸蛋烧得红扑扑的儿子正大哭时,两行泪落了下来:“宝宝,妈妈来了,妈妈在。”儿子在看到妈妈的一瞬间就不哭了。

  接下来三天,儿子像黏在她身上一样,只要妈妈抱着。长时间抱着儿子,导致魏秋月腰伤复发,以至于腰部都是麻木的,可是看到儿子在自己怀里熟睡的样子,她忍住疼痛,还是笑得很开心。

  因为袁灵犀的工作性质,夫妻俩多是异地状态。虽然袁灵犀无法长久地陪在儿子身边,但他从来不缺席儿子的成长,他会自己拍摄英语启蒙视频,以视频的方式教颐承简单的英语单词,也会“抽查”颐承的英语情况,比如他指着斑马,颐承就会奶声奶气地说:“zebra。”

  魏秋月笑着拍父子俩学英语的视频,认真地带着颐承学习,问儿子:“谁教给宝宝的英语呀?”“爸爸,爸爸。”她很注重儿子的教育以及亲子阅读,查阅并购买了与父爱相关的绘本,每天为儿子读绘本。儿子最喜欢的是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灰狼都不怕。”“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快乐。”每当听到魏秋月讲这些内容,儿子总是手舞足蹈。

  读完绘本,魏秋月就告诉儿子:“你爸爸最爱你了,他是个超级大英雄。你爸爸比大猩猩还强壮,比大狮子还厉害呢。”虽然袁灵犀不在母子俩身边,但是魏秋月会时刻告诉儿子:“爸爸很优秀,并且很爱我们。”

  幸福来敲门:一家三口的人间烟火

  2021年2月,袁灵犀休假,带母子俩到三亚度假。情人节那天,他送给妻子一束花:“秋月,谢谢你对我们这个家庭的付出。”魏秋月接过花,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就像她打赢了一场比赛一样。

  5月9日母亲节,魏秋月在微博上写道:“从你哭着学喝第一口奶,到现在自己可以吃掉一整条鱼,妈妈感觉你真棒,同时我也要看看家里余额还够不够你吃的。

  从你第一次学习抬头,翻身,到现在满地乱跑,妈妈感觉你真棒,同时妈妈也在考虑老母亲这两条腿过一段还能不能追得上你。

  从你第一次笑出声音,到现在会叫家里所有人,还会说‘咖啡‘妈妈累,你还知道妈妈叫“月月”,“月月”是妈妈。妈妈感觉你真棒,同时妈妈也要抓紧学习了,不然快忽悠不住你了呢……”

  此前,魏秋月的膝盖旧伤复发,膝盖急性出血,疼痛难忍、肿胀,要用一根很粗的针直接插入膝盖抽取积液。疼得厉害时,魏秋月彻夜难眠。

  东京奥运会期间,袁灵犀更忙了,他要时刻关注每个女排运动员的动作、走位,收集数据并且精准分析数据,工作压力很大。魏秋月理解丈夫的辛苦,没有告诉他自己膝盖旧伤复发的事情,每天只在晚上发些儿子的视频。“看到儿子和你,就不累了。”袁灵犀对着视频说。

  后来,魏秋月疼得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拄拐才可以正常行走。袁灵犀看着视频里拄着拐杖却依然笑容灿烂的妻子,心疼极了:“秋月,我理解那种痛苦,除了身体的痛苦,更是对生活产生了影响。”

  魏秋月的拐杖一拄就是两个月。

  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魏秋月关注女排的每一场比赛。7月29日,东京奥运会女排小组赛B组结束第三轮较量,尽管中国女排拼尽全力,依然以2∶3惜败对手。赛后,输球的姑娘们心情难过,主教练郎平跟大家说,“我们要昂起头走出赛场。”魏秋月心情复杂,转发微博并留言:“逆境中倔强地昂起头!姐妹们加油!中国女排加油!”

  虽然中国女排小组赛连续三场遭遇失利打击,魏秋月认为中国队依然存在理论出线的希望。然而,中国女排最终无缘八强,作为曾经奋战的一员,魏秋月知道女排姐妹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她在微博中写道:“感谢郎导与姐妹们五年的坚持与坚守,爱你们!没有失败,只有成长!中国女排加油!”

  魏秋月身在异地,仍心系女排。几天后,在接受《界外》独家访谈中,魏秋月坦言:“很多人会质疑中国女排精神去了哪里?她一直在,我们在最后依然没有放弃。”

  两个月后,魏秋月受邀带着儿子,和郎平一起演《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微电影。袁灵犀前往陪同照顾儿子。当儿子亲热地喊着郎平“姥姥”时,郎平哈哈大笑。

  事后魏秋月发微博:“十分开心能带儿子一起和郎妈携手演绎《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微电影。很幸福,赛场上拼搏,赛场上也收获了温暖的家。新的一年希望儿子能茁壮成长,也希望能为中国女排多培养几个好苗子。”郎平在微博下留言:“拼搏,是女排精神的灵魂,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我们在拼搏中一路走来,也将在拼搏中赢得未来。希望这份温暖和振奋能够传送给你。”

  魏秋月的膝伤痊愈后,又恰逢天津打造“排球之城”,天津体育职业学院以魏秋月的名字成立了“魏秋月名师工作室”,她想培养更多的排球人才。10月18日,魏秋月走进天津耀华中学,为学生讲解排球知识,传授排球技术。“不要这样垫球,不然球会到处跑,要用身体带动手臂,来跟我一起做。1!2!1!2!”通过言传身教,学生们感受到排球运动的魅力和魏秋月当年的国手风范。

  一起捐金牌:那是爱落地生根的样子

  魏秋月还担任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她将排球运动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探究排球应如何以全新面貌进入校园,助推“排球之城”校园排球建设,真正以体育人,强其骨,健其行,韧其心,成其智。

  12月25日,在“柒号运动馆”(魏秋月是原女排7号)开业庆典暨魏秋月名师工作室战略合作单位授牌仪式上,由天津体育职业学院与“魏秋月名师工作室”联合研发的特色排球操“魏你加油——天津市第一套中小学排球操”出炉,该排球操动作中涵盖了排球的发、拦、垫、扣、传的全部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结合舞蹈美感,以律动呈现排球运动。看到孩子们练得意气风发的样子,魏秋月深深感触“这才是排球该有的样子”!

  一天,一家人正在吃饭,魏秋月突然说:“我是中国女排的一员,是国家培养的运动员,我想把里约奥运会的金牌捐给中国体育博物馆,希望中国女排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能激励更多人。”

  那天,袁灵犀正好在家里,他竖起大拇指说:“秋月,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支持你。”

  2021年12月31日,“双奥之路”中华体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展,魏秋月在现场向中国体育博物馆捐赠了里约奥运会金牌,一家三口穿着红色运动服与金牌合照。当儿子笑盈盈地看着戴着金牌的妈妈,袁灵犀说:“儿子,加油,妈妈真棒,妈妈是我们的骄傲!”魏秋月捐赠金牌的这一做法,获得网友们的纷纷点赞,不少人表示:“不愧是月神,太大气了!”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第二天又恰逢元旦,一家三口去了天安门,袁灵犀拿着手机自拍:“来,看爸爸的手机,来,笑一个,妈妈美不美?”“美!”

  2022年春节前,一家人再次来到三亚。年初二,袁灵犀和魏秋月带着儿子来到水稻公园,蓝天、白云、绿树以及各种模拟恐龙,让一家人陶醉其中。

  春节过完,夫妻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2022年4月,魏秋月参加央视纪录频道《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录制,她在节目中说:“哪怕只有一分的希望,我也会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心怀梦想,努力前行!”

  2022年5月,魏秋月受邀担任由天津市政协举办的“空中课堂”活动主讲人。因为疫情原因,她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向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澳门圣保禄中学和天津中学的学生讲述她一路以来充满曲折的运动员生涯。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五连冠”后陷入低谷,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绝境翻盘,魏秋月带领学生们重温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从不放弃、拼搏进取的传奇岁月。

  “我5岁开始练排球,后来随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天津女排、国家少年女排、国家青年女排、中国女排。我想告诉大家,40年来,中国女排前进的道路上有辉煌也有挫折,但不论在什么情況下,中国女排一直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很多学生在听到魏秋月的讲话后眼角红了,他们对女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袁灵犀正投入女排联赛集训。6月19日,在父亲节这一天,魏秋月特意让儿子给爸爸画一幅画:“你陪我变老,我陪你长大,爸爸我爱你。”看到画中红头发的自己,袁灵犀哈哈大笑,在视频里说:“儿子画得可真好啊。”魏秋月说:“祝所有超级英雄的老爸们父亲节快乐,你是坚韧的大树,也是温柔的阳光。”

  与比利时女排比赛结束后,中国女排现任队长袁心玥接受记者采访,袁灵犀临时客串翻译,听到袁灵犀精准的翻译和流利的英语,观众和网友纷纷点赞:“袁灵犀作为这支球队教练组的重要成员,不仅可以给球队提供强大的视频分析技术支持,还能够在关键时刻充当翻译,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2022年7月1日,在世界女排联赛保加利亚站中,央视特邀魏秋月对本场比赛进行点评和复盘。看着妻子在镜头前所做的精彩分析,想到妻子自己工作忙,带孩子压力大,依然安慰自己,袁灵犀告诉自己:“必须全力以赴!”

  世界女排联赛之后,5位前中国女排冠军名将同游新疆吐鲁番,晒出久违的合影。五朵金花的可爱互动,唤起了中国女排球迷清晰的记忆,网友们纷纷留言:“女排精神,永不退散!”

  7月,魏秋月加入“安踏公益超A伙伴”阵营,一起携手助力乡村体育教育发展,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如果说女排是一种精神,那么我将与他们携手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梦。”

  魏秋月随后开设了“月姐康复课”的短视频,讲述排球运动的常见伤病,详细讲解膝关节受伤、踝关节受伤、二传技巧等科普知识,短时间内受到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8月4日七夕节,魏秋月在微博里写道:“祝大家七夕快乐哦!我找找库存照片。”配图是魏秋月与袁灵犀合影、儿子穿格子衬衫的帅气照,以及魏秋月和儿子的牵手照,网友纷纷点赞和祝福。

  编辑/胡平

  知音月末版 2022年9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