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苏轼的调水符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 热度: 16770
  ☉马 军

  

  北宋嘉祐年间,在凤翔任签判的苏轼前往附近的玉女洞游玩。洞中有一眼清泉,传说喝后能延年益寿。苏轼一到玉女洞便命人去取水,饮后觉得甘美异常,名不虚传。如何才能长享此美?他决定定期派卫卒前去取水。

  为了防止卫卒用其他地方的泉水冒充,苏轼特意做了调水符,由取水卫卒和负责看管玉女洞的僧人各持其一,作为往来凭证。哪料卫卒取水后,常抵挡不住玉女洞甘泉的诱惑,将其喝光,再临时找泉水带回去。苏轼发觉受骗又无人可说,只好给弟弟苏辙写信,慨叹人心不古,无过于此。

  苏辙的回信来得很快,但让苏轼大感意外的是,弟弟不仅没有安慰他,反而写了一首《和子瞻调水符》批评他:“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并不在取水的人,而在于苏轼欲望太多。只要约束欲望,渴了就喝、饿了就吃,无牵无挂,才是真正的“无忧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欲求过多,反受其累,要对“多欲”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

  (芷 睿摘自《环球人物》)

  读者 2023年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