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眼前无异路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 热度: 14055
  黄德海

  

  1936年,金克木和一位女性朋友到南京莫愁湖游玩。因女孩淘气,他们被困在一条单桨的小船上。两个人谁也不会划船,船被拨得团团转。女孩嘴角带着笑意,一副狡黠神气的样子,仿佛在说:“看你怎么办?”年轻气盛的金克木便专心研究起划船。经过短时间摸索,他发现,因为小船没有舵,桨是兼舵用的,“桨拨水的方向和用力的大小指挥着船尾和船头。看似划水,实是拨船”。在女孩的注视下,金克木应对了人生中一次小小的考验。

  1939年,金克木在湖南大学教法文,暑假去昆明拜访罗常培先生。罗常培介绍他去见当时居于昆明乡间,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见面后,“霸道”的傅所长送他一本有英文注解的拉丁文版《高卢战记》,劝他学习拉丁文。金克木匆匆学了书后所附的拉丁语法概要,就从头读起来。“一读就放不下了。一句一句啃下去,兴趣越来越大。真是奇妙的语言,奇特的书。”就这样,金克木学会了拉丁文。

   20世纪40年代,金克木在印度结识汉学博士戈克雷。其时,戈克雷正在校勘梵文本《集论》,就邀请金克木跟他合作。因为原写本残卷的照片字太小而且不是十分清楚,他们就尝试从汉译本和藏译本将其先还原成梵文。结果,让他们吃惊的“不是汉译和藏译的逐字‘死译’的僵化,而是‘死译’中还有各种语言本身的习惯和特点。三种语言一对照,这部词典式的书中拗口的句子竟然也明白如活了,不过需要熟悉他们各自的术语和说法的‘密码’罢了”。找到了这把钥匙,两个人的校勘工作越来越顺利。

  上面三个故事,看起来没有多大的相关性,但如果不拘泥于表面的联系,而把探询的目光深入金克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不相关的文字或许就会变得异常亲密。简单地说,这是一种“眼前无异路”式的方法,即集全部心力于一处,心无旁骛地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林 一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书读完了》一书)

  读者 2023年9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