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兀坐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 热度: 16644
  李丹崖

  公元1616年,徐霞客来到黄山,天降大雪,哪里也去不了。到了初四这一天,徐霞客在黄山雪海中枯坐,让思想溜号了一整天。这一天徐霞客的日记只有一句话,却甚为精妙:

  “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

  黄山的风光不可谓不好,雪松云海也不可谓不好看,有人说,这是天气的成全,我倒觉得这是徐霞客难得的好闲情。

  人心似水,静才能澄澈。少年时,常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这样的文字有静气。静气何其难得,人只有静下心来,姿态才能放低,万物美好才能如河水,潺潺流进心底,成全自己的一方水域。

  “兀”字好看,好似地平线下一粒种子在扎根,也好像一个人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样子。发呆,的确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也许是“从前慢”,先贤们才有了发呆的时间和机会;也许是阴差阳错,一场风雪让人不得不发呆。

  不管是徐霞客的兀坐,还是归有光的兀坐,都是静下来,风声、雨声、雪落声、鸟鸣声、脚步声、松枝声……万籁入耳来,化作心头的一池静水。

  想起庄子,他有“心斋”和“坐忘”两种境界。个人觉得,心斋过于刻意古板,坐忘反倒自然讨喜。坐而忘忧,坐忘也就是兀坐吧。时光匆忙,人世慌张,我们总想着心思缜密如坚石,却忘了疏解如松风,适时让心思溜个号,也许欢喜才能来得出人意料。

  (从 容摘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第1期)

  读者 2023年8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