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侠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 热度: 10411
  明前茶

  话说那年,《棋王》发表后,阿城在北京的寓所被一拨又一拨的约稿人包围。许以厚重稿酬的有之,许以出国笔会的有之,许以名牌杂志首篇的有之,许以组织作品研讨会的有之。阿城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他并不拿出稿子来,只是像一个实诚的北京大嫂,留人吃饭。他亲自下厨,端出了一盆又一盆的炸酱面,切了一盘又一盘的黄瓜丝。他的好友朱伟回忆说,当时,阿城火热到什么程度呢?“他一天要下七八锅面条,家里买挂面一买至少50卷。”

  吃完了一大盆面,吃光了一篮子小黄瓜,眼看着作家家里的一溜儿黄酱瓶子空下去,再有磨功的编辑也只好讪讪告辞。

  所有人都走了,一位装束寒酸的拜访者留到最后,欲言又止。

  阿城问及他的来意,知道眼前这位约稿人隶属某县级文化馆,文化馆办了一份杂志,希望扩大影响,把印刷的纸张品质提高一些。编辑遂去当地酒厂拉赞助。谁想,酒厂厂长是阿城的粉丝,说:“你先去搞一个《牌王》来。”阿城又进一步了解到,这位约稿的黑脸汉子一心想调往省城与老婆团聚,无奈人微言轻,他的愿望没有人听得见。说到被人事干部和岳父母双重挤对的窘况时,黑脸汉子的腮帮子一阵抽动。阿城听毕,闭目思忖半分钟,忽地起身,把写字桌最下面的一个抽屉打开,拿出一份短篇手稿,双手递到黑脸汉子手中。

  于是,那位大吃一惊的约稿人命运发生了巨变:他拉到了酒厂的赞助,并升任杂志副主编;过了不到半年,他顺顺当当调往省城的文学杂志社,分到宿舍,当了编辑。

  阿城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就这样陆续充当了夫妻团聚、父子重逢的垫脚石。它们的首发刊物,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地市小刊物。

  那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这份侠义,至今还在阿城的朋友圈里流传,它展示了阿城对人性的洞见与悲悯心。作家若不是这样的人,写不出《棋王》中王一生这样的人物。

  (刘 振摘自《扬子晚报》2017年9月22日)

  读者 2018年5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